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008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包括筒体,筒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两根螺旋上升的水蒸汽通道,水蒸汽通道的进料口通过布料环与水蒸汽源相通,布料环设置在筒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布料环底面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设置有漂浮件,漂浮件通过柔性连接件与布料环连接。该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通过设置布料环,并在布料环中设置自行调节启闭的排液口,保证下行液体落入布料环中能及时排出,不影响水蒸汽进料,同时保证水蒸汽呈螺旋上升状,优化汽提的传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
技术介绍
二氯乙烷废水中的二氯乙烷可通过汽提法实现分离,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汽通过水层时水溶液蒸汽压超过外压时的沸腾作用和液体不断向气泡内蒸发扩散的作用,使废水中二氯乙烷不断从水中分离出现的传质过程。为了优化汽提的传质效率,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均化下降废水分布、将蒸汽流引导为螺旋上升两个方向。蒸汽流螺旋上升还可加剧蒸汽的混合,改善塔壁处蒸汽较低的技术缺陷。CN20635864U中公开了一种气提去除废水中二氯乙烷的装置,具体方案为:在汽提塔体中设置蒸汽旋流装置,蒸汽旋流装置包括与伸入塔内的蒸汽管连接且中空的进气盘,与进气盘顶面连通的若干筒体,各筒体内安装有活动的旋流器;旋流器呈圆柱形,外周绕设有螺旋的旋流槽,用于形成螺旋状的上升气流。但是,上述的蒸汽旋流装置位于塔体中部,经传质处理后下降的废水不可避免的会流入旋流器中,从而影响气流的顺畅流出;另外,水蒸汽流经若干个筒体内的旋流槽,不仅增加了气固接触面积,导致热量损失,而且冷凝水积聚在进气盘中会加剧对水蒸汽的持续进料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水蒸汽混合均匀,便于排出冷凝液的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两根螺旋上升的水蒸汽通道,水蒸汽通道的进料口通过布料环与水蒸汽源相通,布料环设置在筒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布料环底面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设置有漂浮件,漂浮件通过柔性连接件与布料环连接。与水蒸汽传质的废水设置在蒸汽导入组件的上方,一般的需要配合采用液体分布器,以保证液体进料呈均匀细密的喷洒状态,下行的液体进入水蒸汽通道的出料口,在水蒸汽通道的导向作用下进入布料环,经由布料环底部的排液口将废水排至汽提塔底部或排出汽提塔。布料环中废水的排出路径取决与废水的组成。为了减少水蒸汽在布料环内的冷凝量,保证水蒸汽传质温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布料环的表面和/或水蒸汽通道对应的筒体表面配合设置有保温件。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保温件为保温层,或者主动加热单元。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位于筒体外表面的布料环排液口通过回流管道与筒体的内腔连通。进一步的,布料环的底面为倾斜面。为了使上升水蒸汽温度分布均匀,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水蒸汽通道的出料口在筒体内表面高度一致,螺旋上升的水蒸汽通道在筒体内表面周向均匀分布。沿筒体内表面下行的液体大量流入水蒸汽通道中,会导致布料管中的液体物料增多,不利于水蒸汽的进料,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水蒸汽通道的出料口与筒体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为了减少水蒸汽进料对于布料环的冲刷,延长布料环使用寿命,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水蒸汽源通过进料管与布料环相通,进料管设置在布料环的切线方向。进一步的,水蒸汽经由进料管进料,在布料环中的进料方向与水蒸汽通道的旋转方向一致。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结构合理,通过设置布料环,并在布料环中设置自行调节启闭的排液口,保证下行液体落入布料环中能及时排出,不影响水蒸汽进料,同时保证水蒸汽呈螺旋上升状,优化汽提的传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蒸汽导入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蒸汽导入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2、水蒸汽通道;3、布料环;4、水蒸汽源;5、排液口;6、漂浮件;7、保温层;8、主动加热单元;9、回流管道;10、进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1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包括筒体1,筒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两根螺旋上升的水蒸汽通道2,水蒸汽通道2的进料口通过布料环3与水蒸汽源4相通,布料环3设置在筒体1的内表面,布料环3底面设置有排液口5,排液口5设置有漂浮件6,漂浮件6通过柔性连接件与布料环3连接。布料环的表面配合设置有保温件,保温件设置在筒体外表面。保温件为保温层7。水蒸汽通道2的出料口在筒体1内表面高度一致,螺旋上升的水蒸汽通道2在筒体1内表面周向均匀分布。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布料环3设置在筒体1的外表面。实施例2的保温件为主动加热单元8。位于筒体1外表面的布料环3排液口4通过回流管道9与筒体1的内腔连通。水蒸汽通道2的出料口与筒体1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水蒸汽源4通过进料管10与布料环3相通,进料管10设置在布料环3的切线方向。使用过程:水蒸汽依次经由水蒸汽源、布料环和水蒸汽通道进入筒体内腔中,此时漂浮件配合设置在排液口上,水蒸汽经由排液口的泄漏量极小;由于水蒸汽通道呈螺旋上升状,至少两股水蒸气流在筒体中相互作用,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另外,下行的废水与上升气流传质,其中的二氯乙烷随水蒸汽上升,最终冷凝回收;除去部分二氯乙烷的废水下降,大部分落至汽提塔底端,小部分废水经过水蒸汽通道进入布气环中,液面上升导致漂浮件上浮,排液口打开,废水排出。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两根螺旋上升的水蒸汽通道,水蒸汽通道的进料口通过布料环与水蒸汽源相通,布料环设置在筒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布料环底面低端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设置有漂浮件,漂浮件通过柔性连接件与布料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两根螺旋上升的水蒸汽通道,水蒸汽通道的进料口通过布料环与水蒸汽源相通,布料环设置在筒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布料环底面低端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设置有漂浮件,漂浮件通过柔性连接件与布料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其特征在于,布料环的表面和/或水蒸汽通道对应的筒体表面配合设置有保温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提塔旋流式蒸汽导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件为保温层,或者主动加热单元。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徐昌杨伟山徐啸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大洋固废处置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