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仔稚鱼骨骼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32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实验操作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式仔稚鱼骨骼染色装置,包括处理管、顶盖、底盖、网筛式置鱼板和取鱼杆,所述处理管内活动设置有网筛式置鱼板,所述网筛式置鱼板包括支撑框架和筛网,所述筛网的周边与支撑框架的周边固定连接,所述网筛式置鱼板上固定连接有供其上下活动的取鱼杆,所述处理管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顶盖、底端可拆卸设置有底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更换处理液时因采用吸管吸取原处理液或转移鱼体进行处理液更换的方式导致的鱼体受损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A Convenient Skeletal Dyeing Device for Larvae and Juvenile Fish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xperimental operation devices, in particular to a convenient skeleton dyeing device for larvae and juveniles, which comprises a treatment tube, a top cover, a bottom cover, a screen-type fish plate and a fishing rod. The processing tube is movably provided with a screen-type fish plate. The screen-type fish plate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nd a screen mesh. The periphery of the screen mes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periphery of the support frame. A fishing rod for upper and lower movement is fixedly connected on the screen type fishing plate. The top of the processing pipe is disassembled and the bottom is disassembled and provided with a bottom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fish body is damaged and the efficiency is low in the prior art when the treatment liquid is replaced by a suction pipe to absorb the original treatment liquid or transfer the fish body to replace the treatment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仔稚鱼骨骼染色装置
本技术属于实验操作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捷式仔稚鱼骨骼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鱼类骨骼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及配合肌肉运动的重要组织,各种骨骼形态、构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发育形成了与之相适宜的结构特点,在海水鱼类的人工育苗仔稚鱼阶段,当其受到不适合生长的外界环境刺激时就会出现畸形现象,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工繁育鱼苗畸形发育可导致鱼类运输困难、摄食能力降低、生长缓慢,对人工繁育成活率及苗种质量非常不利,并且会影响商品鱼外观及其经济价值。因此,通过鱼类骨骼染色方法研究鱼类仔稚鱼骨骼发育及骨骼畸形发生,不仅有助于了解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功能趋向,为鱼类发育学、鱼类分类学提供理论基础,而且有助于揭示出育苗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来自营养、环境等因素的胁迫,从而科学的调整养殖环境参数、确定添加外源营养素类型及时间点,为降低畸形率奠定基础。目前,最常用的鱼类仔稚鱼骨骼染色方法为软骨-硬骨双染色方法,其主要包括固定、冲洗、软骨染色、复水、肌肉消化、硬骨染色、脱色漂白及储存多个步骤。由于实验操作过程需多次更换处理液,操作者不得不利用吸管将处理液吸出或转移鱼体后再加新处理液的方式进行处理液更换,此操作过程十分费时费力,且易造成鱼损伤,特别是经过肌肉消化后,鱼体变得异常柔软,再次进行处理液更换时,鱼体损伤程度会增大,甚至造成组织缺失,对实验结果产生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捷式仔稚鱼骨骼染色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更换处理液时因采用吸管吸取原处理液或转移鱼体进行处理液更换的方式导致的鱼体受损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处理管、顶盖、底盖、网筛式置鱼板和取鱼杆,所述处理管内活动设置有网筛式置鱼板,所述网筛式置鱼板包括支撑框架和筛网,所述筛网的周边与支撑框架的周边固定连接,所述网筛式置鱼板上固定连接有供其上下活动的取鱼杆,所述处理管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顶盖、底端可拆卸设置有底盖。处理管内处理液与鱼体反应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处理液时,打开底盖,处理管内液体靠重力作用流出;加入其他处理液时,还可利用该处理液对鱼体进行润洗,润洗液可从处理管底部流出,这样可达到清除前一处理液的作用,拧紧底盖,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液处理;当仔稚鱼骨骼染色处于最后一步保存时,可利用取鱼杆将网筛式置鱼板向上提出,并将鱼体直接取出,放入样本瓶,加入甘油进行保存。其中,优选方式为:所述取鱼杆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取鱼杆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边上,其顶部均向外翻折,搭置于处理管的侧壁顶部。为了保证鱼体在处理液中浸泡充分,取鱼杆的长度可以设置为当其顶部搭于处理管的顶部周围时,网筛式置鱼板与底盖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当放入处理液之后,鱼体的上、下方都具有相当的处理液,其在处理液中充分浸泡,其顶部和底部被处理的效果没有差别,盖上顶盖进行密封,取鱼杆的顶部不会影响顶盖与处理管的连接。所述取鱼杆为“T”形,包括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的横段和竖段,所述竖段底部与筛网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横段的左、右两侧端部搭置于处理管的侧壁顶部。取鱼杆的竖段长度可以设置为当其顶部搭于处理管的顶部周围时,网筛式置鱼板与底盖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当放入处理液之后,鱼体的上、下方都具有相当的处理液,其在处理液中充分浸泡,其顶部和底部被处理的效果没有差别,取鱼杆的横段不会影响顶盖于处理管的连接。所述取鱼杆为开口向下的“ㄇ”形,其左右两臂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边,所述取鱼杆的顶部位于处理管内部,取鱼杆只是起到提拉的作用。所述取鱼杆为一根竖杆,其底部与筛网的中心固定连接,其顶部位于处理管内,取鱼杆只是起到提拉的作用。所述处理管的内侧壁设置有凸台,所述网筛式置鱼板设置于凸台的顶部。网筛式置鱼板的最大外径小于凸台的最小内径,可设置凸台使得网筛式置鱼板与底盖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当放入处理液之后,鱼体的上、下方都具有相当的处理液,其顶部和底部被处理的效果没有差别。所述筛网的筛孔尺寸为1mm~2mm。所述处理管与顶盖的连接方式、处理管与底盖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或卡接。所述底盖包括底盖本体和锥形空间,所述底盖本体呈圆柱形,所述锥形空间设置于底盖的顶端。锥形空间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减少处理管底部的处理液的使用量,减少浪费。所述底盖为底部扁平、内部设有内螺纹的圆柱体,底盖为扁平的结构也是为了减少处理液的浪费。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处理管底部设置有可旋转取下的底盖,当需要更换处理液时,只需将底盖从处理管上拧下,处理液即可从处理管底部流出,代替了现有技术通过吸管吸取处理液或倒出鱼体后更换处理液的方式,避免了吸管吸取时造成柔软的鱼体被破坏或因倒出而造成的鱼体损伤,尽可能保持了鱼体的完整;(2)本技术的底盖打开后,处理液因受重力能够完全流出,在保证鱼体不动的情况下,使得前一步的处理液清除更加彻底;(3)本技术保证了鱼体在处理中始终处于网筛式置鱼板上,而不需更换位置和体态,只需在处理结束后通过取鱼杆将网筛式置鱼板取出进而取出处理好的鱼体,提高了实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网筛式置鱼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处理管11、凸台2、顶盖3、底盖31、底盖本体32、锥形空间4、网筛式置鱼板41、支撑框架42、筛网5、取鱼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捷式仔稚鱼骨骼染色装置,包括处理管1、顶盖2、底盖3、网筛式置鱼板4和取鱼杆5,处理管1内活动设置有网筛式置鱼板4,网筛式置鱼板4包括支撑框架41和筛网42,筛网42的周边与支撑框架41的周边固定连接,网筛式置鱼板4上固定连接有供其上下活动的取鱼杆5,处理管1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顶盖2、底端可拆卸设置有底盖3。进一步地,取鱼杆5的数量为两个,两取鱼杆5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41的左右两侧边上,其顶部均向外翻折,搭置于处理管1的侧壁顶部。进一步地,筛网42的筛孔尺寸为1mm。进一步地,处理管1与顶盖2的连接方式、处理管1与底盖3的连接方式均为螺纹连接。进一步地,底盖3包括底盖本体31和锥形空间32,底盖本体31呈圆柱形,锥形空间32设置于底盖3的顶端。本实施例中,将鱼放置于网筛式置鱼板4上,网筛式置鱼板4可以通过取鱼杆5从处理管1中取出或放入,使取鱼杆5的顶部弯折处搭在处理管1的侧壁顶部,拧上底盖3,向处理管1内加入定量处理液(例如软硬骨染色液、梯度酒精、胰蛋白酶液等),使仔稚鱼浸没于处理液中,拧紧顶盖2。为了使得鱼体不会从网筛式置鱼板4的上面掉下,网筛式置鱼板4的最大直径可以设置为略小于处理管1的横截面内圆直径,这样鱼体不会从网筛式置鱼板4与处理管1之间的空隙掉出。为了保证鱼体在处理液中浸泡充分,取鱼杆5的长度可以设置为当其顶部搭于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捷式仔稚鱼骨骼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管、顶盖、底盖、网筛式置鱼板和取鱼杆,所述处理管内活动设置有网筛式置鱼板,所述网筛式置鱼板包括支撑框架和筛网,所述筛网的周边与支撑框架的周边固定连接,所述网筛式置鱼板上固定连接有供其上下活动的取鱼杆,所述处理管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顶盖、底端可拆卸设置有底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仔稚鱼骨骼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管、顶盖、底盖、网筛式置鱼板和取鱼杆,所述处理管内活动设置有网筛式置鱼板,所述网筛式置鱼板包括支撑框架和筛网,所述筛网的周边与支撑框架的周边固定连接,所述网筛式置鱼板上固定连接有供其上下活动的取鱼杆,所述处理管的顶端可拆卸设置有顶盖、底端可拆卸设置有底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仔稚鱼骨骼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鱼杆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取鱼杆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的左右两侧边上,其顶部均向外翻折,搭置于处理管的侧壁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仔稚鱼骨骼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鱼杆为“T”形,包括相互垂直且固定连接的横段和竖段,所述竖段底部与筛网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横段的左、右两侧端部搭置于处理管的侧壁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仔稚鱼骨骼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鱼杆为开口向下的“ㄇ”形,其左右两臂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于超勇官曙光赵文溪于道德宋静静盖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