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沙棘清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3474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沙棘清汁的制备方法,属于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针对目前澄清工艺出现的成本较高、制备过程中易造成沙棘有效成分、风味物质损失等问题,特提供一种沙棘清汁的制备方法,通过冻融果汁,并利用混菌发酵以及絮凝剂两阶段絮凝作用,从而获得了具有高澄清度和透光度的沙棘清汁,不仅可以有效保留沙棘清汁的风味物质以及营养物质,而且最大程度保持了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同时显著降低制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棘清汁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副产品深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沙棘清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固沙植物沙棘是一种神奇的物种,在我国它们生长于包括内蒙古在内的高寒地区,沙棘果/果汁具有良好的生理效应。沙棘汁的悬浮物与果胶含量远比其他果汁要高,且成分复杂,各成分配伍奇特,使得沙棘产品加工和其他浆果在加工特性上与工艺上有较大的差异。当前我国沙棘清汁的生产是用原始的沉淀法,即将沙棘原汁放到大池子中自然沉淀,一个月后将池子上部的油脂撇出,抽出中间的果汁就是清汁。由于长期在自然条件下存放,会发生各种生化反应,存在着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沙棘果汁的透光率和产品品质都非常低,目前还没有用科学方法生产沙棘清汁的先例。国内在其他果蔬清汁生产中,当前普遍采用“膨润土-明胶-硅溶胶即模式的高分子化合物絮凝法。但实践表明,由于沙棘果汁成分复杂,各成分配伍奇特,悬浮物与果胶含量远比其他果汁要高,因此该模式不适用于生产沙棘清汁,即产品透光度不够,且有后混浊现象。因此创造一种先进、科学、实用、现代化的生产沙棘清汁生产方法,是社会、消费者和生产的共同需要。本专利技术的关键点就是通过高分子化合物综合絮凝法处理沙棘果汁,用普通、常见的板框过滤机生产出高质量的沙棘清汁产品。专利申请号为200610150008.1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澄清型沙棘果汁的生产方法》公开采用“壳聚糖-硅溶胶-活性白土”模式的高分子化合物絮凝法聚沉大颗粒不溶物、多酚类物质、果胶等能够引起果汁褐变、浑浊和沉淀的物质,最后用硅藻土板框压滤机分离出小颗粒不溶物后制成。与其他果蔬原汁相比,沙棘果原汁的胶质含量多、成分复杂、配伍奇特、酸度特别高,因此传统的“膨润土-明胶-硅溶胶”高分子化合物絮凝法和“超滤”的膜过滤方法不适用于生产沙棘清汁。该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沙棘清汁的透光率≥85%,清澈透明;产率较高,达到80%;和“超滤”的膜过滤方法相比生产成本较低;絮凝澄清剂价格低廉易得。但上述方法引入过得多化学成分,在后续固液分离中,易发生化学物质的残留。此外,利用上述方法,易造成沙棘风味物质的损失。而另一类常用的澄清方法是利用果胶酶等系列水解酶对其果肉中的胶质成分进行酶解。如专利申请号为201410647302.8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浓缩沙棘清汁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以下方法步骤:(1)将沙棘果依次水洗、破碎、酶解、压榨、分离出果渣、得到沙棘原果汁,将所述果渣复水后再次进行压榨,得到沙棘原果汁;(2)将所述沙棘原果汁进行巴氏杀菌、加入酶制剂再次进行酶解,并分离提取出沙棘果油,得到沙棘果汁;(3)将所述沙棘果汁依次进行超滤、脱色、反渗透膜浓缩、四效真空蒸发器得到浓缩沙棘清汁。本专利技术在制备浓缩沙棘清汁过程中采用两次酶解、压榨和浓缩,提高了果汁提取率,使果汁中的营养成分不被损失和破坏;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节能降耗、生产成本低,制备的沙棘清汁具有较高的糖度、酸度、色值和透光率,且质量稳定、易于贮存。该方法本身利用复合酶澄清果汁,其成本较高。综上,目前更需要一种沙棘清汁的制备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沙棘清汁的澄清度和透光度,而且可以有效保留沙棘清汁的风味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最大程度保持了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同时显著降低制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沙棘清汁的制备方法,利用混菌发酵以及絮凝剂两阶段絮凝作用,从而获得了具有高澄清度和透光度的沙棘清汁,不仅可以有效保留沙棘清汁的风味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最大程度保持了各种生理活性物质,同时显著降低制备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如下:1)沙棘预处理:沙棘果经清洗、打浆、过滤、离心脱脂、冷冻保存,使用时经解冻得到沙棘冻融果汁,将沙棘冻融果汁离心取上清,备用;2)将步骤(1)中上清液按照接种量1-15%(质量百分比)的比例接种益生菌剂,在25-40℃,静置发酵3-16h,直到出现明显分层,分离为上清和沉淀两层,酸味增强,其他风味无异味,得到轻发果汁,所述益生菌为乳酸菌或为乳酸菌与酵母菌的混合或为乳酸菌、酵母菌与根霉菌的混合;3)将所述轻发果汁进行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得到初级清汁;4)在所述初级清汁中按照质量百分比0.1-0.5%的比例加入絮凝剂,静置,离心,取上清,得到二级清汁;5)将所述二级清汁经高温杀菌、灌装,得到成品。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过滤条件为通过20-40目滤布;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离心条件为使用蝶式离心机,离心后含脂率低于0.2%;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冷冻条件为:-10至-18℃,冷冻时间为2-160天;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解冻条件为室温20-35℃条件下自然解冻。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离心条件为5000-8000g,5-15min。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益生菌剂为乳酸菌,接种量为2-8%。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益生菌剂组成为乳酸菌与酵母菌按照质量比2:1-5:1混合,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益生菌剂组成为乳酸菌与酵母菌、根霉菌按照质量比3:1:1-8:1:1混合。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乳酸菌剂制备如下:从菌种斜面挑取两环菌体,将乳酸菌接入MRS培养基,37-42℃,静置培养8-24h,离心收获菌体,以无菌生理盐水调整活菌数为108-1010CFU/ml,备用。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酵母菌剂制备如下:从菌种斜面挑取两环菌体,将酵母菌接入YPD培养基,28-30℃,150rpm,培养12-36h,离心收获菌体,以无菌生理盐水调整活菌数为105-108CFU/ml,备用。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根霉菌剂制备如下:将根霉菌菌粉成品(安琪,甜酒曲)以无菌生理盐水活化成1-5%(W/V)的菌悬液,备用。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离心条件为5000-8000g,5-15min。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静置处理条件:35-65℃静置:2-6h,然后室温静置0-12h。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所述离心条件为5000-8000g,5-15min。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的絮凝剂为果胶酶或壳聚糖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高温杀菌的条件为:95-145℃,0.5-5min。有益效果:1、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沙棘清汁,清汁为黄色澄清透明液体,清汁稳定,得到的沙棘清汁产品透光度高,700nm透光度达到99%及以上,室温储藏2-4个月后透光度达到96-99%。沙棘清汁完整地保留了沙棘的香型,黄酮含量均能达到12.85mg/g及以上,沙棘香味突出。2、沙棘采收季节集中,所以在本专利技术中结合实际生产状况,主要应用冷冻果汁进行加工,却意外地发现,通过冷冻果汁一方面可以缩短制备沙棘清汁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在冻融过程有利于清汁的加工,显著地提升了清汁的透光度,与原来不经过冷冻程序制备的沙棘清汁相比,其初级清汁(第一次絮凝)的透光度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沙棘青汁,可以实现沙棘果的冷冻时间最短可达2天,最长冷冻时间可长达160天(5个月左右),且均可达到沙棘青汁澄清透明并保留有效成分和风味物质的技术效果,由此说明,针对沙棘大量收获的时期,可有效通过预处理冷冻储存大量的沙棘果浆,并可在不同时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沙棘清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沙棘预处理:沙棘果经清洗、打浆、过滤、离心脱脂、冷冻保存,使用时经解冻得到沙棘冻融果汁,将沙棘冻融果汁离心取上清,备用;(2)将步骤(1)中上清液按照接种量1‑15%比例接种益生菌剂,于25‑40℃,静置发酵3‑16h,得到轻发果汁,所述益生菌组成为乳酸菌或乳酸菌与酵母菌的混合或乳酸菌、酵母菌与根霉菌的混合;(3)将所述轻发果汁进行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得到初级清汁;(4)在所述初级清汁中按照质量百分比0.1‑0.5%的比例加入絮凝剂,静置,离心,取上清,得到二级清汁;(5)将所述二级清汁经高温杀菌、灌装,得到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棘清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沙棘预处理:沙棘果经清洗、打浆、过滤、离心脱脂、冷冻保存,使用时经解冻得到沙棘冻融果汁,将沙棘冻融果汁离心取上清,备用;(2)将步骤(1)中上清液按照接种量1-15%比例接种益生菌剂,于25-40℃,静置发酵3-16h,得到轻发果汁,所述益生菌组成为乳酸菌或乳酸菌与酵母菌的混合或乳酸菌、酵母菌与根霉菌的混合;(3)将所述轻发果汁进行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得到初级清汁;(4)在所述初级清汁中按照质量百分比0.1-0.5%的比例加入絮凝剂,静置,离心,取上清,得到二级清汁;(5)将所述二级清汁经高温杀菌、灌装,得到成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沙棘清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冷冻条件为:-10至-18℃,冷冻时间为2-160天。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沙棘清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益生菌剂为乳酸菌,接种量为2-8%。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沙棘清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益生菌剂组成为乳酸菌与酵母菌按照质量比2:1-5:1混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峰王芳王海宾高莉史楠郝冠华陈海银史彬星郭丽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