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盒及带盒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82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1:30
提供一种带盒及带盒单元。带盒具备:箱状的盒壳体,具有第一至第六外壁,第一与第二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第一方向上并列,第三与所述第四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第二方向上并列,第五与所述第六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第三方向上并列,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分别相互交叉;带,收纳于盒壳体的内部;排出部,设置于第四外壁,将带排出;及基板,具有第一面和与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在第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导电性端子,在第二面设有与导电性端子电连接的存储部,基板以第一面朝向从第四外壁朝向第三外壁的朝向的状态设置于第三外壁,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排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方向上重叠。

Belt-box and Belt-box Unit

A belt box and a belt box unit are provided. The tape box has: a box-shaped case case with a first to sixth outer wall,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outer walls extending parallel to each other in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outer walls extending parallel to each other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the fifth and the sixth outer walls extending parallel to each other in the third direction,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second direction and the third direction. Don't cross each other; the belt is contain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box case; the discharge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fourth outer wall to discharge the belt; and the base plate has the first side and the second side opposite to the first side, at least one conductive terminal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and the storage par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ive terminal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ide. The base plate faces from the fourth outer wall to the third outer wall on the first side. The state of the base plate is set on the third outer wall, and at least part of the base plate overlaps with at least part of the discharge part in the second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盒及带盒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盒及带盒单元。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打印所使用的带盒。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盒具备箱状的盒壳体。在盒壳体的内部收纳有打印所使用的带。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24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例如,在上述带盒中,可考虑将存储与带盒相关的信息等的存储部搭载于基板并在盒壳体的外壁配置基板。如果将基板配置于外壁,则用户在处理带盒时可能会抓住基板。当基板被抓住时,可能会向基板施加外力而给存储部带来不良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将具有存储部的基板配置于外壁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对存储部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带盒及带盒单元。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带盒具备:箱状的盒壳体,具有第一外壁、第二外壁、第三外壁、第四外壁、第五外壁及第六外壁,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第二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与所述第一外壁及所述第二外壁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并列,所述第三外壁与所述第四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与所述第三外壁及所述第四外壁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并列,所述第五外壁与所述第六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与所述第五外壁及所述第六外壁正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盒,其特征在于,具备:箱状的盒壳体,具有第一外壁、第二外壁、第三外壁、第四外壁、第五外壁及第六外壁,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第二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与所述第一外壁及所述第二外壁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并列,所述第三外壁与所述第四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与所述第三外壁及所述第四外壁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并列,所述第五外壁与所述第六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与所述第五外壁及所述第六外壁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并列,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分别相互交叉;带,收纳于所述盒壳体的内部;排出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外壁,将所述带排出;及基板,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导电...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31 JP 2017-148376;2017.11.07 JP 2017-214631.一种带盒,其特征在于,具备:箱状的盒壳体,具有第一外壁、第二外壁、第三外壁、第四外壁、第五外壁及第六外壁,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第二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与所述第一外壁及所述第二外壁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并列,所述第三外壁与所述第四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与所述第三外壁及所述第四外壁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并列,所述第五外壁与所述第六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与所述第五外壁及所述第六外壁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并列,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分别相互交叉;带,收纳于所述盒壳体的内部;排出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外壁,将所述带排出;及基板,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导电性端子,在所述第二面设有与所述导电性端子电连接的存储部,所述基板以所述第一面朝向从所述第四外壁朝向所述第三外壁的朝向的状态设置于所述第三外壁,所述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排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端子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排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端子由两个导电性端子构成,该两个导电性端子的至少一部分相互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并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端子为金属端子。5.一种带盒,其特征在于,具备:箱状的盒壳体,具有第一外壁、第二外壁、第三外壁、第四外壁、第五外壁及第六外壁,所述第一外壁与所述第二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与所述第一外壁及所述第二外壁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并列,所述第三外壁与所述第四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与所述第三外壁及所述第四外壁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并列,所述第五外壁与所述第六外壁平行地延伸,且相互在与所述第五外壁及所述第六外壁正交的第三方向上并列,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分别相互交叉;带,收纳于所述盒壳体的内部;排出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外壁,将所述带排出;及基板,设有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和与所述通信部电连接的存储部,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外壁,所述基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排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重叠。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三外壁及所述第四外壁分别朝向所述第三方向的一方依次三等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排出部及所述基板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第三区域中的任一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外壁及所述第四外壁分别设有第一凸部,该第一凸部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基板错开的位置向所述盒壳体的外侧突出,并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外壁设有第一凹部,该第一凹部与所述排出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重叠,并朝向所述第四外壁凹陷,所述基板配置于所述第一凹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配置在与所述第五外壁相邻的位置,所述第五外壁与所述第一凹部的连结部的形状呈圆弧状。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外壁设有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突出至相对于所述基板而与所述第三外壁相反的一侧处。11.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壳体由相互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并列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构成,所述第一壳体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六外壁的一部分,所述第二壳体至少包括所述第二外壁和所述第六外壁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六外壁及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第六外壁中的一方设有钩,在所述第一壳体的所述第六外壁及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第六外壁中的另一方设有供所述钩嵌入的孔,在所述第六外壁设有朝向所述第五外壁凹陷的第二凹部,所述孔与所述第二凹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互相邻。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具备:第一对向壁;第二对向壁,与所述第一对向壁对向,且该第二对向壁与所述钩及所述孔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对向壁与所述钩及所述孔之间的距离大;及连接壁,将所述第一对向壁与所述第二对向壁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对向壁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对向壁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部具备:第一对向壁;第二对向壁,与所述第一对向壁对向,且该第二对向壁与所述钩及所述孔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对向壁与所述钩及所述孔之间的距离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原佳佑森健朗高桥俊博太田喜博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