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载用履带式移动堆载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206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载用履带式移动堆载平台,包括承载系统、动力系统、履带底盘系统和静载试验系统,堆载平台由履带底盘作为行进和移动方式,其动力来源为集成于承重纵梁中间的动力系统。两条履带之间由履带底盘的连系梁连接,组成履带底盘系统。承重纵梁和动力系统均通过螺栓安装在承重横梁上。承重横梁则通过螺栓与履带底盘的连系梁连接。承重横梁、承重纵梁和可伸缩式液压支撑装置作为承重及支撑系统其主要支撑和承载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堆载平台具备操作简单,移动方便,对场地要求低,试验周期短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载用履带式移动堆载平台
本技术属于地基静载荷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载用履带式移动堆载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在检地基(包含复合地基和竖向增强体)承载力的各种方法中,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应用最早、最广泛,且被公认为试验结果最准确、最可靠的原位测试方法,被列入各国各种工程规范或规定中。该试验模拟地基或基础的实际工作状态,在一定尺寸的刚性承压板上分级施加荷载,观测各级荷载作用下地基(包含复合地基和竖向增强体)随压力的变化测试变形情况的原位试验。平板载荷试验必须由反力系统提供足够的反力,而反力系统一般有堆载法和地锚法,或两者联和使用。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为堆载法,堆载材料主要以砂石和混凝土块为主。以砂石为堆载材料的反力系统主要由人工堆载完成,这种方法对试验场地要求较低,但却费事、费力,试验准备时间长,造成整个周期过长,且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试验成本逐年升高。以混凝土块为主堆载材料的反力系统主要由机械完成,因这种方法主要由吊机等大型机械吊装反力系统,因此对试验场地的要求比较高,要能满足大型机械的通行要求,此方法试验成本比较高,但试验周期相对较短。大型机械的使用导致该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无法在一些场地较差,或基坑中平板载荷试验。地锚法是在试验点预先打设足够的锚杆桩做反力系统,此种方法试验时虽不需要大型机械或大量人工进行安装,但存在以下缺点:1、锚杆桩施工费用较高,试验后一般很难得到有效利用;2、试验对所用锚杆施工质量要求较高,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且不能有较大变形,否则易因受力不均导致锚杆桩被拔出;3、试验时,因锚杆桩对土层的影响,对试验精度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操作简单,移动方便,对场地要求低,试验周期短的堆载平台。技术方案:本技术首先公开了一种静载用履带式移动堆载平台,它包括承载系统、动力系统、履带底盘系统和静载试验系统:-承载系统:包括承重横梁、承重纵梁、可伸缩式液压支撑装置,承重纵梁通过螺栓安装在承重横梁上,承重横梁作为承重主梁设置为至少2根,承重纵梁作为承重次梁;承重横梁通过螺栓与履带底盘系统的连系梁连接;所述液压支撑装置设置在承重横梁上,在承重纵梁上放置混泥土配重块;-动力系统:为堆载平台的动力装置,动力系统通过螺栓安装在承重纵梁的空隙部位;-履带底盘系统:为堆载平台的行走和移动装置;履带底盘系统包括两侧的履带底盘以及连接两侧履带底盘的连系梁,连系梁与承重纵梁平行,履带底盘与承重横梁平行;-静载试验系统:包括千斤顶上反力梁、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千斤顶、载荷板、基准梁、百分表、基准桩和吊索,千斤顶上反力梁横跨两根承重横梁并下挂于承重横梁下方,千斤顶上反力梁连接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的活动端,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固定在承重纵梁上,千斤顶上反力梁基于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在承重横梁下方活动,实现推出收回动作;荷载板水平设置,在荷载板上固定千斤顶,荷载板的两侧通过吊索连接在承重横梁上,通过下方吊索实现载荷板和千斤顶归位,与试验点接触;所述基准桩打入地下,基准梁安装在基准桩上,若干百分表设置在基准梁上。优选的,所述千斤顶上反力梁同承重横梁通过曲轴承连接。具体的,所述液压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千斤顶、支撑底盘、支撑内套梁、支撑外套梁、伸缩千斤顶,在堆载平台的两端各设置两个与承重纵梁保持平行的液压支撑装置,各端的两个液压支撑装置首尾相向:支撑外套梁与承重纵梁保持平行并固定在承重横梁上,支撑外套梁的底部封闭并固定伸缩千斤顶的底盘,支撑外套梁的底部即液压支撑装置的尾部;伸缩千斤顶在支撑外套梁内做伸缩动作,伸缩千斤顶的伸缩端固定支撑内套梁的一端,支撑内套梁的另一端固定支撑千斤顶,支撑千斤顶的下方为活动端并固定支撑底盘,支撑底盘即液压支撑装置的首部;支撑千斤顶自身的伸缩方向与承重横梁、承重纵梁构成的平面垂直;支撑千斤顶基于伸缩千斤顶完成了自身的横向位移调整,从而实现堆载平台四角的支撑千斤顶独立控制。优选的,所述动力系统为电机带动高压油泵。具体的,所述履带底盘包括:液压马达、支撑轮、承重部、被动轮、履带:液压马达和被动轮分别设置在承重部的两端,液压马达受动力系统控制转动,被动轮在履带带动下传动;支撑轮设置在承重部下方,支撑轮在履带带动下传动;液压马达、支撑轮、被动轮共同支撑履带。基于静载用履带式移动堆载平台,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平板载荷试验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堆载平台移动S1-1: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拉缩千斤顶上反力梁,使千斤顶上反力梁偏离千斤顶上方,此时通过吊索吊起载荷板,使载荷板和其上方千斤顶一起被吊起脱离地面;S1-2:液压支撑装置则处于收缩状态:伸缩千斤顶收缩,带动支撑内套梁收缩于支撑外套梁内;支撑千斤顶收缩,带动支撑底盘脱离地面;S1-3:此时堆载平台只有履带底盘系统中的履带与地面接触:堆载平台基于液压马达进行前进、后退操作,并利用两条履带的速度差进行左转向、右转向;最终由履带底盘将堆载平台移动到试验点位置,使载荷板中心与试验点中心重合;S2:试验系统安装S2-1:下放吊索,使载荷板和千斤顶归位,载荷板与试验点接触;S2-2: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伸出,将千斤顶上反力梁推出,使千斤顶上反力梁沿承重横梁下方移动至千斤顶的上方;S2-3:伸缩千斤顶伸出,使支撑内套梁伸出支撑外套梁外,伸出长度由场地条件确定;S2-4:将支撑千斤顶则伸出,带动支撑底盘接触地面,承载压力;S2-5:继续将支撑千斤顶进行顶升,使履带脱离地面,整个堆载平台由支撑千斤顶承重;支撑千斤顶顶升过程中,通过安装在承重横梁上的水平仪观察整个体系的平整性,当堆载平台不水平时,调节液压支撑装置使堆载平台处于水平状态;S2-6:将基准桩打入地下一定深度,所述深度满足平板载荷试验时使用规范的要求,并将基准梁安装在基准桩上,将若干百分表架设在基准梁上,完成整个试验系统的安装;S3:进行试验按照常规操作进行平板载荷试验;S4:堆载平台收回S4-1:拆除基准梁、基准桩和百分表;S4-2: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拉缩千斤顶上反力梁,使其偏离千斤顶上方;S4-3:通过吊索吊起载荷板,使载荷板和其上方千斤顶一起被吊起脱离地面,满足履带底盘行走要求;S4-4:承载系统中的液压支撑装置则处于收缩状态:伸缩千斤顶收缩,带动支撑内套梁使其收缩于支撑外套梁内;支撑千斤顶收缩,带动支撑底盘脱离地面;S4-5:此时堆载平台只有履带底盘系统中的履带与地面接触:堆载平台基于液压马达进行前进、后退操作,并利用两条履带的速度差进行左转向、右转向;最终由履带底盘将堆载平台移动到目标位置。作为另一种试验方法,将载荷板更换为钢柱,进行深层载荷板试验和岩基载荷试验。作为另一种试验方法,将承重纵梁上放置的混凝土配重块移除,千斤顶上反力梁更换为抗拔装置,进行锚杆抗拔试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静载用履带式移动堆载平台具有体积小,移动灵活,安装方便,试验周期短,试验成本低、适应性强等特点,能满足各种复杂场地条件下的平板载荷试验。对比其他技术及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创新点:1、本技术设计了液压支撑装置,可灵活应对各种坑洼、高低起伏等不平整场地,且支撑点与试验点间距大,能满足规范对反力系统的要求。2、本技术设计了可收缩的静载试验系统,集成于该技术专利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载用履带式移动堆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承载系统、动力系统(16)、履带底盘系统和静载试验系统:‑承载系统:包括承重横梁(4)、承重纵梁(5)、可伸缩式液压支撑装置(3),承重纵梁(5)通过螺栓安装在承重横梁(4)上,承重横梁(4)作为承重主梁设置为至少2根,承重纵梁(5)作为承重次梁;承重横梁(4)通过螺栓与履带底盘系统的连系梁(2)连接;所述液压支撑装置(3)设置在承重横梁(4)上,在承重纵梁(5)上放置混泥土配重块(10);‑动力系统(16):为堆载平台的动力装置,动力系统(16)通过螺栓安装在承重纵梁(5)的空隙部位;‑履带底盘系统:为堆载平台的行走和移动装置;履带底盘系统包括两侧的履带底盘(1)以及连接两侧履带底盘(1)的连系梁(2);‑静载试验系统:包括千斤顶上反力梁(6)、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7)、千斤顶(8)、载荷板(9)、基准梁(11)、百分表(12)、基准桩(13)和吊索(14),千斤顶上反力梁(6)横跨2根承重横梁(4)并下挂于承重横梁(4)下方,千斤顶上反力梁(6)连接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7)的活动端,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7)固定在承重纵梁(5)上;载荷板(9)水平设置,在载荷板(9)上固定千斤顶(8),载荷板(9)的两侧通过吊索(14)连接在承重横梁(4)上;所述基准桩(13)打入地下,基准梁(11)安装在基准桩(13)上,若干百分表(12)设置在基准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载用履带式移动堆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承载系统、动力系统(16)、履带底盘系统和静载试验系统:-承载系统:包括承重横梁(4)、承重纵梁(5)、可伸缩式液压支撑装置(3),承重纵梁(5)通过螺栓安装在承重横梁(4)上,承重横梁(4)作为承重主梁设置为至少2根,承重纵梁(5)作为承重次梁;承重横梁(4)通过螺栓与履带底盘系统的连系梁(2)连接;所述液压支撑装置(3)设置在承重横梁(4)上,在承重纵梁(5)上放置混泥土配重块(10);-动力系统(16):为堆载平台的动力装置,动力系统(16)通过螺栓安装在承重纵梁(5)的空隙部位;-履带底盘系统:为堆载平台的行走和移动装置;履带底盘系统包括两侧的履带底盘(1)以及连接两侧履带底盘(1)的连系梁(2);-静载试验系统:包括千斤顶上反力梁(6)、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7)、千斤顶(8)、载荷板(9)、基准梁(11)、百分表(12)、基准桩(13)和吊索(14),千斤顶上反力梁(6)横跨2根承重横梁(4)并下挂于承重横梁(4)下方,千斤顶上反力梁(6)连接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7)的活动端,液压千斤顶伸缩装置(7)固定在承重纵梁(5)上;载荷板(9)水平设置,在载荷板(9)上固定千斤顶(8),载荷板(9)的两侧通过吊索(14)连接在承重横梁(4)上;所述基准桩(13)打入地下,基准梁(11)安装在基准桩(13)上,若干百分表(12)设置在基准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上反力梁(6)同承重横梁(4)通过曲轴承(1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载平台,其特征在于连系梁(2)与承重纵梁(5)平行,履带底盘(1)与承重横梁(4)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载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康刘晔臧明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