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淋水运输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36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淋水运输方法及装置,涉及藻类苗种运输技术领域,准备干品大叶藻/毛毡,运输前洗净、海水浸泡;准备运输装置,装置本体内注入至少占本体容积1/4‑1/5的海水,过滤板放在本体内的底部,过滤板上层放浸泡好的大叶藻/毛毡,大叶藻/毛毡作隔离层,再放一层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作苗种层,隔离层与苗种层间隔放置,避免苗种之间的摩擦,接近本体顶部时,放一层隔离层,而后在隔离层上方放过滤板,过滤板上层覆盖保湿层,保湿层包住装置本体顶部,开启淋水循环装置,实现海水循环,将海带苗种运输至目的地。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的运输,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成本低,苗种成活率高的有益效果。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nking Transportation of Mussel Attachment Base Laminaria Seedling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pping and transporting mussel-attached kelp seedling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lgae seedling transporting, including preparing dried algae/felt, cleaning before transporting and soaking in seawater; preparing transporting device, injecting seawater which occupies at least 1/4 to 1/5 of the volume of the body into the body, placing a filter plate at the bottom of the body, and placing soaked algae/felt on the upper layer of the filter plate. In order to avoid friction between seedlings, a layer of isolation layer is placed between isolation layer and seedling layer. When approaching the top of the body, a layer of isolation layer is put on the top of the isolation layer. Then a filter plate is placed on the top of the isolation layer, a layer of moisture-retaining layer is placed on the top of the filter plate, a layer of moisture-retaining layer is placed on the top of the body, and the top of the device is covered by the moisture-retaining layer. The circulation device realizes sea water circulation and transports kelp seedlings to their destinations.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kelp seedlings attached to mussel bas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transportation cost and high survival rate of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淋水运输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藻类苗种运输
,尤其是一种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淋水运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海洋是人类获取优质蛋白的“蓝色粮仓”。近40年来,我国以海水养殖为重点的海洋渔业迅猛发展,掀起了海藻、海洋虾类、海洋贝类、海洋鱼类、海珍品养殖的五次产业浪潮,养殖总产量自1990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局部水域环境恶化、产品品质下滑、养殖病害严重的问题日趋严重,传统模式的海水养殖业已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现状的要求。水产养殖产业化苗种运输中多采用干运和水运两种方法:(1)大型海藻、贝类多采用干运方法,用经海水浸泡的大叶藻将车底铺匀,然后一层大叶藻、一层苗种间隔起来装车,浇足海水,使大叶藻和苗种保持湿润,最后以帆布包裹。每车最多可装15层,约500万株苗;(2)鱼、虾、蟹多采用水运方法,以鱼苗运输为例,使用双层塑料袋,往袋内加水至1/3-1/2,装入1万-2万尾鱼苗,挤出袋内空气,往袋内充足氧气,把袋子严密扎实,最后将袋放入纸箱。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的运输方法,运输对象是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现有技术的干运与水运法不适用,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运输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淋水运输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干运法与湿运法不适用于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运输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如下步骤:(一)准备阶段准备足量干品大叶藻,清除杂质,运输前一天,清洗干净并用海水充分浸泡;准备足够的毡布,清洗,运输提前一天用海水充分浸泡,直到不掉色,无异味为止;(二)运输阶段准备运输装置,装置本体内面设防水层,形成可容纳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与海水的空间,装置本体内注入至少占本体容积1/4-1/5的海水,过滤板放在装置本体内底部,过滤板上方放置准备阶段浸泡好的大叶藻/毛毡,所述大叶藻/毛毡作为隔离层,隔离层上方放置一层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所述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作为苗种层,所述隔离层与所述苗种层间隔放置,相邻两层苗种层不直接接触;所述隔离层与所述苗种层间隔放置,直至接近装置本体顶部,放入一层隔离层,不再放入苗种层;所述隔离层上层放置一层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表面覆盖有保湿层,所述保湿层包住装置本体顶部,开启装置装置本体外侧的淋水循环装置,所述淋水循环装置与装置本体底部连通,淋水循环装置设水泵,水泵将装置本体内底部的海水从装置本体内抽出,加压,抽至装置本体上方喷出,海水落至保湿层表面,向下渗透至装置本体底部后再次被水泵抽出,形成循环淋水,进行运输,将海带苗种运输至目的地,运输过程中保持循环淋水;所述隔离层根据厚度分为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厚度小于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隔离层放置在装置本体的底部,与底部的过滤板直接接触;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面为倾斜设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淋水循环装置包括与装置本体底部连通的进水管,与进水管一端连接的水泵,与水泵出水端连接的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为竖直设置,与所述供水管连接的淋水管,所述淋水管为水平设置,淋水管位于装置本体上方,淋水管上设置有面向本体方向的喷嘴。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装置本体底部铺设有木板,使得底部相对两侧中的一侧高度低于另一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淋水循环装置与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较低的一侧连通。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隔离层厚度为5~10cm,所述第二隔离层的厚度为10~20cm。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过滤板包括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为30-60目筛绢,所述第二过滤板为筛板,所述第一过滤板放置在第二过滤板上方。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苗种层的厚度为10~20cm。一种淋水运输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外围由多根支架组成,所述装置本体底面为倾斜设置,装置本体内面设防水层,装置本体底部高度较低的一侧与位于装置本体外侧的淋水循环装置连通,所述淋水循环装置用于向装置本体内喷洒海水;所述装置本体内设水平放置的隔离层、苗种层,所述隔离层与所述苗种层为交替放置,顶层与底层为所述隔离层,所述装置本体顶部盖有保湿层。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淋水循环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一端与装置本体内部连接,另一端与水泵连接,水泵出水口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为竖直设置,与所述供水管连接的淋水管,所述淋水管为水平设置,所述淋水管面向装置本体的一侧设有喷嘴。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设水平放置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包括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放置在第二过滤板上方,所述第一过滤板为30-60目筛绢;所述第二过滤板为筛板;所述隔离层包括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厚度为5~10cm,所述第二隔离层的厚度10~20cm,所述第二隔离层位于所述装置本体内底层;所述苗种层的厚度是10~20c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适用于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运输装置结构简单,设置有隔离层,避免海带苗种之间的摩擦;设置过滤层,位于装置本体上部的过滤层可以防止海水中的杂物进入苗种层,位于装置本体下部的过滤层可以防止贻贝等落入海水,进入淋水循环系统;淋水循环系统结构简单,实现海水循环,运输成本低,不需要使用冰袋、制冷剂等制冷措施,便保持贻贝与海带苗种处于湿润、低温状态,防止贻贝干燥造成海面苗种脱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运输方法可以有效维持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的成活率,运输时间24h,成活率达92%以上,利于后期的播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中省略装置本体内部分重复间隔放置的隔离层与苗种层。图中:1-装置本体;101-支架;2-防水层;3-倾斜底面;4-隔离层;40-第一隔离层;41-第二隔离层;5-苗种层;6-过滤板;601-第一过滤板;602-第二过滤板;7-淋水循环装置;8-进水管;9-水泵;10-供水管;11-淋水管;111-喷嘴;12-保湿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附图1,一种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淋水运输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外侧为多根支架101组成,支架10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装置本体1设倾斜底面3,通过在装置本体1底面设木板,所述木板呈倾斜放置,所述木板一端与装置本体1的竖直面连接,一端与箱体101的底面连接,连接方式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连接方式。所述木板与所述箱体101底面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使得装置本体1底部相对的一侧高度不一致,形成倾斜底面3。装置本体1内面设防水层2,作为容纳海水、藻类苗种的容器,本实施例选用帆布作为防水层;装置本体1内注入海水时,海水聚集在装置本体1底部高度较低的一侧,装置本体1底部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淋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准备阶段准备足量干品大叶藻,清除杂质,运输前一天,清洗干净并用海水充分浸泡;准备足够的毡布,清洗,运输提前一天用海水充分浸泡,直到不掉色,无异味为止;(二)运输阶段准备运输装置,装置本体(1)内面设防水层(2),形成可容纳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与海水的空间,装置本体(1)内注入至少占装置本体(1)容积1/4‑1/5的海水,过滤板(6)放在装置本体(1)内底部,过滤板(6)上方放置准备阶段浸泡好的大叶藻/毛毡,所述大叶藻/毛毡作为隔离层(4),隔离层(4)上方放置一层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所述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作为苗种层(5),所述隔离层(4)与所述苗种层(5)间隔放置,相邻两层苗种层(5)不直接接触;所述隔离层(4)与所述苗种层(5)间隔放置,直至接近装置本体(1)顶部,放入一层隔离层(4),不再放入苗种层(5);而后在顶层隔离层(4)上层放置一层过滤板(6),所述过滤板(6)上表面覆盖有保湿层(12),所述保湿层(12)包住装置本体(1)顶部,开启装置本体(1)外侧的淋水循环装置(7),所述淋水循环装置(7)与装置本体(1)底部连通,淋水循环装置(7)设水泵(9),水泵(9)将装置本体(1)内底部的海水从装置本体(1)内抽出,加压,抽至装置本体(1)上方喷出,海水落至保湿层(12)表面,向下渗透至装置本体(1)底部后再次被水泵(9)抽出,形成循环淋水,进行运输,将海带苗种运输至目的地,运输过程中保持循环淋水;所述隔离层(4)根据厚度分为第一隔离层(40)和第二隔离层(41),所述第一隔离层(40)厚度小于第二隔离层(41),所述第二隔离层(41)放置在装置本体(1)的底部,与底部的过滤板(6)直接接触;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面为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淋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准备阶段准备足量干品大叶藻,清除杂质,运输前一天,清洗干净并用海水充分浸泡;准备足够的毡布,清洗,运输提前一天用海水充分浸泡,直到不掉色,无异味为止;(二)运输阶段准备运输装置,装置本体(1)内面设防水层(2),形成可容纳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与海水的空间,装置本体(1)内注入至少占装置本体(1)容积1/4-1/5的海水,过滤板(6)放在装置本体(1)内底部,过滤板(6)上方放置准备阶段浸泡好的大叶藻/毛毡,所述大叶藻/毛毡作为隔离层(4),隔离层(4)上方放置一层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所述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作为苗种层(5),所述隔离层(4)与所述苗种层(5)间隔放置,相邻两层苗种层(5)不直接接触;所述隔离层(4)与所述苗种层(5)间隔放置,直至接近装置本体(1)顶部,放入一层隔离层(4),不再放入苗种层(5);而后在顶层隔离层(4)上层放置一层过滤板(6),所述过滤板(6)上表面覆盖有保湿层(12),所述保湿层(12)包住装置本体(1)顶部,开启装置本体(1)外侧的淋水循环装置(7),所述淋水循环装置(7)与装置本体(1)底部连通,淋水循环装置(7)设水泵(9),水泵(9)将装置本体(1)内底部的海水从装置本体(1)内抽出,加压,抽至装置本体(1)上方喷出,海水落至保湿层(12)表面,向下渗透至装置本体(1)底部后再次被水泵(9)抽出,形成循环淋水,进行运输,将海带苗种运输至目的地,运输过程中保持循环淋水;所述隔离层(4)根据厚度分为第一隔离层(40)和第二隔离层(41),所述第一隔离层(40)厚度小于第二隔离层(41),所述第二隔离层(41)放置在装置本体(1)的底部,与底部的过滤板(6)直接接触;所述装置本体(1)的底面为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淋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循环装置(7)包括与装置本体(1)底部连通的进水管(8),与进水管(8)一端连接的水泵(9),与水泵(9)出水端连接的供水管(10),所述供水管(10)为竖直设置,与所述供水管(10)连接的淋水管(11),所述淋水管(11)为水平设置,淋水管(11)位于装置本体(1)上方,淋水管(11)上设置有面向本体方向的喷嘴(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贻贝附着基海带苗种淋水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1)底部铺设有木板,使得底部相对两侧中的一侧高度低于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升平徐涛吕继发杜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