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造全生命周期的三维数字化制造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2979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制造全生命周期的三维数字化制造系统,包括三维模型重构模块、三维模型的轻化与传输模块、基于MBD模型的三维工艺建模模块、三维数字化生产工艺仿真验证与优化模块、与生产管理系统对接模块和三维可视化制造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又公开了一种工业制造全生命周期的三维数字化制造的实现方法,包括S1‑S6:S1,进行格式转化,进行提取及分类,对三维模型进行重构;S2,对各种类型属性进行分类、提取及压缩;S3,对MBD模型进行重构;S4,进行虚拟仿真及验证;S5,输送工艺加工信息及要求;S6,进行三维实时可视化管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整个生产过程中各个系统的异构协同、互联互通、实时控制和三维可视化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制造全生命周期的三维数字化制造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制造中三维数字化设计、三维工艺建模以及数字化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制造全生命周期的三维数字化制造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业制造领域中,在设计部分,CAD和PDM系统的应用已相当普及;在生产部分,ERP等相关的信息系统也获得了相当的普及。如:①具体技术类工具,直接用于产品的建模与仿真分析,如CAD、NASTRAN、ANSYS等CAE分析软件;②产品开发过程中应用的系统集成平台,用以组织和管理开发流程、工具软件、数据和其他资源,如Windchill-广冷华旭WindchillPLM、TeamCenter等PDM软件平台。③数字化制造方面,ERP、MES、WMS等数字化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应用也比较成熟。但在解决“如何制造→工艺设计”这一关键环节上,大部分国内企业还没有实现有效的计算机辅助治理机制,异构系统之间的兼容,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制造实现存在信息断层:三维模型在PDM系统或CAD设计软件进行发布(工程中可采用多次模型预发布的形式来实现设计、工艺、制造等人员的并行协同)和传递。工艺人员在获取三维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制造全生命周期的三维数字化制造系统,分别与若干种三维设计软件、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对接,其特征在于,该三维数字化制造系统包括:三维模型重构模块(1),用于对来自各种三维设计软件的三维模型进行格式转化从而得到三维格式重构模型,并对三维模型的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及分类,以及根据MBD模型集成标准对三维模型进行重构从而得到MBD模型;三维模型的轻化与传输模块(2),用于对所述三维格式重构模型的各种类型属性进行分类、提取及压缩从而得到三维轻量化模型,并对MBD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从而得到MBD轻量化模型,以及对所述三维轻量化模型及MBD轻量化模型进行跨系统的传输、展示及共享;基于MBD模型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制造全生命周期的三维数字化制造系统,分别与若干种三维设计软件、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对接,其特征在于,该三维数字化制造系统包括:三维模型重构模块(1),用于对来自各种三维设计软件的三维模型进行格式转化从而得到三维格式重构模型,并对三维模型的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及分类,以及根据MBD模型集成标准对三维模型进行重构从而得到MBD模型;三维模型的轻化与传输模块(2),用于对所述三维格式重构模型的各种类型属性进行分类、提取及压缩从而得到三维轻量化模型,并对MBD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从而得到MBD轻量化模型,以及对所述三维轻量化模型及MBD轻量化模型进行跨系统的传输、展示及共享;基于MBD模型的三维工艺建模模块(3),用于根据各种规范性建模标准对MBD模型进行重构从而得到三维工艺集成信息模型,以支撑三维数字化工艺设计;三维数字化生产工艺仿真验证与优化模块(4),用于对所述三维工艺集成信息模型涉及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和/或生产设备进行虚拟仿真及验证;与生产管理系统对接模块(5),用于向所述生产管理系统输送工艺加工信息及要求,或者直接向生产车间的加工工位传输工艺加工信息及要求;三维可视化制造模块(6),用于对所述三维工艺集成信息模型涉及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和/或生产设备进行三维实时可视化管控,以及对所述与生产管理系统对接模块(5)接收和/或生成的数据信息进行三维实时可视化管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制造全生命周期的三维数字化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文件格式转化模块(1)包括:格式转化子模块(11),用于根据STEP文件的国际ISO标准对来自各种三维设计软件的三维模型进行格式转化,并对三维模型的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及分类;MBD模型集成子模块(12),用于根据MBD模型集成标准对三维模型进行重构从而得到MBD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制造全生命周期的三维数字化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三维模型的轻化与传输模块(2)包括:轻量化处理子模块(21),用于对所述三维格式重构模型的各种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翔张昱杨瑞魏千洲秦昊张东波刘智林利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