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包含其的扬声器、及搭载有该扬声器的移动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9128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21:15
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具有基材层、中间层和涂覆层。基材层具有表面和背面,并且具有第1密度,且由多根纤维的抄纸体构成。中间层具有与基材层的表面接合的第1面以及该第1面的背侧的第2面,并且具有大于第1密度的第2密度,且含有多根纤维素纤维作为主要成分。涂覆层设置于中间层的第2面,且含有由多个无机微粒构成的无机粉末。

Vibration components for loudspeakers, loudspeakers containing them, and mobile devices mounted with the loudspeakers

The vibration components for loudspeakers have a base material layer, an intermediate layer and a coating layer. The substrate layer has a surface and a back surface, and has a first density, and is composed of papermaking bodies of multiple fibers. The middle layer has the first surface joined with the substrate layer and the second back side of the first surface, and has the second density greater than the first density, and contains multiple cellulose fibers as the main component. The coat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ide of the intermediate layer and contains inorganic powde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inorganic 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包含其的扬声器、及搭载有该扬声器的移动体装置
本公开涉及包含抄纸层和无机材料的涂覆层的振动部件、包含其的扬声器、以及搭载有该扬声器的移动体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的振动板包含抄纸层和涂覆层。抄纸层由纤维素纤维形成。涂覆层含有无机材料和树脂。涂覆层被层叠于抄纸层。以往的振动板的抄纸层使用纤维素纤维分散于水而成的分散液来制作。首先,通过抄纸将分散液脱水、制作纤维素纤维的堆积物。接着,将该堆积物干燥、形成振动板的抄纸层。接着,对于如此形成的抄纸层,涂布无机材料和树脂的混合液作为涂覆层。最后进行加热使树脂固化。通过以上的工序,可以生产具有抄纸层、和层叠于抄纸层的涂覆层的振动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545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即使对使用了能量损耗大的材料的基材层实施涂覆、也以均匀厚度形成涂覆层、保持良好的音响特性的振动部件。基于本公开的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具有基材层、中间层和涂覆层。基材层具有表面和背面,并且具有第1密度,且由多根纤维的抄纸体构成。中间层具有与基材层的表面接合的第1面以及该第1面的背侧的第2面,并且具有大于第1密度的第2密度,且含有多根纤维素纤维作为主要成分。涂覆层设置于中间层的第2面,且含有由多个无机微粒构成的无机粉末。通过在基材层层叠密度大于基材层的中间层,对振动部件实施涂覆时涂覆层的厚度变得均匀,因此可以提高音响特性。基于本公开的扬声器中,将上述振动部件适用于振动板、音圈体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另外,基于本公开的移动体装置搭载有振动板由上述振动部件构成的扬声器。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扬声器的剖视图图2A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的振动板的剖视图图2B为将图2A所示的振动板的截面放大来示出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的音圈骨架的剖视图图4A为表示对于构成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部件的中间层的一例的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观察得到的图像的图图4B为表示对于构成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部件的抄纸层的一例的木材浆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观察得到的图像的图图5A为表示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板的音速特性的例子的图图5B为表示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板的内部损耗特性的例子的图图6A为表示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板的音速特性的其它例子的图图6B为表示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振动板的内部损耗特性的其它例子的图图7A为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其它振动板的剖视图图7B为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进而其它振动板的剖视图图7C为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其它振动板的剖视图图7D为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其它音圈骨架的剖视图图8为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概念图图9为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移动体装置的概念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之前,简单说明以往的振动部件中的问题。以往的以纸为材料的振动部件中,抄纸层通过将纤维素纤维抄纸来形成。为了得到平坦且良好的频率特性,使用打浆度小、能量损耗大的纤维素纤维。另外,为了提高振动部件的强度等,有时利用涂覆材料涂覆抄纸层的表面。但是,若在使用了能量损耗大的纤维素纤维的抄纸层之上直接进行涂覆,则由于抄纸层的密度与涂覆材料的密度相比显著小,因此涂覆材料容易渗透到抄纸层内。因此,在表面实施涂覆时,难以在抄纸层上形成均匀厚度的涂覆层,其结果音响特性降低。以下边参照附图边对于包含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振动部件的一例的振动板的扬声器进行说明。图1为扬声器51的剖视图。扬声器51包括框架52、设置有磁隙53A的磁路53、音圈体54、和振动板11。磁路53固定于框架52的中央部的背面。振动板11的外周部与框架52介由边缘57连接。音圈体54包括骨架58、和卷绕于骨架58的线圈(未图示)。另外,音圈体54具有与振动板11的中央部(内周部)结合的第1端部55、和被插入到磁隙53A的第2端部56。图2A为振动板11的剖视图,图2B为将振动板11的截面放大来示出的示意图。振动板11具有基材层12、中间层13和涂覆层14。基材层12如图2B所示包含天然纤维22、通过抄纸来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构成基材层12的物质之中所占的比率最高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22。即,基材层12由多根纤维的抄纸体构成,除了天然纤维22以外也可以含有化学纤维。并且,基材层12具有第1密度。另外,基材层12具有作为振动板11的前侧的面的表面12F和其背侧的背面12R。中间层13被层叠于基材层12的表面。即,中间层13具有与基材层12的表面12F接合的第1面131、和第1面131的背侧的第2面132。中间层13如图2B所示含有多根纤维素纤维23。在构成中间层13的物质之中所占的比率最高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23。并且中间层13具有大于第1密度的第2密度。涂覆层14形成于中间层13的与基材层12相反的面(振动板11的前侧的面)。即,涂覆层14设置于中间层13的第2面132。涂覆层14如图2B所示含有由多个无机微粒24P构成的无机粉末24。含有纤维素纤维23的中间层13的密度高于含有天然纤维22的基材层12的密度,纤维素纤维23以填补天然纤维22的间隙的方式层叠。因此,可以抑制配置于中间层13的第2面132的无机粉末24广泛扩散于中间层13、广泛渗透到基材层12。其结果,可以降低涂覆层14的厚度偏差,振动板11的刚性、音速增大。另外,涂覆层14由于含有无机粉末24,因此振动板11的耐湿性、防湿性优异。进而,通过含有无机粉末24而利用金属光泽实现的外观品质提高、或者通过刚性提高而声压频率特性变得良好。通过以上的结构,振动板11的刚性、振动板11的音速与以往相比增大。因此,使用了振动板11的扬声器51的再生频带宽。进而,扬声器51的声压级也大。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说明中,对于使用振动板11作为振动部件的一例的扬声器51进行了说明,但是除了振动板11以外,骨架58、防尘盖也可以适用基于本实施方式的振动部件的结构。图3为作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振动部件的骨架58A的剖视图。骨架58A具有基材层12、中间层13和涂覆层14。对于该三层结构,由于与上述的振动板11的说明重复,因此省略其说明。通过骨架58A具有三层结构,可以防止受到湿度等的影响而音响特性降低。另外,通过中间层13的效果,涂覆层14的厚度变得均匀,因此扬声器51的音响特性提高。防尘盖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振动部件的情况下,也与振动板11和骨架58A的情况相同。耐湿、防水性优异,扬声器51的音响特性提高并且利用金属光泽而外观品质提高。以下,作为代表,对于振动板11边参照图2B边进行详细说明。基材层12中含有的天然纤维22的纤维长比较长、纤维之间的间隙大。如此,由于将能量损耗大的材料用于基材层12,因此可以实现平坦且良好的频率特性。需要说明的是,振动部件不限于振动板11、骨架58A,为与振动相关的部件即可。即,振动部件例如可以为联接锥形体(couplingcone)、防尘盖、辅助锥形体(sub-cone)、或对于振动板11附加的其它附加部件。中间层13含有纤维素纤维23。例如纤维素纤维23的纤维长短于天然纤维22的纤维长。即,纤维素纤维23的平均纤维长短于构成基材层12的纤维的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其具备:基材层,其具有表面和背面,并且具有第1密度,且由多根纤维的抄纸体构成;中间层,其具有与所述基材层的所述表面接合的第1面以及所述第1面的背侧的第2面,并且具有大于所述第1密度的第2密度,且含有多根纤维素纤维作为主要成分;和涂覆层,其设置于所述中间层的所述第2面,且含有由多个无机微粒构成的无机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7.04 JP 2016-1321271.一种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其具备:基材层,其具有表面和背面,并且具有第1密度,且由多根纤维的抄纸体构成;中间层,其具有与所述基材层的所述表面接合的第1面以及所述第1面的背侧的第2面,并且具有大于所述第1密度的第2密度,且含有多根纤维素纤维作为主要成分;和涂覆层,其设置于所述中间层的所述第2面,且含有由多个无机微粒构成的无机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其中,所述涂覆层还含有埋设所述多个无机微粒的涂覆材料,所述涂覆材料的最大厚度小于所述多个无机微粒的最大粒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其中,所述多个无机微粒的至少一部分被局部地埋入到所述中间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其中,所述涂覆层的重量相对于所述扬声器用振动部件的总重量为1wt%以上且4wt%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其中,所述多个无机微粒的粒径为10微米以上且60微米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其中,所述多根纤维素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构成所述基材层的多根纤维的平均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其中,所述多根纤维素纤维的平均纤维长短于构成所述基材层的多根纤维的平均纤维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其中,所述多根纤维素纤维分别为纳米纤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用振动部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澁谷智则高桥良幸中村信夫段孝幸板野哲士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