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丽霞专利>正文

一种婴儿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89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护臂、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孔、升降柱、底板、万向轮、连动臂、操作臂、横杆、立柱、滑槽、操作柄、推柄、靠背、支点架、支点凸触、弹簧、顶板、固定扣、滚轮、升降柱穿孔及滑轮,所述靠背、立柱与横杆一体连接,且立柱的内侧侧壁上设置滑槽,顶板和底板侧壁一端均通过中轴与滑轮连接,且滑轮沿滑槽滑动,顶板和底板侧壁另一端均设置固定螺栓孔,立柱和护壁的外侧侧壁设置均设置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贯穿护臂和立柱与固定螺栓孔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婴儿推车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A baby car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aby trolley, which comprises a guard arm, a fixed bolt, a fixed bolt hole, a lifting column, a bottom plate, a universal wheel, a connecting arm, an operating arm, a transverse bar, a column, a sliding groove, a handle, a backrest, a fulcrum frame, a fulcrum convex contact, a spring, a ceiling plate, a fixed buckle, a roller, a lifting column perforation and a pulley. The backrest, a column and a pillar are connected in one. A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wall, one end of the top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side wa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lley through the central axle, and the pulley slides along the sliding groove. Fixed bolt holes are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top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side wall. Fixed bolt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wall of the upright column and the upright wall. Fixed bolts are threaded through the guard arm and the upright column to the fixed bolt hole. The baby trolley designed by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convenient operation. It is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公共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推车。
技术介绍
现代家庭生活中常常会使用到婴儿推车,但是当下婴儿推车体积重,不方便用户操作,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尤其是在推车过门槛时,由于门槛过高,前轮不便通过,同时推车闲置时由于占用体积大,不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推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护臂、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孔、升降柱、底板、万向轮、连动臂、操作臂、横杆、立柱、滑槽、操作柄、推柄、靠背、支点架、支点凸触、弹簧、顶板、固定扣、滚轮、升降柱穿孔及滑轮,所述靠背、立柱与横杆一体连接,且立柱的内侧侧壁上设置滑槽,顶板和底板侧壁一端均通过中轴与滑轮连接,且滑轮沿滑槽滑动,顶板和底板侧壁另一端均设置固定螺栓孔,立柱和护臂的外侧侧壁设置均设置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贯穿护臂和立柱与固定螺栓孔螺纹连接,从而固定顶板、底板及护臂,靠背背部设置两个推柄,两个推柄之间设置固定扣,操作臂一端与操作柄连接,操作臂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扣与连动臂连接,顶板底部设置升降柱,底板底部四角各设置一个万向轮,底板顶部一端设置升降柱穿孔,升降柱底部嵌入升降柱穿孔内,从而固定升降柱,底板一端设置支点凸触,且支点凸触与连动臂连接,底板底部通过弹簧与支点架连接,支点架安装在连动臂底部,支点架底部设置滚轮。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操作柄与操作臂、操作臂与连动臂、连动臂与支点凸触、护壁与靠背均通过中轴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升降柱包括活动柱滑槽、固定柱、凸触固定槽、凸触滑槽、活动柱凸触及活动柱,所述固定柱通过中轴与顶板连接,且固定柱绕中轴旋转,固定柱内部设置凸触滑槽,凸触滑槽的底部设置凸触固定槽,且凸触滑槽与凸触固定槽连通,升降柱穿孔底部也设置凸触固定槽,活动柱上下侧壁上均设置活动柱凸触,活动柱凸触沿凸触滑槽上下滑动,顶部活动柱凸触沿固定柱内的凸触固定槽旋转,底部活动柱凸触沿底板内的凸触固定槽旋转,从而固定升降柱。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护壁通过安全带与顶板连接。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婴儿推车通过设置顶板、底板及立柱的结构组合,方便用户折叠收纳,便于用户闲置时摆放,设备通过设置支架架、连动臂及操作臂的结构组合,便于用户通过门槛,提高设备的实用性,减少用户不必要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展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收纳示意图。图3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活动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臂;2-固定螺栓;3-固定螺栓孔;4-升降柱;5-底板;6-万向轮;7-连动臂;8-操作臂;9-横杆;10-立柱;11-滑槽;12-操作柄;13-推柄;14-靠背;15-支点架;16-支点凸触;17-弹簧;18-顶板19-固定扣;20-滚轮;21-升降柱穿孔;22-滑轮;23-活动柱滑槽;24-固定柱;25-凸触固定槽;26-凸触滑槽;27-活动柱凸触;28-活动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一种婴儿推车,包括护臂1、固定螺栓2、固定螺栓孔3、升降柱4、底板5、万向轮6、连动臂7、操作臂8、横杆9、立柱10、滑槽11、操作柄12、推柄13、靠背14、支点架15、支点凸触16、弹簧17、顶板18、固定扣19、滚轮20、升降柱穿孔21及滑轮22,所述靠背14、立柱10与横杆9一体连接,且立柱10的内侧侧壁上设置滑槽11,顶板18和底板5侧壁一端均通过中轴与滑轮22连接,且滑轮22沿滑槽11滑动,顶板18和底板5侧壁另一端均设置固定螺栓孔3,立柱10和护臂1的外侧侧壁设置均设置固定螺栓2,固定螺栓2贯穿护臂1和立柱10与固定螺栓孔3螺纹连接,从而固定顶板18、底板5及护臂1,靠背14背部设置两个推柄13,两个推柄13之间设置固定扣19,操作臂8一端与操作柄12连接,操作臂8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扣19与连动臂7连接,顶板18底部设置升降柱4,底板5底部四角各设置一个万向轮6,底板5顶部一端设置升降柱穿孔21,升降柱4底部嵌入升降柱穿孔21内,从而固定升降柱4,底板5一端设置支点凸触16,且支点凸触16与连动臂7连接,底板5底部通过弹簧17与支点架15连接,支点架15安装在连动臂7底部,支点架15底部设置滚轮20。所述操作柄12与操作臂8、操作臂8与连动臂7、连动臂7与支点凸触16、护壁1与靠背14均通过中轴连接,所述升降柱4包括活动柱滑槽23、固定柱24、凸触固定槽25、凸触滑槽26、活动柱凸触27及活动柱28,所述固定柱24通过中轴与顶板18连接,且固定柱24绕中轴旋转,固定柱24内部设置凸触滑槽26,凸触滑槽26的底部设置凸触固定槽25,且凸触滑槽26与凸触固定槽25连通,升降柱穿孔21底部也设置凸触固定槽25,活动柱28上下侧壁上均设置活动柱凸触27,活动柱凸触27沿凸触滑槽26上下滑动,顶部活动柱凸触27沿固定柱24内的凸触固定槽25旋转,底部活动柱凸触27沿底板5内的凸触固定槽25旋转,从而固定升降柱4。所述护壁1通过安全带与顶板18连接。本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婴儿推车使用时,首先将顶板和底板滑动旋转展开,且底板和顶板通过升降柱固定,然后滑动旋转展开护壁,且护壁通过安全带与顶板连接,展开万向轮和推柄,当推车通过门槛时,向下按压操作柄,通过操作臂和连动臂采用杠杆原理抬起底板前端,然后推动推车前进,从而跨过门槛。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臂(1)、固定螺栓(2)、固定螺栓孔(3)、升降柱(4)、底板(5)、万向轮(6)、连动臂(7)、操作臂(8)、横杆(9)、立柱(10)、滑槽(11)、操作柄(12)、推柄(13)、靠背(14)、支点架(15)、支点凸触(16)、弹簧(17)、顶板(18)、固定扣(19)、滚轮(20)、升降柱穿孔(21)及滑轮(22),所述靠背(14)、立柱(10)与横杆(9)一体连接,且立柱(10)的内侧侧壁上设置滑槽(11),顶板(18)和底板(5)侧壁一端均通过中轴与滑轮(22)连接,且滑轮(22)沿滑槽(11)滑动,顶板(18)和底板(5)侧壁另一端均设置固定螺栓孔(3),立柱(10)和护臂(1)的外侧侧壁设置均设置固定螺栓(2),固定螺栓(2)贯穿护臂(1)和立柱(10)与固定螺栓孔(3)螺纹连接,从而固定顶板(18)、底板(5)及护臂(1),靠背(14)背部设置两个推柄(13),两个推柄(13)之间设置固定扣(19),操作臂(8)一端与操作柄(12)连接,操作臂(8)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扣(19)与连动臂(7)连接,顶板(18)底部设置升降柱(4),底板(5)底部四角各设置一个万向轮(6),底板(5)顶部一端设置升降柱穿孔(21),升降柱(4)底部嵌入升降柱穿孔(21)内,从而固定升降柱(4),底板(5)一端设置支点凸触(16),且支点凸触(16)与连动臂(7)连接,底板(7)底部通过弹簧(17)与支点架(15)连接,支点架(15)安装在连动臂(7)底部,支点架(15)底部设置滚轮(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护臂(1)、固定螺栓(2)、固定螺栓孔(3)、升降柱(4)、底板(5)、万向轮(6)、连动臂(7)、操作臂(8)、横杆(9)、立柱(10)、滑槽(11)、操作柄(12)、推柄(13)、靠背(14)、支点架(15)、支点凸触(16)、弹簧(17)、顶板(18)、固定扣(19)、滚轮(20)、升降柱穿孔(21)及滑轮(22),所述靠背(14)、立柱(10)与横杆(9)一体连接,且立柱(10)的内侧侧壁上设置滑槽(11),顶板(18)和底板(5)侧壁一端均通过中轴与滑轮(22)连接,且滑轮(22)沿滑槽(11)滑动,顶板(18)和底板(5)侧壁另一端均设置固定螺栓孔(3),立柱(10)和护臂(1)的外侧侧壁设置均设置固定螺栓(2),固定螺栓(2)贯穿护臂(1)和立柱(10)与固定螺栓孔(3)螺纹连接,从而固定顶板(18)、底板(5)及护臂(1),靠背(14)背部设置两个推柄(13),两个推柄(13)之间设置固定扣(19),操作臂(8)一端与操作柄(12)连接,操作臂(8)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扣(19)与连动臂(7)连接,顶板(18)底部设置升降柱(4),底板(5)底部四角各设置一个万向轮(6),底板(5)顶部一端设置升降柱穿孔(21),升降柱(4)底部嵌入升降柱穿孔(21)内,从而固定升降柱(4),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霞张海琦
申请(专利权)人:刘丽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