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啮合间隙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26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螺杆啮合间隙检测设备,主导轨和副导轨相互平行,纵向移动导轨与副导轨垂直,副导轨固定在纵向移动托板上,纵向移动托板下侧和纵向移动导轨连接;主导轨和纵向移动导轨下侧与支架固定,支架下侧与调整座固定;主导轨上连接主机构组合体的内侧设置主顶尖,副导轨上连接副机构组合体的内侧设置副顶尖;副机构组合体右侧通过丝杠和副手动摇轮连接;纵向移动托板前端通过丝杠连接纵向手动摇轮;支架上设置与主导轨、副导轨和纵向移动导轨平行的光栅尺;主顶尖之间、副顶尖之间夹紧校准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轨、机构组合体、顶尖、丝杠、手动摇轮、光栅尺和校准棒的相互配合使用,保证螺杆啮合间隙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杆啮合间隙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泵体制造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螺杆啮合间隙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船用三轴螺杆泵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可有效的实现介质传递的匀速性以及溶剂的恒定性,造船领域中应用于燃料油的卸载和运输,柴油机润滑等。依靠螺杆泵输送的介质包括燃料油、润滑油、柴油等,介质的粘度范围广,范围要求在1.5~1000m㎡/s之间。为了满足介质的粘度和泵的流量的要求,对泵的主、从螺杆的啮合间隙要求极为严格。当螺杆啮合间隙无法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将无法满足泵的流量要求。目前关于螺杆啮合间隙的检测设备较少,专利CN205066735U中公开了一种螺杆间隙检测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固定检测架以及可移动检测架,固定检测架与可移动检测架上设有三组半圆形凹槽,螺杆相互啮合后,置于可移动检测架与固定检测架上,检测啮合间隙,该结构的检测结果误差大,精度低。专利CN2765172Y中公开了一种螺杆转子啮合检测仪,包括底座、调整底座水平高度的调节支腿、底座之上的工作台和位于工作台之上带有顶针的四个顶针座,在顶针可伸缩顶针座的顶针杆导向孔内套接有直线轴承和直线轴承端面固定套,直线轴承的内壁与通过纵向丝杠机构带动的活动顶针杆的外壁相触,托板与纵横向移动顶针座固定连接为一体,纵横向移动顶针座可沿导轨做横向移动;该专利结构复杂,且每个顶针座单独调整,尤其是纵横向移动顶针座需分别纵横向移动,尤其是两个顶尖横向移动时,需每个单独进行调整,导致顶针的直线度和平行度的误差大;且手动调节顶针座位置,无法实现微调,从而导致检测结果的误差较大,且调节步骤麻烦,操作不方便,无法快速准确的调整中心距。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杆啮合间隙检测报告,通过导轨、机构组合体、顶尖、丝杠、手动摇轮、光栅尺和校准棒的相互配合使用,保证螺杆啮合间隙测量的准确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杆啮合间隙检测设备,包括导轨、主机构组合体、副机构组合体、主顶尖、副顶尖、丝杠、副手动摇轮、纵向手动摇轮、光栅尺、数显屏幕、支架、调整座和校准棒;所述导轨包括主导轨、副导轨和纵向移动导轨,主导轨和副导轨相互平行,纵向移动导轨与副导轨垂直,纵向移动导轨设置在副导轨的下侧,纵向移动导轨的后端与主导轨的前端连接,副导轨固定在纵向移动托板上,纵向移动托板的下侧和纵向移动导轨连接;主导轨下侧固定在支架上,纵向移动导轨下侧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下侧与调整座固定连接;主导轨上连接2个主机构组合体,副导轨上连接2个副机构组合体;主机构组合体的内侧设置主顶尖,副机构组合体的内侧设置副顶尖,副机构组合体右侧通过丝杠和副手动摇轮连接;纵向移动托板前端设置纵向手动摇轮,纵向手动摇轮通过丝杠和纵向移动托板连接;支架上分别设置与主导轨、副导轨和纵向移动导轨平行的光栅尺;副导轨左侧的支架上设置数显屏幕,数显屏幕和光栅尺电连接后与电源连接;主顶尖之间夹紧校准棒,副顶尖之间夹紧校准棒。优选地,所述主机构组合体的外侧设置主手动摇轮,主手动摇轮通过丝杠和主顶尖连接。优选地,所述副顶尖固定在副机构组合体上。优选地,所述纵向移动导轨下侧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下侧通过滑槽连接支架。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右侧设置横向手动摇轮,横向手动摇轮通过丝杠和支撑板连接。优选地,所述丝杠分别和副机构组合体、纵向移动托板、主顶尖、支撑板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机构组合体和副机构组合体的下端设置滑槽,主机构组合体通过滑槽沿主导轨进行左右移动,主机构组合体和主导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副机构组合体通过滑槽沿副导轨进行左右移动,副机构组合体和副导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副导轨和纵向移动托板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纵向移动托板和纵向移动导轨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纵向移动托板下端设置滑槽,纵向移动托板通过滑槽沿纵向移动导轨进行前后移动。优选地,所述纵向移动导轨和支撑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撑板和支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撑板下端设置滑槽,支撑板通过滑槽沿支架进行左右移动。本技术的一种螺杆啮合间隙检测设备使用时,手动移动主机构组合体,使主机构组合体沿主导轨左右移动至合适位置,通过螺钉将主机构组合体和主导轨固定;旋转主手动摇轮,主手动摇轮通过丝杠带动主顶尖移动至主机构组合体内侧的合适位置,使得主顶尖能够夹紧校准棒。手动移动左侧的副机构组合体,使左侧的副机构组合体沿副导轨左右移动至合适位置,利用螺钉将左侧的副机构组合体固定在副导轨上;旋转副手动摇轮通过丝杠带动右侧的副机构组合体沿副导轨左右移动至合适位置,由于副顶尖固定在副机构组合体内侧,通过副手动摇轮调整右侧的副机构组合体的位置,从而使得副顶尖夹紧校准棒。副导轨通过螺钉固定在纵向移动托板上,旋转纵向手动摇轮,通过丝杠带动纵向移动托板沿纵向移动导轨前后移动至合适位置,从而实现副导轨整体的前后移动,使得副导轨和主导轨之间的前后距离进行改变,主顶尖之间的校准棒和副顶尖之间的校准棒移动至合适的前后距离。纵向移动导轨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上,旋转横向手动摇轮,通过丝杠带动支撑板沿支架左右移动至合适位置,从而实现副导轨整体的左右移动,且实现两个副顶尖整体左右移动,使得副导轨和主导轨之间的左右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主顶尖之间的校准棒和副顶尖之间的校准棒的左右位置发生变化。且根据上述内容可知,两个副顶尖可整体纵向移动和左右移动,减少螺杆更换时的调整时间。通过光栅尺和数显屏幕实现主顶尖、副顶尖之间的左右距离、前后距离等的精准测量和记录,快速准确的调整中心距,保证测量精度达到0.001mm。通过副手动摇轮、纵向手动摇轮、主手动摇轮和横向手动摇轮,与相应的导轨或支架相配合,实现相应的连接结构的位置微调,并通过丝杠实现相应的连接结构进行直线移动,实现主顶尖之间的配合直线度在0.01mm以内,副顶尖之间的配合直线度在0.01mm以内。通过校准棒进行主导轨和副导轨之间的平行度的校准,分别测量2个校准棒在左、中、右三个位置的间距,保证校准棒的平行度在0.01mm以内,即主导轨和副导轨的平行度在0.01mm以内,从而实现螺杆之间啮合间隙测量数值的准确性。通过调整2个主机构组合体、2个主顶尖之间的距离,调整副机构组合体之间的距离,使得主顶尖之间的距离和副顶尖之间的距离变大,将校准棒从主顶尖和副顶尖之间取出,并将需要测量的螺杆分别放置在主顶尖之间和副顶尖之间,并通过调整主机构组合体、主顶尖之间的距离,调整副机构组合体之间的距离,使得主顶尖和副顶尖分别夹紧螺杆,从而实现螺杆啮合间隙测量对直线度和平行度的要求,并使用塞尺对螺杆的啮合间隙进行高精度测量,保证间隙尺寸测量的准确性和高精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手动摇轮、丝杠、导轨和顶尖等的相互配合,实现螺杆啮合间隙测量的直线度和平行度均在0.01mm以内,从而保证螺杆啮合间隙测量的准确性和高精度。(2)通过光栅尺实现测量数值的精度达到0.001mm,保证测量结果的准性和高精度。(3)通过丝杠、手动摇轮等,实现相关结构位置的移动或微调,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主机构组合体1、副机构组合体2、主顶尖3、副顶尖4、副手动摇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杆啮合间隙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主机构组合体(1)、副机构组合体(2)、主顶尖(3)、副顶尖(4)、丝杠、副手动摇轮(5)、纵向手动摇轮(6)、光栅尺(7)、数显屏幕(8)、支架(9)、调整座(10)和校准棒(11);所述导轨包括主导轨(12)、副导轨(13)和纵向移动导轨(14),主导轨(12)和副导轨(13)相互平行,纵向移动导轨(14)与副导轨(13)垂直,纵向移动导轨(14)设置在副导轨(13)的下侧,纵向移动导轨(14)的后端与主导轨(12)的前端连接,副导轨(13)固定在纵向移动托板(15)上,纵向移动托板(15)的下侧和纵向移动导轨(14)连接;主导轨(12)下侧固定在支架(9)上,纵向移动导轨(14)下侧固定在支架(9)上,支架(9)下侧与调整座(10)固定连接;主导轨(12)上连接2个主机构组合体(1),副导轨(13)上连接2个副机构组合体(2);主机构组合体(1)的内侧设置主顶尖(3),副机构组合体(2)的内侧设置副顶尖(4),副机构组合体(2)右侧通过丝杠和副手动摇轮(5)连接;纵向移动托板(15)前端设置纵向手动摇轮(6),纵向手动摇轮(6)通过丝杠和纵向移动托板(15)连接;支架(9)上分别设置与主导轨(12)、副导轨(13)和纵向移动导轨(14)平行的光栅尺(7);副导轨(13)左侧的支架(9)上设置数显屏幕(8),数显屏幕(8)和光栅尺(7)电连接后与电源连接;主顶尖(3)之间夹紧校准棒(11),副顶尖(4)之间夹紧校准棒(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杆啮合间隙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主机构组合体(1)、副机构组合体(2)、主顶尖(3)、副顶尖(4)、丝杠、副手动摇轮(5)、纵向手动摇轮(6)、光栅尺(7)、数显屏幕(8)、支架(9)、调整座(10)和校准棒(11);所述导轨包括主导轨(12)、副导轨(13)和纵向移动导轨(14),主导轨(12)和副导轨(13)相互平行,纵向移动导轨(14)与副导轨(13)垂直,纵向移动导轨(14)设置在副导轨(13)的下侧,纵向移动导轨(14)的后端与主导轨(12)的前端连接,副导轨(13)固定在纵向移动托板(15)上,纵向移动托板(15)的下侧和纵向移动导轨(14)连接;主导轨(12)下侧固定在支架(9)上,纵向移动导轨(14)下侧固定在支架(9)上,支架(9)下侧与调整座(10)固定连接;主导轨(12)上连接2个主机构组合体(1),副导轨(13)上连接2个副机构组合体(2);主机构组合体(1)的内侧设置主顶尖(3),副机构组合体(2)的内侧设置副顶尖(4),副机构组合体(2)右侧通过丝杠和副手动摇轮(5)连接;纵向移动托板(15)前端设置纵向手动摇轮(6),纵向手动摇轮(6)通过丝杠和纵向移动托板(15)连接;支架(9)上分别设置与主导轨(12)、副导轨(13)和纵向移动导轨(14)平行的光栅尺(7);副导轨(13)左侧的支架(9)上设置数显屏幕(8),数显屏幕(8)和光栅尺(7)电连接后与电源连接;主顶尖(3)之间夹紧校准棒(11),副顶尖(4)之间夹紧校准棒(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啮合间隙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构组合体(1)的外侧设置主手动摇轮,主手动摇轮通过丝杠和主顶尖(3)连接。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泽海
申请(专利权)人:大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