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旋成型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966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双螺旋成型铣刀,包括刀柄部和切削部。上述切削部由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组成。第二切削部和第一切削部沿着远离上述刀柄部的方向依序设置。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的旋向一致,且所述第一切削部的螺旋角度为20°~30°,第二切削部的螺旋角度为4°~6°。这样一来,使得成型铣刀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受到的工件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相互制衡和抵消,从而减小了成型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量,提高了工件的加工质量,延长了成型刀具使用寿命。

A Double Helix Forming Milling Cut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 helix forming milling cutter, which comprises a tool handle part and a cutting part. The cutting part is composed of the first cut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utting part. The second cutting part and all cutting parts are arranged sequentially in a direction far from the tool handle.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first cut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utting part is the same, and the helical angle of the first cutting part is 20 to 30 degrees, and the helical angle of the second cutting part is 4 to 6 degrees. In this way, the direction of the workpiece reaction force on the forming milling cutter in the milling process is opposite. To a certain extent, it can be checked and balanced, thus reducing the vibration of the forming cutter in the process of processing,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workpiece and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orming c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旋成型铣刀
本技术涉及眼镜加工行业的刀具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螺旋成型铣刀。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工作学习负担的加重,近视眼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对其进行加工时,通常需要不同规格铣刀对眼镜进行加工。现有成型铣刀螺旋旋向一致,且螺旋角单一,因此,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切削刃受力方向单一,使得各处受力分配不均匀,此种情况下,工件极易产生振纹,毛刺,线纹,光泽度低,成品率不高等问题,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受力均匀,振动量小,加工表面质量高的双螺旋成型铣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双螺旋成型铣刀,包括刀柄部和切削部。上述切削部由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组成。第二切削部和第一切削部沿着远离上述刀柄部的方向依序设置。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的旋向一致,且第一切削部的螺旋角度为20°~30°,第二切削部的螺旋角度为4°~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均为左旋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切削部的螺旋角度为25°,第二切削部的螺旋角度为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切削部的主切削刃后刀面由减震面、第一后刀面及第二后刀面构成,沿着远离主切削刃的刃口方向依序设置。减震面的角度、第一后刀面的角度及第二后刀面的角度各不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减震面的角度为3°~5°。减震面在切削平面上的投影宽度为0.03mm-0.07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后刀面和第二后刀面均设置为圆弧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双螺旋成型铣刀的材质为钨钴类硬质合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双螺旋成型铣刀的外表面设置有氧化钛涂层。本技术提供的双螺旋成型铣刀包括两个依序设置的切削部,两者螺旋旋向一致,但螺旋角度不一,这些设置使得使得成型铣刀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受到的工件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相互制衡和抵消,从而减小了成型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量,提高了工件的加工质量,延长了成型刀具使用寿命。另外,在第一切削部的主切削刃上设置有减震面,进而优化了主切削刃的受力状态。在主切削刃上,邻近减震面位置还设置有圆弧状的两后刀面,大大增强了主切削刃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双螺旋成型铣刀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中双螺旋成型铣刀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双螺旋成型铣刀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双螺旋成型铣刀的左视图。1-刀柄部;2-切削部;21-第一切削部;211-减震面;212-第一后刀面;213-第二后刀面;22-第二切削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图3分别示出了本技术中双螺旋成型铣刀的立体图、俯视图及主视图。该双螺旋成型铣刀由刀柄部1和切削部2两部分组成。刀柄部1及切削部2的材质均可为钨钴类硬质合金。切削部2为缩腰结构,其由第一切削部21和第二切削部22组成,其中,与刀柄部1直接相连接的为第二切削部22,远离刀柄部1的切削部为第一切削部21。第一切削部21和第二切削部22的旋向均设置为左旋,且第一切削部21的螺旋角度A1设置为20°~30°,最优选为25°。第二切削部22的螺旋角度A2设置为4°~6°,最优选为5°。这样一来,使得使得该双螺旋成型铣刀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受到的工件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相互制衡和抵消,从而减小了其在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量,提高了工件的加工质量,延长了双螺旋成型铣刀的使用寿命。当然,根据实际加工需求,第一切削部21和第二切削部22的旋向也可以统一设置为右旋。再者,为了改善第一切削部21的受力状态,对第一切削部21的主切削刃进行优化,其刀面可以由减震面211、第一后刀面212及第二后刀面213三部分构成,沿着远离主切削刃的刃口方向依序设置,且减震面211的角度、第一后刀面212的角度及第二后刀面213的角度各不相同,如图4中所示。更进一步,第一后刀面212和第二后刀面213均可设置为圆弧状,从而大大增强了第一切削部21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其中,上述减震面211的角度可设置为3°~5°,且其在切削平面上的投影宽度H2设置为0.03mm-0.07mm。再者,为了优化双螺旋成型铣刀进入工件的状态,上述主切削刃定位用平面的宽度H1设置为0.7mm~1.1mm,优选0.9mm。最后,还可以在该双螺旋成型铣刀的外表面设置有氧化钛涂层。上述氧化钛涂层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作为一个化学屏障和热屏障,可以减少该双螺旋成型铣刀与工件间的扩散和化学反应,减少成型刀具基体的磨损,从而增加其耐用度和加工尺寸的稳定。除了上述的氧化钛涂层,根据不同使用工况还可在该双螺旋成型铣刀的外表面设置Ti-Al-X-N涂层或纳米涂层等。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螺旋成型铣刀,包括刀柄部和切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由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组成;所述第二切削部和所述第一切削部沿着远离所述刀柄部的方向依序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部和所述第二切削部的旋向一致,且所述第一切削部的螺旋角度为20°~30°,所述第二切削部的螺旋角度为4°~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旋成型铣刀,包括刀柄部和切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由第一切削部和第二切削部组成;所述第二切削部和所述第一切削部沿着远离所述刀柄部的方向依序设置;所述第一切削部和所述第二切削部的旋向一致,且所述第一切削部的螺旋角度为20°~30°,所述第二切削部的螺旋角度为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部和所述第二切削部均为左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部的螺旋角度为25°,所述第二切削部的螺旋角度为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部主切削刃的后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九月许漫滨姚军戴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