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京生专利>正文

新型电子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878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电子门锁,包括锁体、锁舌件、弹簧、转芯、电控组件及控制电路板,前述转芯和弹簧配合作用控制锁舌件的来回伸缩,其中,直接由可电子控制的电控组件来控制转芯的转动,以实现门锁的上锁与开锁。尤其是,锁芯与锁舌件之间采用扇形拨动块与U形滑块的配合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变得简单化,藉而可简化生产组装,以及大大降低成本,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锁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 便的新型电子门锁
技术介绍
锁具发展至今,已逐渐由传统之机械构造锁具演化至电子控制之 锁具,即当前人们所熟知的电子锁,电子锁通常通过刷卡或输入密码 后,由电子电路控制相应之离合机构来实现上锁或开锁的功能。电子 门锁是电子锁具中的一种,目前,电子门锁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 各种门上,例如房门、柜门、滚筒式洗衣机机门等等。然而,目前市 面上所见之电子门锁的结构较复杂,生产组装繁琐,造成成本过高, 不利市场竞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 构简单、经济实用、使用方便的新型电子门锁。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电子门锁,包括一锁体,该锁体上具有一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内设置有一横向延 伸的滑道;一锁舌件,该锁舌件以可横向滑动的方式嵌装于前述滑道内,锁 舌件由彼此固接的U形滑块和锁舌头组成;一用于促使前述锁舌件前移伸出锁体而上锁的弹簧,该弹簧配装 于前述锁体的容置空腔内,并顶推于U形滑块上;4一转芯,该转芯枢装于前述滑道内,并位于u形滑块的u形区间内,转芯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促使前述锁舌件后移縮回而开锁的扇形拨动块,该拨动块作用于前述u形滑块的两延伸臂上,转芯另一侧壁上还设置有一内凹的限位槽孔;一电控组件,该电控组件固装于前述锁体的容置空腔内,并位于 转芯的限位槽孔侧,电控组件上设置有对应于该限位槽孔并可伸縮 的插销;一用于控制前述电控组件工作的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固装 于前述锁体的容置空腔内,与电控组件电连接;上锁状态时,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接收到上锁指令后促使电 控组件的插销插伸入转芯上的限位槽孔内,转芯处于锁定状态,同时, 该锁舌件的锁舌头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出锁体外,插伸入对应的门锁孔 内;开锁状态时,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接收到开锁指令后促使电 控组件的插销縮回,转芯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锁舌件处于可在 转芯的作用下自由横向滑动的状态。所述U形滑块的两延伸臂上各自设置有一操作孔,于操作孔的后 边缘上设置有一弯折而成的倾斜块,所述转芯上的扇形拨动块的两侧 边分别顶靠于该两操作孔的倾斜块上。所述弹簧位于U形滑块的U形区间内,并左右横向顶推于U形滑 块根部的内表面上。所述电控组件为电磁插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直接由可电子控 制的电控组件来控制转芯的转动,同时锁芯与锁舌件之间采用扇形拨 动块与U形滑块的配合结构,使得本技术的结构变得简单化,藉 而可简化生产组装,以及大大降低成本,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实施例上锁状态时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3为本技术之实施例开锁状态时的透视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5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锁舌件的立体放大图; 图6为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转芯的立体放大图。 附图标识说明100、锁体110、容置空腔120、滑道200、锁舌件210、U形滑块211、延伸臂212、操作孔213、倾斜块214、u形区间220、锁舌头300、弹簧400、转芯410、扇形拨动块420、限位槽孔500、电控组件510、插销600、控制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6显示出了作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锁体100、锁舌件200、弹簧300、转芯400、电控组件 500及控制电路板600。该锁体100上具有一容置空腔110,容置空腔110内设置有一横 向延伸的滑道120。锁舌件200以可左右横向滑动的方式嵌装于前述滑道120内,锁 舌件200由彼此固接的U形滑块210和锁舌头220组成,且该锁舌头220固接于U形滑块210根部的外表面上,锁舌件200在滑道120内 向左侧滑出一段距离后,该锁舌件200的锁舌头220正好伸出锁体 100外,并插伸入与之对应的门锁孔内(图中未示出),门关闭。如 锁舌件200向右侧滑动可将锁舌头220縮回锁体100内,此时解除对 门的限制,门可被打开。为有效控制上述锁舌件200的左右滑动,本实施例于锁体100的 容置空腔110内设置了一转芯400和一弹簧300,同时于该U形滑块 210的两延伸臂211上各自设置有一操作孔212,操作孔212的后边 缘上设置有一弯折而成的倾斜块213。该转芯400位于U形滑块210 的U形区间214内,转芯400侧壁上设置一扇形拨动块410,该扇形 拨动块410的两侧边分别顶靠于前述两操作孔的倾斜块213上。通过 转动该转芯400,转芯400上的拨动块410作用于U形滑块210的两 延伸臂211上,促使锁舌件200向锁体100内滑动,直至锁舌头200 縮回锁体100内。该弹簧300配装于前述锁体100的容置空腔110内, 位于U形滑块210的U形区间214内,并左右横向顶推于U形滑块 210根部的内表面上,其用于提供与转芯400的作用方向相反的作用 力,使锁舌头200始终保持向外移动伸出锁体100的趋势。为实现本实施例之门锁的电子控制功能,本实施例于锁体100的 容置空腔110内进一步设置了一电控组件500和一控制电路板600, 同时于转芯400的侧壁上设置有一限位槽孔420。该电控组件500位 于转芯400的限位槽孔420侧,电控组件500上设置有对应于该限位 槽孔420并可伸縮的插销510,控制电路板600则固定于前述锁舌ft 200的下侧,藉由该控制电路板600上的控制电路控制电控组件500 工作。本实施例中的电控组件500采用的是电磁插销,当然其还可采 用电机等其它机构,不以为限。参照图1和图2,上锁时,控制电路板600上的控制电路接收到 上锁指令后促使电控组件500的插销510插伸入转芯400上的限位槽孔420内,转芯400处于锁定状态,同时,该锁舌件200的锁舌头 220在弹簧300的作用下伸出锁体100夕卜,插伸入对应的门锁孔内。 参照图3和图4,开锁时,控制电路板600上的控制电路接收到开锁 指令后促使电控组件500的插销510縮回,转芯400处于自由转动状 态,同时,锁舌件200处于可在转芯400的作用下自由横向滑动的状 态。其中的上锁指令和开锁指令可以为感应式的刷卡或输入密码的方 式提供,此为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重点在于,直接由可电子控制的电控组件500来控 制转芯400的转动,同时锁芯400与锁舌件200之间采用扇形拨动块 410与U形滑块210的配合结构,使得本技术的结构变得简单化, 藉而可简化生产组装,以及降低成本,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一种新型电子门锁的较佳实施例而 己,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电子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锁体,该锁体上具有一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内设置有一横向延伸的滑道;一锁舌件,该锁舌件以可横向滑动的方式嵌装于前述滑道内,锁舌件由彼此固接的U形滑块和锁舌头组成;一用于促使前述锁舌件前移伸出锁体而上锁的弹簧,该弹簧配装于前述锁体的容置空腔内,并顶推于U形滑块上;一转芯,该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子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锁体,该锁体上具有一容置空腔,容置空腔内设置有一横向延伸的滑道; 一锁舌件,该锁舌件以可横向滑动的方式嵌装于前述滑道内,锁舌件由彼此固接的U形滑块和锁舌头组成; 一用于促使前述锁舌件前 移伸出锁体而上锁的弹簧,该弹簧配装于前述锁体的容置空腔内,并顶推于U形滑块上; 一转芯,该转芯枢装于前述滑道内,并位于U形滑块的U形区间内,转芯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促使前述锁舌件后移缩回而开锁的扇形拨动块,该拨动块作用于前述U形滑块的两延 伸臂上,转芯另一侧壁上还设置有一内凹的限位槽孔; 一电控组件,该电控组件固装于前述锁体的容置空腔内,并位于转芯的限位槽孔侧,电控组件上设置有对应于该限位槽孔并可伸缩的插销; 一用于控制前述电控组件工作的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固 装于前述锁体的容置空腔内,与电控组件电连接; 上锁状态时,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接收到上锁指令后促使电控组件的插销插伸入转芯上的限位槽孔内,转芯处于锁定状态,同时,该锁舌件的锁舌头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出锁体外,插伸入对应的门锁孔内;   开锁状态时,控制电路板上的控制电路接收到开锁指令后促使电控组件的插销缩回,转芯处于自由转动状态,同时,锁舌件处于可在转芯的作用下自由横向滑动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京生
申请(专利权)人:黄京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