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层式条形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790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双层式条形连接器,包括母座和公插,母座左端设置有公插,公插正面外侧套接有环板,母座正面开槽设置有滑插口,滑插口上端开孔有T型槽,公插经由与滑插口对接后与母座卡接,且T型槽与公插契合插接,该种新型双层式条形连接器,通过以母座设置的插槽、滑插口与公插设置的第一线缆孔、排线孔形成双层式结构,能在安装时,在两端第一线缆孔与第二线缆孔完成线缆对接固定后实现传统条形连接器的连接功能时,以排线孔与输出端口进行单接线路使得连接器能满足于双接线路的安装使用,在提高连接器适用性的同时,其应用于多处阻断线路也能成倍减少连接器的安装个数来简化电缆分布。

New Double-Layer Bar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nectors, in particular to a new double-layer bar connector, including a base and a public socket. The left end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public socket, the front side of the public socket is socketed with a ring plate, the front groov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socket, the upper end of the sliding socket is provided with a T-groove, and the public sock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her socket after butting with the sliding socket, and the T-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blic socket. The double-layer bar connector can form a double-layer structure through the slots, sliding sockets and the first cable holes and the row holes of the common sockets. It can realize the connection fun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bar connector when the first cable holes and the second cable holes at both ends are connected and fixed, and the sing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ow holes and the output ports can make the connector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installation. The installation and use of double-connection lines not only improves the applicability of connectors, but also reduces the number of connectors installed to simplify cable distribution when applied to multiple blocking li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双层式条形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涉及新型双层式条形连接器。
技术介绍
条形连接器是矩形连接器的一个分类,基本结构为条形,接触件排列为单排,并且具有条形插合面的连接器,条形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然而现有的条形连接器,其条形连接器多为单排接触件,在安装于双接线路及多处阻断电路时,单接式条形连接器仅能应用于单通电路的连接使用,在进行多处阻断电路连接器安装,不仅因连接器的数量繁多及交错使得线路杂乱影响后续排障工作的进行,多阻断电路与双接电路的连接器对接也使得安装难度提升,不便于高效的完成安装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解决传统单排接触件条形连接器在实际使用时适用性有限,其单排接触使得安装于多阻断电路时连接器对接数量过多影响电路电缆排列导致排障工作难以进行及安装难度过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新型双层式条形连接器,包括母座和公插,所述母座左端设置有公插,所述公插正面外侧套接有环板,所述母座正面开槽设置有滑插口,所述滑插口上端开孔有T型槽,所述公插经由与滑插口对接后与母座卡接,且T型槽与公插契合插接;所述母座中部贯通设置有第二线缆孔,所述公插中部贯通设置有与第二线缆孔孔径一致的第一线缆孔,所述第一线缆孔与第二线缆孔能通过将线缆插入其孔中以通过焊接将其线缆与母座及公插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线缆孔与第二线缆孔上端均设置有横向排列的排线孔与插槽,所述排线孔外侧贯通设置有插头,且插头与插槽孔数均为三个。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右端对称设置有与之连通的输出端口,且插槽中部纵向排列有一架针座,所述针座内插接有一根插针,且插针的规格为镀银方形针,并且插针左右两端针头分别悬固于插槽与输出端口中部。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座卡接于母座内侧中部,且母座内以针座为中点左右两端分别开槽有所述滑插口与连接端口,所述针座上下连段均套接有环套,且针座通过环套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并且针座通过安装块与母座内壁固定连接。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针座表面等间距排列有针孔,且针孔之间间距为绝缘塑壳,所述针孔内插接有PIN针,且PIN针与针孔插接处嵌接有绝缘胶质的胶环。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PIN针的数量为12根,且PIN针接入滑插口中作等间距双横向排列,所述PIN针与针座电性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1.该种新型双层式条形连接器,通过以母座设置的插槽、滑插口与公插设置的第一线缆孔、排线孔形成双层式结构,能在安装时,在两端第一线缆孔与第二线缆孔完成线缆对接固定后实现传统条形连接器的连接功能时,以排线孔与输出端口进行单接线路使得连接器能满足于双接线路的安装使用,在提高连接器适用性的同时,其应用于多处阻断线路也能成倍减少连接器的安装个数来简化电缆分布,使得其电路故障后方便工作人员的排障工作进行;2.且该种连接器内针座与其PIN针及插针为隔断结构,以针孔间距设置的绝缘塑壳及其插针与PIN针通过绝缘胶环固定的方式加强对接后接口端之间的抗干扰性及耐电压强度,避免因其双层双接结构出现电缆接通后其电路串流互相干扰影响正常电路流通及其阻值增大的问题发生;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针座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母座;2-插槽;3-卡槽;4-连接端口;5-滑插口;6-PIN针;7-公插;8-环板;9-第一线缆孔;10-排线孔;11-插头;12-T型槽;13-插针;14-针座;15-输出端口;16-第二线缆孔;17-安装块;18-环套;19-胶环;20-针孔。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技术公开的新型双层式条形连接器,包括母座1和公插7,所述母座1左端设置有公插7,所述公插7正面外侧套接有环板8,所述母座1正面开槽设置有滑插口5,所述滑插口5上端开孔有T型槽12,所述公插7经由与滑插口5对接后与母座1卡接,且T型槽12与公插7契合插接;所述母座1中部贯通设置有第二线缆孔16,所述公插7中部贯通设置有与第二线缆孔16孔径一致的第一线缆孔9,所述第一线缆孔9与第二线缆孔16能通过将线缆插入其孔中以通过焊接将其线缆与母座1及公插7固定。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线缆孔9与第二线缆孔16上端均设置有横向排列的排线孔10与插槽2,所述排线孔10外侧贯通设置有插头11,且插头11与插槽2孔数均为三个。为使本技术结构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插槽2另一端对称设置有与之连通的输出端口15,且插槽2中部纵向排列有一架针座14,所述针座14内插接有一根插针13,且插针13的规格为镀银方形针,并且插针13左右两端针头分别悬固于插槽2与输出端口15中部,在排线孔10与插槽2的对接完成双层对接结构时,以通过插针13两端针头与线缆对接焊连后实现电性连接完成第二层连接互通。所述针座14卡接于母座1内侧中部,且母座1内以针座14为中点左右两端各开槽有所述滑插口5与连接端口4,所述针座14上下连段均套接有环套18,且针座14通过环套18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7并且针座14通过安装块17与母座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针座14表面等间距排列有针孔20,且针孔20开孔侧壁为绝缘塑壳,所述针孔20内插接有PIN针6,且PIN针6与针孔20插接处嵌接有绝缘胶质的胶环19,通过PIN针6内胶环19在加强PIN针6与针孔20的插接结构稳固性的同时,以胶环19的绝缘胶质特性提高针孔20抗电压强度,并通过针孔20侧壁绝缘塑壳避免PIN针6相邻互相干扰影响电流通过率。所述PIN针6的数量为12根,且PIN针6接入滑插口5中作等间距双横向排列,所述PIN针6与针座14电性连接。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技术的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中使用的1-母座;2-插槽;3-卡槽;4-连接端口;5-滑插口;6-PIN针;7-公插;8-环板;9-第一线缆孔;10-排线孔;11-插头;12-T型槽;13-插针;14-针座;15-输出端口;16-第二线缆孔;17-安装块;18-环套;19-胶环;20-针孔,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双层式条形连接器,包括母座(1)和公插(7),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1)左端设置有公插(7),所述公插(7)正面外侧套接有环板(8),所述母座(1)正面开槽设置有滑插口(5),所述滑插口(5)上端开孔有T型槽(12),所述公插(7)经由与滑插口(5)对接后与母座(1)卡接,且T型槽(12)与公插(7)契合插接;所述母座(1)中部贯通设置有第二线缆孔(16),所述公插(7)中部贯通设置有与第二线缆孔(16)孔径一致的第一线缆孔(9),所述第一线缆孔(9)与第二线缆孔(16)能通过将线缆插入其孔中以通过焊接将其线缆与母座(1)及公插(7)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双层式条形连接器,包括母座(1)和公插(7),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1)左端设置有公插(7),所述公插(7)正面外侧套接有环板(8),所述母座(1)正面开槽设置有滑插口(5),所述滑插口(5)上端开孔有T型槽(12),所述公插(7)经由与滑插口(5)对接后与母座(1)卡接,且T型槽(12)与公插(7)契合插接;所述母座(1)中部贯通设置有第二线缆孔(16),所述公插(7)中部贯通设置有与第二线缆孔(16)孔径一致的第一线缆孔(9),所述第一线缆孔(9)与第二线缆孔(16)能通过将线缆插入其孔中以通过焊接将其线缆与母座(1)及公插(7)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层式条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孔(9)与第二线缆孔(16)上端均设置有横向排列的排线孔(10)与插槽(2),所述排线孔(10)外侧贯通设置有插头(11),且插头(11)与插槽(2)孔数均为三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双层式条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右端对称设置有与之连通的输出端口(15),且插槽(2)中部纵向排列有一架针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世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煜景电子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