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ir outlet structure, a fresh air device and an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for a fresh air device. Among them, the air outlet structure is installed on the waiting fan mechanism, and the air outlet structure includes: the main body of the air outlet, the main body of the air outlet has an air inlet, a connecting cavity and a plurality of air outlets, the air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air outlets through the connecting cavity, and the interval of multiple air outlets is set; among them, the air inlet is used to connect with the air outlet of the waiting fa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ingle outlet of the fresh air device in the prior art can not satisfy the comfort requirements of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风装置的出风结构、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新风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新风装置的出风结构、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室内机采用单电机带动单离心风叶进行吹风,出风口只有一个,则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方向较为固定,只能向同一方向进行吹风,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风装置的出风结构、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装置单个出风口出风,无法满足用户舒适性要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新风装置的出风结构,安装在待出风机构上,出风结构包括:出风主体,出风主体具有进风口、连通腔及多个出风口,进风口通过连通腔与多个出风口相连通,多个出风口间隔设置;其中,进风口用于与待出风机构的出气口连通。进一步地,出风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出风主体上的连接组件,出风主体通过连接组件与待出风机构连接。进一步地,待出风机构具有第一限位部,连接组件包括: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用于与待出风机构的第一限位部限位止挡,以实现待出风机构对出风结构的限位。进一步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风装置的出风结构,安装在待出风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包括:出风主体(130),所述出风主体(130)具有进风口(131)、连通腔及多个出风口(132),所述进风口(131)通过所述连通腔与多个所述出风口(132)相连通,多个所述出风口(132)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进风口(131)用于与所述待出风机构的出气口(101)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风装置的出风结构,安装在待出风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包括:出风主体(130),所述出风主体(130)具有进风口(131)、连通腔及多个出风口(132),所述进风口(131)通过所述连通腔与多个所述出风口(132)相连通,多个所述出风口(132)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进风口(131)用于与所述待出风机构的出气口(10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主体(130)上的连接组件,所述出风主体(130)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待出风机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出风机构具有第一限位部(102),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限位部(137),所述第二限位部(137)用于与所述待出风机构的第一限位部(102)限位止挡,以实现所述待出风机构对所述出风结构的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部(133a),所述连接部(133a)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待出风机构上的螺钉柱(103)相对设置,以使所述连接部(133a)通过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螺钉柱(103)的紧固件与所述待出风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主体(130)包括第一板体(133)、第二板体(134)及第三板体(135),所述第一板体(133)、所述第二板体(134)和所述第三板体(135)相互拼接以形成所述连通腔;其中,所述第一板体(13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裕亮,李德清,贾飞飞,李军,曾辉,傅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