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海芬专利>正文

一种推杆换向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680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推杆换向手推车,包括主车体和可摆动设置在主车体上的推杆架,主车体和/或推杆架上设置有第一锁定装置,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能够将推杆架锁定在朝向主车体前方的第一使用位置和朝向主车体后方的第二使用位置;推杆架和主车体均可收合,所述的推杆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推杆架收合的第二锁定装置和用于解锁第二锁定装置的解锁装置,所述的主车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主车体收合的第三锁定装置,主车体和推杆架之间设置有联动装置,所述的解锁装置在解锁第二锁定装置时能够通过所述的联动装置同步解锁第三锁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方便的调节推杆架的朝向,使用更为灵活方便。

A Push Rod Reversal Carri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sh rod reversing trolley,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d a push rod rack swinging on the main body. A first lock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and/or the push rod rack. The first locking device can lock the push rod rack in the first using position in front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second using position in rear of the main body. The pushe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locking device for restricting the closure of the pusher frame and an unlocking device for unlocking the second locking device.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locking device for restricting the closure of the main body, and an interlock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ain body and the pusher frame. The unlocking device can be used to unlock the second locking device through the interlocking device. A third locking device for synchronous unlocking is installed.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veniently adjust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ush rod frame, and is more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杆换向手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推车。
技术介绍
手推车常供婴幼儿出行乘坐,手推车通常包括主车体和设置在主车体上的推杆架,主车体底部设置有车轮以供推行,推杆架通常朝向主车体后方,在使用时由看护人在主车体后方通过推杆架推动手推车移动,婴幼儿则乘坐在主车体上的座位中面朝前方,这样能满足大部分情况下的使用需求,然而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使用中看护人位于婴幼儿后方,并且由于现有的手推车大部分具有顶篷进行遮阳,使得看护人不易随时查看婴幼儿状态以对婴幼儿进行照顾和与婴幼儿进行交流,同时婴幼儿也相对隔离了开来,无法看到看护人,容易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2、在较为狭窄的路段如登机通道等处,当需要掉头时难以转换手推车的朝向,使用较为不便。为保证安全,手推车的主车体通常高度较矮以降低婴幼儿的乘坐高度,而看护人通常为成人,身高较高,这样便使得手推车的推杆架长度较长,现有的手推车其主车体和推杆架通常会制成可折叠的结构以减小收合后的尺寸,这些手推车的主车体通常通过连杆机构来实现折叠收合,推杆架则另外独立的采用折叠或伸缩的方式进行收合,这样在进行收合和展开操作时,需要分别对主车体和推杆架进行折叠收合,操作较为复杂费时,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灵活、方便的推杆换向手推车。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杆换向手推车,包括主车体和设置在主车体上的推杆架,所述的推杆架可相对主车体前后摆动,主车体和/或推杆架上设置有可解锁的第一锁定装置,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能够将推杆架锁定在朝向主车体前方的第一使用位置和朝向主车体后方的第二使用位置;所述的推杆架和主车体均可收合,所述的推杆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推杆架收合的第二锁定装置和用于解锁第二锁定装置的解锁装置,所述的主车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主车体收合的第三锁定装置,主车体和推杆架之间设置有联动装置,所述的解锁装置在解锁第二锁定装置时能够通过所述的联动装置同步解锁第三锁定装置。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车体上的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以及设置在推杆架上的换向锁定件;当推杆架相对主车体摆动至朝向主车体前方时,所述的换向锁定件能够与第一锁定部连接以将推杆架锁定在第一使用位置;当推杆架相对主车体摆动至朝向主车体后方时,所述的换向锁定件能够与第二锁定部连接以将推杆架锁定在第二使用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换向锁定件滑动设置在推杆架上,所述的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为设置在主车体上的两锁定块,所述的换向锁定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锁定块相适配的第一锁定槽,换向锁定件能够相对推杆架滑动至使锁定块插入第一锁定槽内以将推杆架锁定在主车体上或相对推杆架滑动至使锁定块从第一锁定槽内移出以解锁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优选的,所述的换向锁定件和推杆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的第一弹性件用于将换向锁定件维持在使锁定块插入第一锁定槽的位置。优选的,所述的锁定块通过连接杆设置在主车体上,所述第一锁定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相适配的通槽,当所述的锁定块插设在第一锁定槽内时,所述的连接杆插设在所述的通槽内,所述的通槽能够阻挡锁定块通过。优选的,所述的联动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推杆架上的第一滑动件和滑动设置在主车体上的第二滑动件,所述的解锁装置在解锁第二锁定装置时能够同时驱动第一滑动件相对推杆架滑动,所述第二滑动件相对主车体的滑动能够解锁第三锁定装置;随着推杆架相对主车体的摆动,所述的第一滑动件能够与第二滑动件相抵接或相连接,此时第一滑动件由解锁装置驱动产生的滑动动作能够带动第二滑动件同步滑动以解锁第三锁定装置。优选的,所述的解锁装置通过牵引绳与所述的第二锁定装置相连并通过所述的牵引绳拉动第二锁定装置动作以解锁第二锁定装置,所述的第一滑动件与所述的牵引绳相连而可在解锁装置解锁第二锁定装置时由牵引绳拉动而相对推杆架滑动。优选的,所述的推杆架上设置有可解锁的第四锁定装置,所述的第四锁定装置用于阻止解锁装置的动作以阻止解锁装置解锁第二锁定装置。优选的,当所述的推杆架位于所述的第一使用位置或第二使用位置时,推杆架通过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与所述的主车体相连而使推杆架相对主车体摆动时能够驱动所述的主车体同步收合或展开。优选的,所述的主车体包括依序枢接在一起形成一可收合的连杆机构的后车架、上车架、第二连杆架和第一连杆架,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杆架的前端通过一横向的第一枢接轴枢设在后车架上;所述的推杆架包括枢设在一起的上推杆和下推杆,所述下推杆的前端通过一横向的第二枢接轴枢设在后车架上,所述的第一枢接轴和第二枢接轴共线;当所述的推杆架位于所述的第一使用位置时,下推杆通过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与第一连杆架相连而能够在其绕第二枢接轴转动时驱动第一连杆架绕第一枢接轴同步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推杆架能够相对主车体摆动,同时第一锁定装置能够将推杆架锁定在朝向主车体前方的第一使用位置和朝向主车体后方的第二使用位置,由此通过锁定和解锁第一锁定装置和摆动推杆架即可方便的调节推杆架的朝向,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的切换本手推车的使用状态以使使用者面向婴幼儿或与婴幼儿同朝向,有利于减缓婴幼儿的焦虑情绪,使得使用者能够更方便的查看婴幼儿的状态,也便于进行掉头行进,特别是在狭窄路况下能够方便、快速的切换行进方向,使用更为灵活方便;另一方面,本技术中,推杆架和主车体均采用了可收合的结构,能够有效减小本手推车收合后的尺寸大小,方便收纳和携带,并且利用解锁装置能够通过联动装置同时解锁推杆架的第二锁定装置和主车体的第三锁定装置,无需对推杆架和主车体分别进行解锁,有效方便了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推杆架处于第一使用位置时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中推杆架处于第二使用位置时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半收合状态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收合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中推杆架的分解图;图6是图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5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中主车体局部剖视后的分解图;图10是图9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9中E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11,一种推杆换向手推车,包括主车体10和设置在主车体10上的推杆架20,推杆架20可相对主车体10前后摆动,主车体10和/或推杆架20上设置有可解锁的第一锁定装置,第一锁定装置能够将推杆架20锁定在朝向主车体10前方的第一使用位置和朝向主车体10后方的第二使用位置;推杆架20和主车体10均可收合,推杆架2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推杆架20收合的第二锁定装置和用于解锁第二锁定装置的解锁装置,主车体1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主车体10收合的第三锁定装置,主车体10和推杆架20之间设置有联动装置,解锁装置在解锁第二锁定装置时能够通过联动装置同步解锁第三锁定装置。本技术中,推杆架20能够相对主车体10摆动,同时第一锁定装置能够将推杆架20锁定在朝向主车体10前方的第一使用位置和朝向主车体10后方的第二使用位置,由此通过锁定和解锁第一锁定装置和摆动推杆架20即可方便的调节推杆架20的朝向,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的切换本手推车的使用状态以使使用者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杆换向手推车,包括主车体(10)和设置在主车体(10)上的推杆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架(20)可相对主车体(10)前后摆动,主车体(10)和/或推杆架(20)上设置有可解锁的第一锁定装置,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能够将推杆架(20)锁定在朝向主车体(10)前方的第一使用位置和朝向主车体(10)后方的第二使用位置;所述的推杆架(20)和主车体(10)均可收合,所述的推杆架(2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推杆架(20)收合的第二锁定装置和用于解锁第二锁定装置的解锁装置,所述的主车体(1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主车体(10)收合的第三锁定装置,主车体(10)和推杆架(20)之间设置有联动装置,所述的解锁装置在解锁第二锁定装置时能够通过所述的联动装置同步解锁第三锁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杆换向手推车,包括主车体(10)和设置在主车体(10)上的推杆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架(20)可相对主车体(10)前后摆动,主车体(10)和/或推杆架(20)上设置有可解锁的第一锁定装置,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能够将推杆架(20)锁定在朝向主车体(10)前方的第一使用位置和朝向主车体(10)后方的第二使用位置;所述的推杆架(20)和主车体(10)均可收合,所述的推杆架(2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推杆架(20)收合的第二锁定装置和用于解锁第二锁定装置的解锁装置,所述的主车体(1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主车体(10)收合的第三锁定装置,主车体(10)和推杆架(20)之间设置有联动装置,所述的解锁装置在解锁第二锁定装置时能够通过所述的联动装置同步解锁第三锁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杆换向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车体(10)上的第一锁定部(31)和第二锁定部(32)以及设置在推杆架(20)上的换向锁定件(33);当推杆架(20)相对主车体(10)摆动至朝向主车体(10)前方时,所述的换向锁定件(33)能够与第一锁定部(31)连接以将推杆架(20)锁定在第一使用位置;当推杆架(20)相对主车体(10)摆动至朝向主车体(10)后方时,所述的换向锁定件(33)能够与第二锁定部(32)连接以将推杆架(20)锁定在第二使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杆换向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锁定件(33)滑动设置在推杆架(20)上,所述的第一锁定部(31)和第二锁定部(32)为设置在主车体(10)上的两锁定块,所述的换向锁定件(33)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锁定块相适配的第一锁定槽(331),换向锁定件(33)能够相对推杆架(20)滑动至使锁定块插入第一锁定槽(331)内以将推杆架(20)锁定在主车体(10)上或相对推杆架(20)滑动至使锁定块从第一锁定槽(331)内移出以解锁所述的第一锁定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推杆换向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锁定件(33)和推杆架(2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4),所述的第一弹性件(34)用于将换向锁定件(33)维持在使锁定块插入第一锁定槽(331)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推杆换向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块通过连接杆(35)设置在主车体(10)上,所述第一锁定槽(33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35)相适配的通槽(332),当所述的锁定块插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芬
申请(专利权)人:陈海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