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0924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彼此并联的至少二LED电路、输入电源、开关组件、二极管及马达驱动电路;各LED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及与发光二极管串联的均流组件,均流组件的一端连接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输入电源连接于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开关组件一端连接于各均流组件的另一端,开关组件另一端接地;二极管一端连接于输入电源,二极管另一端连接于开关组件与至少二LED电路并联;马达驱动电路的第一驱动端连接开关组件的控制端,并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由于采用了反降压式电源转换器架构,马达驱动电路与开关组件为共地架构驱动,不需另加驱动电源,控制输出脉冲调制信号的占空比即可决定LED电流。

Parallel LED Current Sharing Circuit for Motor Driv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rallel LED current sharing circuit of a motor driving system. The circuit includes at least two LED circuits in parallel with each other, input power supply, switching module, diode and motor drive circuit; each LED circuit includes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current-sharing module in series with light-emitting diode, one end of current-sharing module is connected to the negative pole of light-emitting diode; input power is connected to the positive pole of each light-emitting diode; one end of switching module is connected to each current-sharing module. The other end of the switch module is grounded; one end of the diode is connected to the input power supply; the other end of the diode is connected to the switch module in parallel with at least two LED circuits; the first driving end of the motor driving 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 end of the switch module and outputs the first driving signal. Because of the use of reverse step-down power converter architecture, the motor drive circuit and switch components are driven by common ground structure, without additional driving power, the duty cycle of the output pulse modulation signal can be controlled to determine the LED curr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马达驱动电路及均流组件的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
技术介绍
LED照明因为省电,逐渐广泛应用于照明市场。LED已实际应用于某些家电产品以提供灯具辅助照明,如抽油烟机,通常会有两颗LED灯具作为辅助照明,而在此类家电上,为了提升可靠度,应搭配均流技术。现有抽油烟机应用已导入了无刷直流马达,一般会有马达驱动板,除控制马达外,驱动板电源也可提供LED驱动电路及人机操作面板之电源,市售产品也已将此部分做整合式的设计连接。而在现有的均流技术中,最简单的LED驱动方式为将输入电压串联限流电阻后,提供给LED。这样的架构虽然简单且成本低廉,然而,限流电阻为功率电阻,温度高、体积大,更会损耗功率,故效率差。再者,由于LED特性误差,定电压驱动多颗LED时无法均流。另外,此领域中也有使用专用LED驱动IC,例如采用BUCK降压型式架构。BUCK降压型式架构的优势在于有专用IC可选用、可做电流回授控制、效率高,然而与前述现有方式相比,成本较高,且在单输出并联双LED电流时仍不均流。并且,需专用IC驱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MOS)开关,若不使用专用IC,则另需一组电源驱动MOS。此外,若有进行电流回授,于单一LED损坏时会造成电流皆集中流至另一颗LED,而使得操作电流为原先的数倍,因此加速LED老化或损坏。因此,如何通过将均流架构进行改良,来克服上述的问题,已成为本
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所述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包括:至少二LED电路彼此并联,各所述LED电路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联的一均流组件,且所述均流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一输入电源,连接于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一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的一第一端连接于各所述均流组件的另一端,所述开关组件的一第二端接地;一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入电源,所述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组件的所述第一端而与所述至少二LED电路并联;以及一马达驱动电路,具有一第一驱动端及一接地端,所述第一驱动端连接所述开关组件的一控制端,并输出一第一驱动信号,所述接地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组件的所述第二端。优选地,各所述均流组件为电感。优选地,各所述电感的电感值相等。优选地,所述马达驱动电路包括一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经配置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端输出作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优选地,所述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还包括一马达组件,所述马达组件连接于所述马达驱动电路的一第二驱动端,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经配置以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端输出作为一第二驱动信号的另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以驱动所述马达组件。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并联LED均流电路,所述并联LED均流电路包括:至少二LED电路彼此并联,各所述LED电路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联的一均流组件,且所述均流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一输入电源,连接于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一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的一第一端连接于各所述均流组件的另一端,所述开关组件的一第二端接地;以及一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入电源,所述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组件的所述第一端而与所述至少二LED电路并联,其中,所述开关组件的一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一驱动信号。优选地,各所述均流组件为电感值相等的电感。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信号为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MOSFET)。通过本技术的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仅需马达驱动电路的一支脚位输出脉冲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PWM)信号即可控制,不需另加驱动IC。由于采用了反降压式电源转换器架构,马达驱动电路与开关组件为共地架构驱动,也不需另加驱动电源。再者,控制马达驱动电路输出脉冲调制信号的占空比,即可决定LED电流。此外,以LED各串联电感可解决单一LED损坏时导致的电流过大问题,可提升可靠度。并且,若能控制好电感误差值,则可控制LED电流于一定误差范围,可改善均流问题。而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不需专用IC,且共享马达驱动系统的马达驱动电路,虽然增加了电感的设置,仍可以节省成本。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并联LED均流电路的电路布局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的电路布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所公开有关“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或者信号,但这些组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并联LED均流电路的电路布局图。由上述图中可知,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并联LED均流电路1,包括彼此并联的LED电路10、12、输入电源Vin、开关组件S1及二极管D1。LED电路10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及与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的均流组件100,LED电路12包括发光二极管LED2及与发光二极管LED2串联的均流组件120。均流组件100的一端连接于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均流组件120的一端连接于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输入电源Vin,连接于发光二极管LED1及LED2的正极。开关组件S1的第一端连接于均流组件100、120的另一端,开关组件S1的第二端接地。二极管D1一端连接于输入电源Vin,二极管D1另一端连接于开关组件S1的第一端而与二LED电路10、12并联。其中,开关组件S1的控制端C1用于接收第一驱动信号DRV1。并联LED均流电路1为用于对输入电源Vin进行降压所获得的预定DC电压的反降压式电源转换器架构。开关组件S1可由场效晶体管(FET)构成,而均流组件100、120可由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包括:至少二LED电路彼此并联,各所述LED电路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联的一均流组件,且所述均流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一输入电源,连接于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一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的一第一端连接于各所述均流组件的另一端,所述开关组件的一第二端接地;一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入电源,所述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组件的所述第一端而与所述至少二LED电路并联;以及一马达驱动电路,具有一第一驱动端及一接地端,所述第一驱动端连接所述开关组件的一控制端,并输出一第一驱动信号,所述接地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组件的所述第二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包括:至少二LED电路彼此并联,各所述LED电路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及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联的一均流组件,且所述均流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一输入电源,连接于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一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的一第一端连接于各所述均流组件的另一端,所述开关组件的一第二端接地;一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输入电源,所述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组件的所述第一端而与所述至少二LED电路并联;以及一马达驱动电路,具有一第一驱动端及一接地端,所述第一驱动端连接所述开关组件的一控制端,并输出一第一驱动信号,所述接地端连接于所述开关组件的所述第二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均流组件为电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感的电感值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驱动电路包括一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经配置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端输出作为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一脉冲宽度调制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驱动系统的并联LED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驱动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嘉隆林志鸿柯柏年
申请(专利权)人:大青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