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拼接且适合自动化生产的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53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可自由拼接且适合自动化生产的电感,其包括:第一骨架,其设有第一开放式绕线槽;第二骨架,其设有第二开放式绕线槽;拼接结构,其用于防止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相互左右移动,其设于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限位结构,其用于防止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相互上下移动,其设于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一个模具生产出来后进行拼接成组,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由拼接且适合自动化生产的电感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可自由拼接且适合自动化生产的电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共模电感的结构为一体化,不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成本比较高,不能够自由组合。共模电感中间设有一个穿线孔,这个穿线孔是封闭式的穿线孔,在使用绕线机的时候是不能够将漆包线绕过去,因此不适合自动化生产,也就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不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不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拆装方便也有待改善。专利技术创造内容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由拼接且适合自动化生产的电感,其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一个模具生产出来后进行拼接成组,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创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由拼接且适合自动化生产的电感,其包括:第一骨架,其设有第一开放式绕线槽;第二骨架,其设有第二开放式绕线槽;拼接结构,其用于防止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相互左右移动,其设于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限位结构,其用于防止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相互上下移动,其设于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所述拼接结构设有两个勾扣模块,分别为第一勾扣模块和第二勾扣模块;第一勾扣模块和第二勾扣模块均包括第一拉勾和第二拉勾;第一勾扣模块的第一拉勾与第二勾扣模块的第二拉勾相互勾接;第一勾扣模块的第二拉勾与第二勾扣模块的第一拉勾相互勾接;第一勾扣模块的第一拉勾设于第一骨架的右侧前端,第二勾扣的第二拉勾设于第二骨架的左侧前端,第二勾扣模块的第二拉勾设于第一骨架的右侧后端,第二勾扣模块的第一拉勾设于第二骨架的左侧后端。第一勾扣模块的第一拉勾和第一勾扣模块的第二拉勾之间设有第一绕线缝隙,第二勾扣模块的第一拉勾与第二勾扣模块的第二拉勾之间设有第二绕线缝隙。限位结构包括两个限位模块,分别为第一限位模块和第二限位模块;第一限位模块和第二限位模块均包括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第一限位模块的上限位片设于第一骨架右侧后端,第一限位模块的下限位片设于第一骨架右侧前端,第二限位模块的下限位片设于第二骨架的左侧后端,第二限位模块的上限位片设于第二骨架的左侧前端,第一限位模块的上限位片设于第二限位模块的下限位片上方,第一限位模块的下限位片设于第二限位模块的上限位片下方。第一限位模块的上限位片的下端设有配合第二限位模块的下限位片接触的第一凹槽,第二限位模块的下限位片的上端设有配合第一限位模块的上限位片接触的第二凹槽,第一限位模块的下限位片的上端设有配合第二限位模块的上限位片接触的第三凹槽,第二限位模块的上限位片的下端设有配合第一限位模块的下限位片接触的第四凹槽。第一骨架上设有两个第一引脚,第二骨架上设有两个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固定安装在第一骨架的下端,第二引脚固定安装在第二骨架的下端。第一骨架上安装有第一磁芯,第二骨架上安装有第二磁芯,第一骨架上设有自前端往后端贯通的第一磁芯安装孔,第二骨架上设有自前端往后端贯通的第二磁芯安装孔,第一骨架设有第一绕线槽,第一绕线槽呈环形,第一绕线槽围绕第一磁芯安装孔,第二骨架设有第二绕线槽,第二绕线槽呈环形,第二绕线槽围绕第二磁芯安装孔,第一磁芯安装孔和第二磁芯安装孔平行相间,第一绕线槽包括两条第一环形槽,两条第一环形槽之间设有第一过线缺口,两条第一环形槽的侧端均设有第二过线缺口,第一过线缺口用于两个第一环形槽之间的漆包线经过,而第二过线缺口是用于将第一环形槽与第一引脚之间的漆包线经过;第二绕线槽包括两条第二环形槽,两条第二环形槽之间设有第三过线缺口,两条第二环形槽的侧端均设有第四过线缺口,第三过线缺口用于两个第二环形槽之间的漆包线经过,而第四过线缺口是用于将第二环形槽与第二引脚之间的漆包线经过。第一骨架的右侧前端与第二骨架左侧前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骨架的右侧后端与第二骨架的左侧后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能够使得磁芯安装更加方便,同时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的结构一样,可以实现一个模具生产处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结构。第一骨架的下端面设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第二骨架的下端面设有第三限位柱和第四限位柱,第一限位柱设于第一骨架的其中一个第二过线缺口旁,且第一限位柱自第一绕线槽往外延伸,第二限位柱设于第一骨架的另一个第二过线缺口旁,且第二限位柱自第一绕线槽往外延伸,第一限位柱与第一骨架的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布线缝隙,第二限位柱与第一骨架的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布线缝隙。第三限位柱设于第二骨架的其中一个第四过线缺口旁,且第三限位柱自第二绕线槽往外延伸,第四限位柱设于第二骨架的另一个第四过线缺口旁,且第四限位柱自第二绕线槽往外延伸,第三限位柱与第二骨架的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三布线缝隙,第四限位柱与第二骨架的下端面之间设有第四布线缝隙。位于第一引脚根部的第一骨架处设有第一半球形凸缘,位于第二引脚根部的第二骨架处设有第二半球形凸缘。同一套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也就是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结构一模一样,能够很好的节约设计出成本,节约一套模具,只需要将一套模具生产出来的两个工件呈相反方向摆放即可形成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因为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的绕线槽都处于开放状态,也就是能够单独将第一骨架或者单独将第二骨架拿去自动绕线装置进行绕线,不会出现像普通共模电感中间的孔为封闭式导致不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的情况出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缺口及第四缺口均为了避免漆包线绕过长的距离,导致结构不合理,第一布线缝隙、第二布线缝隙、第三布线缝隙及第四布线缝隙均能够很好实现布线结构合理,同时也能够避免漆包线被刮伤和变形等情况。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实现一个模具生产出来后进行拼接成组,能够适应自动化生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产品结构原理示意图一,为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产品结构原理示意图二,为仰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产品第一限位模块侧面示意中的剖切原理示意图,用于示意上限位片和下限位片的位置关系。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可自由拼接且适合自动化生产的电感,其包括:第一骨架1,其设有第一开放式绕线槽11;第二骨架2,其设有第二开放式绕线槽12;拼接结构,其用于防止第一骨架1与第二骨架2之间相互左右移动,其设于第一骨架1与第二骨架2之间;限位结构14,其用于防止第一骨架1与第二骨架2之间相互上下移动,其设于第一骨架1与第二骨架2之间。所述拼接结构设有两个勾扣模块,分别为第一勾扣模块131和第二勾扣模块132;第一勾扣模块131和第二勾扣模块132均包括第一拉勾和第二拉勾;第一勾扣模块131的第一拉勾1311与第二勾扣模块132的第二拉勾1312相互勾接;第二勾扣模块132的第一拉勾1313与第二勾扣模块132的第一拉勾1314相互勾接;第一勾扣模块131的第一拉勾1311设于第一骨架1的右侧前端,第二勾扣模块132的第二拉勾1312设于第二骨架的左侧前端,第二勾扣模块132的第二拉勾13125设于第一骨架1的右侧后端,第二勾扣模块132的第一拉勾1314设于第二骨架2的左侧后端。第一勾扣模块131的第一拉勾1311和第二勾扣模块132的第一拉勾1313之间设有第一绕线缝隙,第二勾扣模块132的第一拉勾1314与第二勾扣模块132的第二拉勾1312之间设有第二绕线缝隙。限位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由拼接且适合自动化生产的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骨架,其设有第一开放式绕线槽;第二骨架,其设有第二开放式绕线槽;拼接结构,其用于防止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相互左右移动,其设于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限位结构,其用于防止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相互上下移动,其设于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拼接且适合自动化生产的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骨架,其设有第一开放式绕线槽;第二骨架,其设有第二开放式绕线槽;拼接结构,其用于防止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相互左右移动,其设于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限位结构,其用于防止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相互上下移动,其设于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由拼接且适合自动化生产的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结构设有两个勾扣模块,分别为第一勾扣模块和第二勾扣模块;第一勾扣模块和第二勾扣模块均包括第一拉勾和第二拉勾;第一勾扣模块的第一拉勾与第二勾扣模块的第二拉勾相互勾接;第一勾扣模块的第二拉勾与第二勾扣模块的第一拉勾相互勾接;第一勾扣模块的第一拉勾设于第一骨架的右侧前端,第二勾扣的第二拉勾设于第二骨架的左侧前端,第二勾扣模块的第二拉勾设于第一骨架的右侧后端,第二勾扣模块的第一拉勾设于第二骨架的左侧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由拼接且适合自动化生产的电感,其特征在于:第一勾扣模块的第一拉勾和第一勾扣模块的第二拉勾之间设有第一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军彭志慧彭剑英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科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