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混合稀醛提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008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混合稀醛提浓装置,主要设备包括一台真空塔、一个加压塔、一个二效蒸发再沸器、多个冷凝器,多个泵等。原料首先分两股,分别预热后,一股进真空塔塔顶,另一股进加压塔塔顶。真空塔主冷器凝液经过预热后进加压塔中上部,由真空塔尾冷器凝液采出富集甲醇的稀醛液与真空塔塔釜采出的浓甲醛混合作为浓缩甲醛产品,加压塔塔顶气相给真空塔塔釜加热,气相凝液一部分回流至加压塔塔顶,另一部分采出至真空塔中部,加压塔塔釜排出废水,蒸汽凝液、加压塔塔釜废水与装置内物料进行了换热,以降低操作能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了生产要求的在提浓后的甲醛水溶液产品浓度达到37‑40%的同时,废水中的甲醛含量控制在100PP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混合稀醛提浓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混合稀醛提浓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多聚甲醛、三聚甲醛等甲醛系列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种浓度的稀甲醛、混合稀甲醛解聚液的处理成为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一道难题。当今社会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同样迫使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废水排放的总量和提高废水排放的标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当前社会上的现有装置技术,有的能耗比较高,有的废水排放不达标,有的不能同时实现高效分离和废水的合格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能耗、提高废水排放的标准的高效混合稀醛提浓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混合稀醛提浓装置,包括储槽和第一泵,第一泵与第二泵相连,第二泵与第五换热器相连,第五换热器与加压塔的上部相连,第五换热器还与第七换热器A相连,第七换热器A与废水槽相连,加压塔的上部还与第四换热器相连,第四换热器还分别与加压塔再沸器、第四泵和热水槽相连,加压塔再沸器与加压塔的底部相连,第四泵与真空塔凝液罐相连,加压塔的上部通过第六泵与液位接收罐相连,液位接收罐与液位显示罐相连,液位显示罐通过第一压力调节阀连接排气口,液位显示罐通过第二压力调节阀连接氮气罐,加压塔的塔顶与第一换热器相连,第一换热器与液位显示罐相连,第一换热器与真空塔相连,第一泵通过第七换热器B与真空塔上部相连,真空塔顶部连接有第二换热器A和第二换热器B,第二换热器A和第二换热器B均与真空塔凝液罐相连,真空塔底部通过第三泵与储罐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七换热器A与废水槽之间设有流量计和调节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不同浓度的稀甲醛和混合稀醛进料的需求;本技术采用了真空与加压同时存在,并混合运用,利用加压塔顶热源供给真空塔热源及进料热源,降低了生产过程所需要的能耗;本技术满足了生产要求的在提浓后的甲醛水溶液产品浓度达到37-40%的同时,废水中的甲醛含量控制在100PPM以下,实现了高效的分离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泵、2-第二泵、3-第五换热器、4-加压塔、5-第七换热器A、6-废水槽、7-第四换热器、8-加压塔再沸器、9-第四泵、10-热水槽、11-真空塔凝液罐、12-第六泵、13-液位接收罐、14-液位显示罐、15-第一压力调节阀、16-排气口、17-第二压力调节阀、18-氮气罐、19-第一换热器、20-真空塔、21-第七换热器B、22-第二换热器A、23-第二换热器B、24-第三泵、25-储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说明中省略了与本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种高效混合稀醛提浓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储槽和第一泵1,第一泵1与第二泵2相连,第二泵2与第五换热器3相连,第五换热器3与加压塔4的上部相连,第五换热器3还与第七换热器A5相连,第七换热器A5与废水槽6相连,加压塔4的上部还与第四换热器7相连,第四换热器7还分别与加压塔再沸器8、第四泵9和热水槽10相连,加压塔再沸器8与加压塔4的底部相连,第四泵9与真空塔凝液罐11相连,加压塔4的上部通过第六泵12与液位接收罐13相连,液位接收罐13与液位显示罐14相连,液位显示罐14通过第一压力调节阀15连接排气口16,液位显示罐14通过第二压力调节阀17连接氮气罐18,加压塔4的塔顶与第一换热器19相连,第一换热器19与液位显示罐14相连,第一换热器19与真空塔20相连,第一泵1通过第七换热器B21与真空塔20上部相连,真空塔20顶部连接有第二换热器A22和第二换热器B23,第二换热器A22和第二换热器B23均与真空塔凝液罐11相连,真空塔20底部通过第三泵24与储罐25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股物料进料:原料槽的混合稀甲醛解聚溶液经由第一泵打入,途径第七换热器B换热再从真空塔塔顶加入。第二股物料进料:加压塔回流罐中的稀甲醛溶液通过压差从真空塔塔顶进料,进料流量由液位接收罐控制液位。真空塔塔底部接有再沸器,板层的凝液经第一换热器换热后成气态回到真空塔塔釜;同时,采用加压塔顶部蒸汽作为热流体给第一换热器换热,以达到减少能耗的目的。产品出料:产品由塔釜出料,经由第三泵打出,当真空塔塔釜溶液未达到出料标准时,打开回流管线回流至真空塔塔中;当真空塔塔釜溶液达到出料标准后,打开出料管线手动阀出料。第三泵后装有液位调节阀,可以由出料量来控制真空塔液位高度。加压塔物料进料:真空塔凝液罐中的稀甲醛溶液,经由第四泵打至第四换热器换热,采用加压塔再沸器中的蒸汽凝液作为热流体给第四换热器中的稀甲醛加热,换热后的溶液进入加压塔。此段管线,在真空塔旁路连接有第二换热器A和第二换热器B,混在稀甲醛溶液中的不凝性气体由此管线回至第二换热器A和第二换热器B继续冷凝。加压塔的压力控制:加压塔的压力主要是通过第一压力调节阀和第二压力调节阀的串级以及加热蒸汽压力共同控制的。当加压塔压力过大时,自动开大第一压力调节阀的开度,自动泄压,以达到降低压力的目的;当加压塔压力不足时,自动开大第二压力调节阀的开度,给加压塔充氮气,以达到加压的目的加压塔废水出料:加压塔废水由加压塔塔釜排出,塔釜的出料管线设有取样点,当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将废水走向由回原料槽切换至废水排放系统,并定时取样监测废水甲醛含量。在第七换热器的废水出料管线后设有流量计和调节阀,以加压塔的液位与废水出料流量做连锁,来调节加压塔液位,废水最终进入废水系统处理。原料首先分两股,分别预热后,一股进真空塔塔顶,另一股进加压塔塔顶。真空塔主冷器凝液经过预热后进加压塔中上部。由真空塔尾冷器凝液采出富集甲醇的稀醛液与真空塔塔釜采出的浓甲醛混合作为浓缩甲醛产品。加压塔塔顶气相给真空塔塔釜加热,气相凝液一部分回流至加压塔塔顶,另一部分采出至真空塔中部。加压塔塔釜排出废水。蒸汽凝液、加压塔塔釜废水与装置内物料进行了换热,以降低操作能耗。在提浓后的甲醛水溶液产品浓度达到37-40%的同时,废水中的甲醛含量控制在100PPM以下,实现了高效的分离技术。蒸汽与塔顶热源同时有效利用,减少了蒸汽的消耗。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不同浓度的稀甲醛和混合稀甲醛混合进料的需求。生产工艺全过程采用DCS控制系统,全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比较高。最后应说明的是:虽然以上已经详细说明了本技术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技术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混合稀醛提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槽和第一泵(1),所述第一泵(1)与第二泵(2)相连,所述第二泵(2)与第五换热器(3)相连,所述第五换热器(3)与加压塔(4)的上部相连,所述第五换热器(3)还与第七换热器A(5)相连,所述第七换热器A(5)与废水槽(6)相连,所述加压塔(4)的上部还与第四换热器(7)相连,所述第四换热器(7)还分别与加压塔再沸器(8)、第四泵(9)和热水槽(10)相连,所述加压塔再沸器(8)与所述加压塔(4)的底部相连,所述第四泵(9)与真空塔凝液罐(11)相连,所述加压塔(4)的上部通过第六泵(12)与液位接收罐(13)相连,所述液位接收罐(13)与液位显示罐(14)相连,所述液位显示罐(14)通过第一压力调节阀(15)连接排气口(16),所述液位显示罐(14)通过第二压力调节阀(17)连接氮气罐(18),所述加压塔(4)的塔顶与第一换热器(19)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19)与所述液位显示罐(14)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19)与真空塔(20)相连,所述第一泵(1)通过第七换热器B(21)与所述真空塔(20)上部相连,所述真空塔(20)顶部连接有第二换热器A(22)和第二换热器B(23),所述第二换热器A(22)和所述第二换热器B(23)均与所述真空塔凝液罐(11)相连,所述真空塔(20)底部通过第三泵(24)与储罐(2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混合稀醛提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槽和第一泵(1),所述第一泵(1)与第二泵(2)相连,所述第二泵(2)与第五换热器(3)相连,所述第五换热器(3)与加压塔(4)的上部相连,所述第五换热器(3)还与第七换热器A(5)相连,所述第七换热器A(5)与废水槽(6)相连,所述加压塔(4)的上部还与第四换热器(7)相连,所述第四换热器(7)还分别与加压塔再沸器(8)、第四泵(9)和热水槽(10)相连,所述加压塔再沸器(8)与所述加压塔(4)的底部相连,所述第四泵(9)与真空塔凝液罐(11)相连,所述加压塔(4)的上部通过第六泵(12)与液位接收罐(13)相连,所述液位接收罐(13)与液位显示罐(14)相连,所述液位显示罐(14)通过第一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勇张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江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