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校专利>正文

一种密码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855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码锁,包括锁体和锁梁,锁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过渡环和密码轮,过渡环底部与锁体之间设有伸缩装置,过渡环穿接在锁梁上,锁梁上设有限位凸起,锁体内设有与限位凸起对应的限位凹槽,过渡环外环壁中部设有传动凸起Ⅰ,密码轮内环壁顶部设有与传动凸起Ⅰ对应的传动凸起Ⅱ,传动凸起Ⅰ嵌入传动凸起Ⅱ形成的间隙中进行传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更换新密码时轻松便捷,压下锁梁使锁梁上的限位凸起进入锁体上的限位凹槽区域后,任意转动锁梁,即可使限位凸起抵住限位凹槽,此时过渡环已脱离密码轮,因此无需再用手压住锁梁,两只手可以轻松转动密码轮来更换新密码,避免了密码轮的错转,保证了更换后的实际新密码正确无误。(*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密码锁
技术介绍
密码锁的安全性高于一般的弹子锁,可以随时更换密码锁的密码,且携带 方便,应用十分广泛。现有密码锁的结构通常包括锁体和锁梁,锁梁上设有限 位凸起并穿接有过渡环和密码轮,锁梁底部穿入锁体内的弹簧,锁梁可带动过渡环压縮该弹簧;锁体上还设有一通槽用于更换密码,限位凸起可通过该通槽, 一般通槽与密码锁锁止时的锁梁成90度角。采用上述结构的密码锁更换密码的 过程为先将密码轮转动至原先正确密码解除锁止, 一只手将锁梁转动90度后 使限位凸起与通槽对应,向下压锁梁并始终用力使锁梁保持在下压状态,此时 锁梁带动过渡环压縮弹簧,并且过渡环脱离密码轮,另一只手转动密码轮至所 需的新密码,然后松手使锁梁和过渡环在弹簧回复力下上移,过渡环重新配合 连接密码轮,密码更换完成。上述密码更换过程,由于锁梁被压下后无法对限位凸起进行限位,因此需 要一只手始终向下压住锁梁,克服较大的弹簧弹力,操作费力;且有可能因为 双手的协调问题,另一只手在调节密码轮时不慎多转或少转,致使实际新密码 与所需新密码不符, 一旦将密码锁锁上后,由于不知道实际新密码而导致无法 再开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密码锁,可以有效解决现有 密码锁在更换新密码时,需要克服弹簧弹力始终向下压住锁梁,操作费力和容 易错转密码轮而导致实际新密码与所需新密码不符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码锁,包 括锁体和锁梁,锁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过渡环和密码轮,过渡环底部与锁体之 间设有伸縮装置,过渡环穿接在锁梁上,锁梁上设有限位凸起,其特征在于锁体内设有与限位凸起对应的限位凹槽。进一步的,过渡环外环壁中部设有传动凸起I ,密码轮内环壁顶部设有与 传动凸起I对应的传动凸起II,传动凸起I嵌入传动凸起II形成的间隙中进行 传动。进一步的,伸縮装置包括弹簧和垫片,弹簧底部抵住锁体,弹簧顶部通过 垫片抵住过渡环,过渡环和弹簧通过垫片进行相互作用。更进一步的,过渡环内环壁设有环状锁定层,锁定层上设有一开口,锁梁 上设有与开口对应的锁定凸起。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新密码时轻松便捷,压下锁 梁使锁梁上的限位凸起进入锁体上的限位凹槽区域后,任意转动锁梁,即可使 限位凸起抵住限位凹槽,此时过渡环已脱离密码轮,因此无需再用手压住锁梁, 两只手可以轻松转动密码轮来更换新密码,避免了密码轮的错转,保证了更换 后的实际新密码正确无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密码锁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中过渡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中过渡环的俯视图4为本技术中密码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5为本技术中密码轮的俯视图6为本技术中锁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一种密码锁,包括锁体1和锁梁2,锁体 1内设有三对相互配合的过渡环3和密码轮4,过渡环3外环壁中部设有传动凸 起131,密码轮4内环壁顶部设有与传动凸起I31对应的传动凸起I141,传动 凸起I 31嵌入传动凸起I141形成的间隙中进行传动。最底部的过渡环3底面与 锁体1之间设有伸縮装置,伸縮装置包括弹簧5和垫片6,弹簧5底部抵住锁体 1 ,弹簧5顶部通过垫片6抵住过渡环3,过渡环3和弹簧5通过垫片6进行相互作用,锁梁2穿入弹簧5空心内环中。过渡环3内环壁设有环状锁定层32, 锁定层32包括锁定底面322和锁定顶面323,锁定层32上设有一开口 321,锁 梁2上设有与开口 321对应的三个锁定凸起22,三个锁定凸起22位于同一竖直 线上,过渡环3穿接在锁梁2上;当密码锁锁止时,锁定凸起22抵住锁定底面 322,锁梁2无法脱离锁体1的锁孔;当每个过渡环3中的开口 321均与锁梁2 上的锁定凸起22对应时,密码锁才被解除锁止,此时过渡环3处于开锁状态; 当密码锁开锁后,锁定凸起22位于锁定顶面323上,锁梁2脱离锁体1锁孔可 以自由转动。锁体1上设有一通槽用于更换密码,通槽与密码锁锁止时的锁梁2 成90度角,锁梁2上设有限位凸起21,限位凸起21可通过该通槽,限位凸起 21位于锁定凸起22的上方,锁体1内设有与限位凸起21对应的限位凹槽11, 限位凸起21抵住限位凹槽11后实现对锁梁2的限位。锁体1内还设有与限位 凸起21配合的横向的中间杆8和中间弹簧7,限位凸起21可推动中间杆8横向 右移并压縮中间弹簧7。本技术更换新密码的操作步骤如下1、 将密码轮4转动至原先正确密码,开启密码锁。密码锁锁止时,锁梁2上的锁定凸起22抵住过渡环3中锁定层32的 锁定底面322,锁梁2无法向上运动而无法脱离锁体1。密码轮4转 动到正确密码时,三个过渡环3上的开口 321排成一列并朝向锁孔, 刚好与锁梁2上的同一竖直线上的三个锁定凸起22对应,锁定凸起 22可以向上运动穿过开口321,使锁梁2脱离锁体1,密码锁开锁。2、 锁梁2转动90度角使限位凸起21与锁体1上的通槽对应,向下压锁 梁2使限位凸起21穿过通槽后进入锁体1内的限位凹槽11区域,再 任意旋转锁梁2,使限位凹槽11挡住限位凸起21。向下压锁梁2时,锁梁2上的锁定凸起22抵住过渡环3中锁定层32 的锁定顶面323,从而推动三个过渡环3—起向下运动,同时过渡环 3通过垫片6压缩弹簧5,弹簧5对锁片、过渡环3和锁梁2均产生 向上的弹力。锁梁2上的限位凸起21穿过通槽进入限位凹槽11区域 后,再任意旋转锁梁2,从而使被压縮的弹簧5推动锁梁2上的限位 凸^21抵住限位凹槽11。同时由于过渡环3向下运动,使得过渡环 3上的传动凸起I 31与密码轮4卜.的传动凸起I141脱离,即当转动密 码轮4时,密码轮4将无法再对过渡环3进行传动。3 、 转动密码轮4至所需新密码。由于锁梁2被限位凹槽11限位,无法向上运动使过渡环3上的传动 凸起131与密码轮4上的传动凸起I141结合,因此空出的双手可以 轻松地转动密码轮4进行新密码设置。此时只有密码轮4转动,三个 过渡环3和锁梁2均静止,且各过渡环3仍然处于开锁时,其上三个 开口 321排成竖直一列并朝向锁孔的开锁状态。对锁梁2起实质限定作用的为过渡环3,密码轮4仅起便于人们标识 的标记作用,只要过渡环3处于开锁状态,密码轮4单独转动停止后 标记的代码即为新密码。 4、 转动锁梁2使限位凸起21重新与锁体1上的通槽对应,弹簧5恢复 形变,锁梁2弹起,新密码更换完成。锁梁2上的限位凸起21与通槽对应后,限位凹槽11不在对锁梁2起 限位作用,在弹簧5回复力的作用下,弹簧5推动垫片6、垫片6推 动过渡环3、过渡环3中锁定层32的锁定顶面323推动锁梁2上的锁 定凸起22向上运动直至弹簧5恢复形变。此时过渡环3上的传动凸 起I 31与密码轮4上的传动凸起I141重新结合,即当转动密码轮4 时,密码轮4将对过渡环3进行传动。任意转动密码轮4,密码轮4都会带动过渡环3转动,改变过渡环3 的开口 321方向,此时锁梁2上的锁定凸起22抵住过渡环3中锁定 层32的锁定底面322,无法向上运动脱离锁体l,密码锁锁止;只有 当密码轮4转动到上述第3步骤所述的新密码时,密码轮4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码锁,包括锁体(1)和锁梁(2),所述锁体(1)内设有相互配合的过渡环(3)和密码轮(4),过渡环(3)底部与锁体(1)之间设有伸缩装置,过渡环(3)穿接在所述锁梁(2)上,锁梁(2)上设有限位凸起(2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内设有与限位凸起(21)对应的限位凹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