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施茄果类蔬菜绿肥作物代替农膜栽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331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施茄果类蔬菜绿肥作物代替农膜栽培方法,该方法是在设施茄果类菜定植缓苗后10~15天,在蔬菜宽行间距撒播绿肥作物替代农膜,适当灌水保持湿润至出苗;待绿肥作物长至5厘米高度时可正常进行茄果菜日常管理措施;绿肥播种后2个月以后,将绿肥作物10~15厘米以上地上部植株剪短,覆盖行间地表;值茄果类菜结果中期将绿肥作物地上部利用旋耕机剪碎翻压入土做肥料使用。茄果类蔬菜采用绿肥替代农膜的栽培方法,绿肥作物根瘤固氮,且腐解迅速,提高产量;疏松土壤;保墒保温防除杂草,防止泥土溅到植株上,果实洁净品质提升。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肥料使用,提高土壤肥力,杜绝农田白色污染,为设施蔬菜健康种植提供了一种科学种植方法。

A Method of Replacing Agricultural Membrane Cultivation with Green Manure Crops for Eggplant and Fruit Vegetables in Faciliti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reenfield cultivation method for Greenfield eggplant and fruit vegetables instead of agricultural film. The method is that 10-15 days after Greenfield eggplant vegetable is planted slowly, Greenfield crops are planted at wide spacing of vegetables instead of agricultural film, and appropriate irrigation is used to keep wet until seedling emergence; daily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Eggplant and fruit vegetable can be carried out when green manure crops grow to 5 cm height; 2 months after green manure is planted, the Greenfield vegetable will be repla The above-ground plants of green manure crops above 10-15 cm were cut short and covered with the inter-row surface; the above-ground plants of green manure crops were cut and turned into soil by rotary tiller for fertilizer use in mid-fruiting period of Solanaceous vegetables. Eggplant and fruit vegetables are cultivated with green manure instead of agricultural film. Root nodules of green manure crops fix nitrogen, decompose rapidly, increase yield; loosen soil; keep moisture and heat preservation, prevent weeds, prevent soil from splashing on plants, and improve fruit cleanliness. The invention reduces the use of fertilizer, improves soil fertility, and eliminates white pollution of farmland, thus providing a scientific planting method for healthy planting of protected vegetab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施茄果类蔬菜绿肥作物代替农膜栽培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施茄果类蔬菜绿肥代替农膜栽培的方法,具体为一种设施茄果类蔬菜栽培中利用绿肥与蔬菜间作替代农膜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植物性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蔬菜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蔬菜产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2014年全国各类设施蔬菜总面积达250万公顷,人均拥有设施面积19.4平方米。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防病抗虫和抑制杂草等作用,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成为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农业生产应用最广的农艺技术之一。据统计,截止到目前,华北地区地膜使用量已达到近三万吨,覆膜面积达到近二十万公顷。但就像“塑料是20世纪最伟大也是最糟糕的技术专利技术”一样,普通塑料地膜在发挥积极效应的同时,由它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很糟糕。随着地膜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残膜留在了土壤中,由于地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需要近百年的时间才能完全降解,因此,在地膜广泛应用的区域,农田土壤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残膜污染。近些年来,随着地膜覆盖面积增大以及大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超薄地膜(厚度小于0.008mm)的使用,使得地膜回收越来越困难,残膜污染也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大量的地膜残留给农田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土壤结构破坏、耕地质量下降、作物减产以及农事操作受阻、次生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目前解决地膜残留问题有两个途经:一是捡拾回收机械;二是全生物可降解地膜。1、目前国内的地膜回收机主要有伸缩杆齿式、弹齿式和轮齿式等几种,比如专利(CN201721094952.X),造价低,结构简单,能够完成膜面清理排杂机构及其所构成的地膜回收,存在问题是机具普遍地膜回收效率低,结构复杂,维修、保养、清理困难;价格高;回收不完全干净,特别是埋在地下的地膜容易残留在地里;实用性不高,市场和农田目前没有广泛推广。2、可降解地膜(比如专利CN107973941A和专利CN108440797A)。这两款地膜在提高地温、降低土壤容重、抗旱保墒等方面的效果及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早熟、丰产方面的效应都有良好效果。但是目前市面上应用的较少,即便有价格昂贵,使用时间较短。3、人工捡拾地膜费工、费时、占地,已经很少被农民所采纳。4、地膜焚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同时影响交通及百姓生活,已成为一大公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设施茄果类蔬菜绿肥代替农膜栽培的方法。该方法一是实现茄果类蔬菜整个生长季行间绿肥覆盖,无杂草,农事操作均可踩踏,软绵绵象踩在地毯一样;二是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三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肥料使用,增加产量,改进品质;四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优化农田生态环境;五是投资小,减少劳动成本,最主要的是减少塑料地膜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设施茄果类蔬菜绿肥作物代替农膜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施果菜定植缓苗后10~15天,在蔬菜宽行间距撒播绿肥作物替代农膜,适当(指的是能够出苗即可)灌水保持湿润3~5天至出苗;待绿肥长至5厘米高度时在行间进行正常的茄果菜的日常管理措施;播种作物密度为3~5kg/亩;绿肥播种后2个月,正值茄果类菜第一次结果期将绿肥10-15厘米的地上部植株剪短,覆盖行间绿肥表面;值茄果类菜结果中期将绿肥行植株利用小型旋耕机秸秆粉碎翻压入土做肥料使用;所述的绿肥作物指的是:箭筈豌豆、黑麦或者毛叶苕子。本专利技术优选设施茄果类蔬菜绿肥作物代替农膜栽培的方法,按如下的步骤进行:(1)绿肥种植:在设施茄果类菜定植缓苗后10~15天,在蔬菜宽行间距均撒播绿肥,播种密度为毛叶苕子5kg/亩、箭筈豌豆4kg/亩或毛叶苕子黑麦混播2:3比例5kg/亩(对吗,对);行间浇水以出苗,保持湿润3~5天;绿肥不再另行灌水;(2)绿肥管理:待绿肥长至5-7厘米高度时如果有杂草可中耕除草一次;(3)绿肥覆盖:待绿肥播种60-70天,行间绿肥长至30厘米或更高时,将绿肥地上部留茬10-15厘米,然后刈割,平铺在行间,覆盖地表;(4)绿肥翻压:在茄果类蔬菜结果中期,可以将整行绿肥和留茬覆盖后绿肥直接翻压还田,即在原地用粉碎带旋耕小型机械直接将绿肥翻压入土,深度约20厘米,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循环。其中的茄果类菜指的是:番茄、辣椒、茄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设施茄果类蔬菜绿肥作物代替农膜栽培的方法在解决农田白色污染方面,特别是提升土壤肥力和减少肥料使用方面的应用。多次试验结果证实:采用绿肥作物种植替代农膜,其杂草防除率、抑制水分蒸发率、温室增温率与农膜使用无太大差异。并且绿肥栽培使土壤有机质提升0.87%以上,产量提高10%以上。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设施茄果类蔬菜绿肥代替农膜栽培的方法,它是在茄果类蔬菜生长初期,播种毛叶苕子、黑麦、箭筈豌豆等类绿肥作物,适当灌溉,待其生长至5厘米高以后进行正常的农事操作,可作为毛茸茸的“地膜”,但是又有地膜一样的作用,抑制杂草,保水,保墒。待其长至30厘米高时将10~15厘米以上地上部绿肥可进行刈割,覆盖至地表,待茄果类蔬菜结果后期将其粉碎、翻压入土作为肥料。其更加详细的描述如下:设施茄果类蔬菜绿肥代替农膜栽培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1)绿肥种植:在设施茄果类菜(番茄、辣椒、茄子)定植缓苗后10~15天,也就是需要铺设地膜的时候,在蔬菜宽行间距均撒播绿肥,播种密度为毛叶苕子5kg/亩,箭筈豌豆4kg/亩,毛叶苕子黑麦混播2:3比例5kg/亩。行间浇水以出苗,保持湿润3~5天;绿肥不再另行灌水;不需覆膜。(2)绿肥管理:因为绿肥生长密集,初期生长迅速,快速郁闭抑制了其他杂草生长,且所选择的绿肥生长根系有弱化感作用,也能够抑制初期杂草。待绿肥长至5-7厘米高度时如果有杂草可中耕除草一次;这时可进行茄果类菜的正常管理工作(施肥、灌溉、植株调整,病虫防治、采收等),可以踩踏;如果有潜叶蝇发生,可用40%绿菜宝乳油1000倍液,或者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药液量30kg/亩。绿肥田容易带来益虫瓢虫和七星瓢虫,能够防护茄果类蔬菜病虫侵害。(3)绿肥覆盖:待绿肥播种2个月左右时,行间绿肥长至30厘米或更高时,影响正常田间管理工作时,将绿肥地上部留茬10-15厘米左右,然后刈割,平铺在行间,覆盖地表,这样有助于杂草抑制,保留水分并有利于昆虫栖息。(4)绿肥翻压:在茄果类蔬菜结果后期,可以将整行绿肥或留茬覆盖后绿肥直接翻压还田,即在原地用粉碎带旋耕小型机械直接将绿肥翻压入土,深度约20厘米。选择的绿肥绿叶娇嫩,是碳氮比相对较低的肉质多汁作物,容易腐解,很快释放出氮,供给茄果类蔬菜使用。(5)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循环。本专利技术重点解决了设施棚室里面茄果类栽培中现有农膜价格高,残膜难以捡拾,残留地膜造成土壤结构破坏、耕地质量下降、作物减产以及农事操作受阻、次生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实践证实,本专利技术确实代替农膜,在作物生长期间抑制杂草,保温保墒,提高土壤肥力,调节田间小气候,改进果实品质,提高产量。列表加以说明:(以辣椒种植/毛叶苕子替代农膜为例)从上面的比较说明:试验棚室连续三年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种植,绿肥种植替代农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施茄果类蔬菜绿肥作物代替农膜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施茄果菜定植缓苗后10~15天,在蔬菜宽行间距撒播绿肥作物替代农膜,适当灌水保持湿润3~5天至出苗;待绿肥长至5厘米高度时在行间进行正常的茄果菜的日常管理措施;播种作物密度为3~5kg/亩;绿肥播种后2个月,正值茄果类菜第一次结果期将绿肥10‑15厘米的地上部植株剪短,覆盖行间绿肥表面;值茄果类菜结果中期将绿肥行植株利用小型旋耕机秸秆粉碎翻压入土做肥料使用;所述的绿肥作物指的是:箭筈豌豆、黑麦或者毛叶苕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施茄果类蔬菜绿肥作物代替农膜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施茄果菜定植缓苗后10~15天,在蔬菜宽行间距撒播绿肥作物替代农膜,适当灌水保持湿润3~5天至出苗;待绿肥长至5厘米高度时在行间进行正常的茄果菜的日常管理措施;播种作物密度为3~5kg/亩;绿肥播种后2个月,正值茄果类菜第一次结果期将绿肥10-15厘米的地上部植株剪短,覆盖行间绿肥表面;值茄果类菜结果中期将绿肥行植株利用小型旋耕机秸秆粉碎翻压入土做肥料使用;所述的绿肥作物指的是:箭筈豌豆、黑麦或者毛叶苕子。2.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的步骤进行:(1)绿肥种植:在设施茄果类菜定植缓苗后10~15天,在蔬菜宽行间距均撒播绿肥,播种密度为毛叶苕子5kg/亩、箭筈豌豆4k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秋张新建宁晓光吴迪高贤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