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电子锁芯,它包括外壳(10)、具有钥匙插口(1)并可在外壳(10)内跟随钥匙旋转的转芯装置以及与转芯装置连接的凸齿(13),其特征在于转芯装置设有用于钥匙识别和输出驱动电流的电子线路装置(4)。(*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锁具,尤其是电子锁。然而,现有的电子锁在摈弃了机械锁芯之后,其新增加的这些部件或装置并没有保留原机械锁芯体积小且零部件安装集成度高的优点,它们只是被分散地安装在锁壳中各个不同的部位发挥不同的功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锁新增加的这些部件或装置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替换机械锁锁芯,它们只是用这些新增加的部件或装置取代了机械锁锁芯的功能。这样一来,电子锁中原属于机械锁的那部分零部件和外壳必须重新设计和制造,至使其体积庞大、制造复杂,成本昂贵、零部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极差,从而限制了电子锁在诸如家庭等更广泛的领域进行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度高、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制造简单、互换性强、可方便地替换机械锁锁芯的、有利于在诸如家庭等更广泛的领域进行推广应用的电子锁芯。为克服现有电子锁的诸多缺点,本技术将电子锁区别于机械锁的各必要的部件或装置尽可能地集成安装在一个独立的锁芯壳体中。现有电子锁的形式有很多种因而钥匙的形式也有很多种,在本技术中所采用的钥匙它由外壳51、电池50、设有钥匙密码的集成电路52和设有触点53的匙头54构成,本技术的电子锁芯中没有电源,当钥匙插入本技术的电子锁芯时,钥匙中的电源以及钥匙密码信号通过匙头54上的触点53与本技术中的电子线路装置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众所周知电子锁的锁体和钥匙是可以独立制造和销售的,因而它们是可以相互分离的;而一些机械锁的锁芯也是可以和机械锁的其它部分分离而独立制造和销售,因此本技术的主体是锁芯。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化电子锁芯,它包括外壳(10)、具有钥匙插口(1)并可在外壳(10)内跟随钥匙旋转的转芯装置以及与转芯装置连接的凸齿(13),其特征在于转芯装置设有用于钥匙识别和输出驱动电流的电子线路装置。转芯装置上可设有与电子线路装置电连接的驱动装置。转芯装置上可设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锁开关执行装置。凸齿(13)可固定在转芯装置上,锁开关执行装置是限制转芯装置向某方向旋转的限位装置。外壳(10)内侧可设有一个对限位装置进行限位的挡块(14)。凸齿(13)与转芯装置可以是滑动连接,锁开关执行装置是带动凸齿(13)与转芯装置一起转动的传动装置。驱动装置可由电动机(15)连接一段可绕于其轴端的柔性传动件(16)构成,柔性传动件(16)的另一端连接于锁开关执行装置上。驱动装置可以由电磁铁(27)构成。锁开关执行装置可以由杠杆装置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集成度高、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制造简单、互换性强、可方便地替换机械锁锁芯,当本技术的电子锁芯替换机械锁锁芯与机械锁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原有的机械锁立即变成了电子锁。附图说明图1b是图1a的左视图。图1c是图1a的右视图。图1d是图1a的A-A剖视图,其中18-线孔,19-通孔。图2a是本技术实施例1、2中凸齿13的主视图,其中17-通孔。图2b是图2a的侧视图。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其中7-盖,9-手动旋钮,10-外壳,12-安装孔,13-凸齿。图3b是图3a的左视图,其中3-转芯芯体,图3c是图3a的右视图。图3d是图3a实施例1的剖面图,其中1-钥匙插口,2-触点绝缘体,3-转芯芯体,4-集成电路装置,5-安装盘,6-杠杆销,7-盖,8-手动轴,9-手动旋钮,10-外壳,11-触点,12-安装孔,13-凸齿,14-挡块,15-电动机,16-柔性传动件,21-杠杆轴。图3e是图3d手动开锁时的A-A剖视图,其中20-限位柱,22-拉簧,23-拨杆,24-限位柱。图3f是图3d关锁状态的A-A剖视图。图3g是图3d当电动机工作时的A-A剖视图。图3h是驱动装置实施例电动机加滑套的示意图,其中15-电动机,16-柔性传动件,25-摩擦套。图3i是本技术实施例1当驱动装置为电磁铁的示意图,其中26-连接件,27-电磁铁。图4a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转芯芯体3的主视图,其中1-钥匙插口,3-转芯芯体,5-安装盘,19-通孔,28-限位杆。图4b是图4a右视图。图5a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手动旋钮9的主视图,其中9-手动旋钮,23-拨杆。图5b是图5a的左视图。图6a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面图,其中1-钥匙插口,3-转芯芯体,4-集成电路装置,5-安装盘,7-盖,9-手动旋钮,10-外壳,11-触点,12-安装孔,13-凸齿,15-电动机,16-柔性传动件,17-通孔,23-拨杆,28-限位杆,29-滑块,30-压簧,31-杠杆,33-弹簧。图6b是图6a的A-A剖面图,其中34-杠杆轴。图6c是本技术实施例2当驱动装置为电磁铁的示意图,其中26-连接件,27-电磁铁。图7a是本技术替代机械门锁锁芯的应用示意图,其中1-钥匙插口,40-把手,41-碰舌,42-夹板,43-锁舌,44-本技术电子锁芯,45-木门。图7b是图7a的左视图,其中46-机械锁锁舌装置,47-锁芯固定螺丝,48-机械锁锁舌装置固定螺丝。图7c是图7a的局部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钥匙的剖视图,其中50-电池,51-外壳,52-设有钥匙密码的集成电路,53-触点,54-匙头,55-绝缘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钥匙如图8所示,匙头54上设有多个触点53分别与电池50和设有钥匙密码的集成电路52相连。当钥匙插入电子锁芯的锁孔1后,钥匙中的电池50和设有钥匙密码的集成电路52通过匙头54上的触点53与电子锁芯中的电子线路装置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系统。由于电子锁芯内没有电源,因此锁芯内电子线路装置的供电是靠钥匙的供电来实现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锁芯内,电子线路装置采用和现在所有的电子锁一样的基本工作原理,它具有识别钥匙密码的功能,当确认钥匙密码正确后,电子线路装置向驱动装置提供定时的驱动电流以命令驱动装置在一段时间(如几秒钟)内工作。由于现代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包含现有电子锁基本功能的电子线路几乎可以浓缩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上。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锁芯内的电子线路装置由这样的一个芯片和设在钥匙插孔1内的与它连接的触点11组成。实施例1图3a示出了实施例1的外观图,图3b是它的左视图,图3c是它的右视图,其中,7是盖,9是手动旋钮,10是外壳,12是安装孔,13是凸齿,3是转芯芯体。将外壳10剖开后其内部结构如图3d所示,图3e是图3d的A-A剖视图。由图中可以看出,转芯芯体3安装于外壳10内,外壳10包括了盖7;转芯芯体3的结构如图1a所示,它的内部是一个空腔,在它的左端有一个钥匙的插孔1,在它的右端包括一个用于安装零部件的安装盘5同时包括一个手动轴8;图1b是它的左视图,图1c是它的右视图,图1d是它的剖视图;在转芯芯体3的右端有一个用于通过导线的线孔18,在其中部有一个用于固定凸齿13的通孔19。凸齿13的结构图如图2a所示,图2b是它的侧视图,它利用螺丝和通孔17固定在转芯芯体3上并可以随其一起转动。在转芯芯体3的空腔内装有触点11和与之连接的集成电路装置4,它们构成了本实施例的电子线路装置,该电子线路装置经导线通过线孔18与电动机15连接。由图3e可见,安装盘5上安装了两个装置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翟晓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