一种软硬结合的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49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软硬结合的坐垫,包括下垫层和上垫层。下垫层位于下方,下垫层采用高回弹棉制作;上垫层位于上方,其中间有上下贯通的上垫层中孔,上垫层中部有前后贯通的凹陷部,上垫层采用低回弹棉制作。上述方案利用了高回弹棉的高压线负荷比值,不会让使用者一下就感受到坐到底部的感觉,并利用低回弹棉缓慢变形能力,吸收冲击动能,并能反复使用且不至于永久变形,中间和凹陷部的设计加大了坐垫的气流流通性,有效解决闷热、出汗问题,并增强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硬结合的坐垫
本技术涉及一种坐垫,具体地是一种软硬部结合而成的坐垫。
技术介绍
坐垫是座椅或沙发上用的可移动的垫子,有装饰、保暖的作用,可以令使用者感觉舒适,并有保护形体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坐垫,其主要部分的材料相对单一,容易出现过软或过硬的情况,使用者容易感到不适,而且形状设计也不理想,容易伤害使用者的身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坐垫的主要部分材料单一,结构设计不理想,容易令使用者感到不适,甚至伤害使用者身体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软硬结合的坐垫,通过不同材质构成垫体,并通过特别的形状改良,成为更理想舒适的坐垫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硬结合的坐垫,包括有下垫层和上垫层,下垫层采用高回弹棉制作,上垫层中间有上下贯通的上垫层中孔,上垫层采用低回弹棉制作,上垫层中间有前后贯通的凹陷部。下垫层可采用完全实心结构,或在其中部开上下贯通的下垫层中孔。优选地,包括上垫层和下垫层的整体呈腰圆状(自上方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下垫层采用高回弹棉制作,利用了高回弹棉的高压线负荷比值,不会让使用者一下就感受到坐到底部的感觉;上垫层采用低回弹棉制作,利用其缓慢变形能力,吸收冲击动能,并能反复使用且不至于永久变形;中间和凹陷部的设计加大了坐垫的气流流通性,有效解决闷热、出汗问题,并增强舒适感。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中,1.下垫层,11.下层中孔,2.上垫层,21.上垫层中孔,22.凹陷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软硬结合的坐垫,包括下垫层1和上垫层2。下垫层1位于下方,其整体为实心结构,下垫层采用高回弹棉制作;上垫层2位于上方,其中间有上下贯通的上垫层中孔21,上垫层2中部有前后贯通的凹陷部22,上垫层采用低回弹棉制作。上垫层2和下垫层1整体呈腰圆状(自上方看)。【实施例2】在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前后下,下垫层1中部开上下贯通的下垫层中孔11。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优实现形式,用以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绝对限制,本
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对本技术的实施采取与上述实施例不绝对相同的处理措施,亦应当被视为在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硬结合的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垫层(1)和上垫层(2);下垫层(1)位于下方,下垫层采用高回弹棉制作;上垫层(2)位于上方,其中间有上下贯通的上垫层中孔(21),上垫层(2)中部有前后贯通的凹陷部(22),上垫层采用低回弹棉制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硬结合的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垫层(1)和上垫层(2);下垫层(1)位于下方,下垫层采用高回弹棉制作;上垫层(2)位于上方,其中间有上下贯通的上垫层中孔(21),上垫层(2)中部有前后贯通的凹陷部(22),上垫层采用低回弹棉制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须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迪泰龙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