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珊珊专利>正文

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702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检测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可以对需要检测的籽料进行排序,方便对籽料进行检测;包括支架组合体、排列调整结构、张紧压杆、输送带、动力组合和摇杆组合,两个可转动辊子可方便连接输送带本体;两个连接柱可方便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的固定连接;四个支柱可对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起到支撑作用;后侧支架杆可方便输出轴的转动连接;电机固定板可方便双轴电机的固定连接;中间板可方便曲柄的转动连接;铰接柱可方便在槽口内;右侧支架可方便转轴的转动连接;滑槽可方便张紧压杆本体的滑动连接;出料管与出料口连通,可方便出料;投料管与入料口连通,可方便投料;四个矩形镂空槽可方便容纳需要检测的籽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检测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号为CN201520458750.3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信息采集模块、输入键盘和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无线通讯模块、存储器和USB接口,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双向电连接远程控制终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报警模块和显示器。该检测装置的采集模块将采集的信息传给控制器,控制器将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存储器内的标准信息进行比对,当采集信息大于比对范围时,控制器将信息传递给显示器,并启动报警模块,最后将采集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递给远程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终端将修改后的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递给控制器,或者直接通过输入键盘对信息直接修改。但是该专利技术的缺点是不能对需要检测的籽料进行排序,不方便对籽料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可以对需要检测的籽料进行排序,方便对籽料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包括支架组合体、排列调整结构、张紧压杆、输送带、动力组合和摇杆组合,所述排列调整结构固定连接在支架组合体上端的左侧,张紧压杆固定连接在支架组合体上端面的中端,输送带的左右两端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支架组合体的左右两端,动力组合的右端连接在支架组合体后端面的右侧,动力组合左端的上侧转动连接在排列调整结构的后端,摇杆组合设置在输送带的内端,摇杆组合的后盾连接在动力组合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所述支架组合体包括前支架板、后支架板、两个可转动辊子、两个连接柱、四个支柱、后侧支架杆、电机固定板、中间板、铰接柱、铰接镂空槽、右侧支架、上侧固定支架、X光固定板、滑槽和X光发射器,两个连接柱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内端,两个可转动辊子的前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前支架板的左右两端,两个可转动辊子的后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后支架板的左右两端,四个支柱均匀固定连接在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外壁上,后侧支架杆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后端面的左侧,电机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后端面的中端,中间板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的中端,铰接柱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前端面的中端,铰接镂空槽设置在后支架板的中端,中间板设置在铰接镂空槽的后端,右侧支架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后端面的右端,上侧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上端面的中端,X光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的上端,滑槽设置在后支架板上,X光发射器固定连接在X光固定板的下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所述排列调整结构包括固定外框、上端盖、出料管、投料管、内转子、四个内推杆组合、四个矩形镂空槽、四个弧形镂空腔、四个外侧矩形滑孔、四个内侧矩形滑孔、四个外侧弧形槽、中间固定板、转柱、内侧滑槽、出料口和入料口,上端盖固定连接在固定外框的上端,出料管固定连接在固定外框的下端,投料管固定连接在固定外框的上端,内转子上设置有四个矩形镂空槽,四个内推杆组合设置在四个弧形镂空腔内,四个弧形镂空腔均匀设置在固定外框的上端面,四个外侧矩形滑孔分别设置在四个弧形镂空腔外壁上,四个内侧矩形滑孔分别设置在四个弧形镂空腔的内壁上,中间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内转子的下端,转柱固定连接在中间固定板的下端,出料口设置在固定外框的下端,出料口与出料管连通,入料口设置在固定外框的上端,入料口与投料管连通,内侧滑槽设置在固定外框的内端,内推杆组合包括外侧弧形推板、外侧滑柱、弹簧、中间杆、内侧矩形滑柱和内侧矩形推板,外侧滑柱固定连接在外侧弧形推板的下端,弹簧套接在外侧滑柱上,中间杆铰接在外侧滑柱的下端,内侧矩形滑柱铰接在中间杆的下端,内侧矩形滑柱固定连接在内侧矩形推板的右端,外侧滑柱滑动连接在外侧矩形滑孔内,中间杆设置在弧形镂空腔内,内侧矩形滑柱滑动连接在内侧矩形滑孔内,弹簧设置在外侧弧形推板和固定外框之间,外侧弧形推板滑动连接在内侧滑槽内,出料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的上端,转柱转动连接在固定外框的内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所述张紧压杆包括张紧压杆本体、张紧弹簧和多个辊子,张紧弹簧套接在张紧压杆本体的上端,多个辊子均设置在张紧压杆本体的下端,张紧压杆本体的上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张紧弹簧设置在张紧压杆本体和上侧固定支架之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所述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和多个矩形腔体,多个矩形腔体均匀设置在输送带本体的外壁上,输送带本体内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两个可转动辊子上,多个辊子均贴合在输送带本体的后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所述动力组合包括双轴电机、输出带轮Ⅰ、输出带轮Ⅱ、同步带Ⅰ、传动带轮Ⅰ、转轴、传动带轮Ⅱ、同步带Ⅱ、同步带Ⅲ、输出轴、传动带轮Ⅳ和万向节,输出带轮Ⅰ和输出带轮Ⅱ分别固定连接在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同步带Ⅰ连接在传动带轮Ⅰ和输出带轮Ⅱ上,传动带轮Ⅱ和传动带轮Ⅰ分别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前后两端,同步带Ⅱ一端过盈配合连接连接传动带轮Ⅱ上,同步带Ⅲ的上下两端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传动带轮Ⅳ和输出带轮Ⅱ上,传动带轮Ⅳ固定连接在输出轴的后端,输出轴固定连接在万向节的后端,双轴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固定板上,转轴转动连接在右侧支架上,右侧支架设置在传动带轮Ⅱ和传动带轮Ⅰ之间,输出轴转动连接在后侧支架杆上,转柱的后端铰接在万向节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所述摇杆组合包括摇杆本体、内转轴、限位套管、曲柄、传动带轮Ⅴ、槽口、转孔、多个三棱凸台和铰接孔,转孔和多个三棱凸台分别设置在摇杆本体的上下两端,内转轴设置有铰接孔,内转轴转动连接在转孔内,限位套管固定连接在内转轴的前端,摇杆本体设置在限位套管和内转轴之间,曲柄的前端转动连接在铰接孔内,曲柄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传动带轮Ⅴ上,曲柄的中端转动连接在中间板内,同步带Ⅱ的上端过盈配合连接在传动带轮Ⅴ上,铰接柱滑动铰接在槽口内,中间板位于传动带轮Ⅴ和曲柄内。本专利技术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两个可转动辊子可方便连接输送带本体;两个连接柱可方便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的固定连接;四个支柱可对前支架板和后支架板起到支撑作用;后侧支架杆可方便输出轴的转动连接;电机固定板可方便双轴电机的固定连接;中间板可方便曲柄的转动连接;铰接柱可方便在槽口内;右侧支架可方便转轴的转动连接;滑槽可方便张紧压杆本体的滑动连接;出料管与出料口连通,可方便出料;投料管与入料口连通,可方便投料;四个矩形镂空槽可方便容纳需要检测的籽料;弧形镂空腔可方便设置内推杆组合;转柱可方在固定外框内;中间固定板可方便固定外框的固定;外侧矩形滑孔可方便外侧滑柱的滑动连接;内侧矩形滑孔可方便内侧矩形滑柱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架组合体结构示意图三;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排列调整结构结构示意图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包括支架组合体(1)、排列调整结构(2)、张紧压杆(3)、输送带(4)、动力组合(5)和摇杆组合(6),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调整结构(2)固定连接在支架组合体(1)上端的左侧,张紧压杆(3)固定连接在支架组合体(1)上端面的中端,输送带(4)的左右两端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支架组合体(1)的左右两端,动力组合(5)的右端连接在支架组合体(1)后端面的右侧,动力组合(5)左端的上侧转动连接在排列调整结构(2)的后端,摇杆组合(6)设置在输送带(4)的内端,摇杆组合(6)的后盾连接在动力组合(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包括支架组合体(1)、排列调整结构(2)、张紧压杆(3)、输送带(4)、动力组合(5)和摇杆组合(6),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调整结构(2)固定连接在支架组合体(1)上端的左侧,张紧压杆(3)固定连接在支架组合体(1)上端面的中端,输送带(4)的左右两端分别过盈配合连接在支架组合体(1)的左右两端,动力组合(5)的右端连接在支架组合体(1)后端面的右侧,动力组合(5)左端的上侧转动连接在排列调整结构(2)的后端,摇杆组合(6)设置在输送带(4)的内端,摇杆组合(6)的后盾连接在动力组合(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合体(1)包括前支架板(1-1)、后支架板(1-2)、两个可转动辊子(1-3)、两个连接柱(1-4)、四个支柱(1-5)、后侧支架杆(1-6)、电机固定板(1-7)、中间板(1-8)、铰接柱(1-9)、铰接镂空槽(1-10)、右侧支架(1-11)、上侧固定支架(1-12)、X光固定板(1-13)、滑槽(1-14)和X光发射器(1-15),两个连接柱(1-4)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前支架板(1-1)和后支架板(1-2)内端,两个可转动辊子(1-3)的前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前支架板(1-1)的左右两端,两个可转动辊子(1-3)的后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后支架板(1-2)的左右两端,四个支柱(1-5)均匀固定连接在前支架板(1-1)和后支架板(1-2)外壁上,后侧支架杆(1-6)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1-2)后端面的左侧,电机固定板(1-7)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1-2)后端面的中端,中间板(1-8)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1-2)的中端,铰接柱(1-9)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1-2)前端面的中端,铰接镂空槽(1-10)设置在后支架板(1-2)的中端,中间板(1-8)设置在铰接镂空槽(1-10)的后端,右侧支架(1-11)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1-2)后端面的右端,上侧固定支架(1-12)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1-2)上端面的中端,X光固定板(1-13)固定连接在后支架板(1-2)的上端,滑槽(1-14)设置在后支架板(1-2)上,X光发射器(1-15)固定连接在X光固定板(1-13)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用计算机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调整结构(2)包括固定外框(2-1)、上端盖(2-2)、出料管(2-3)、投料管(2-4)、内转子(2-5)、四个内推杆组合(2-6)、四个矩形镂空槽(2-7)、四个弧形镂空腔(2-8)、四个外侧矩形滑孔(2-9)、四个内侧矩形滑孔(2-10)、四个外侧弧形槽(2-11)、中间固定板(2-12)、转柱(2-13)、内侧滑槽(2-14)、出料口(2-15)和入料口(2-16),上端盖(2-2)固定连接在固定外框(2-1)的上端,出料管(2-3)固定连接在固定外框(2-1)的下端,投料管(2-4)固定连接在固定外框(2-1)的上端,内转子(2-5)上设置有四个矩形镂空槽(2-7),四个内推杆组合(2-6)设置在四个弧形镂空腔(2-8)内,四个弧形镂空腔(2-8)均匀设置在固定外框(2-1)的上端面,四个外侧矩形滑孔(2-9)分别设置在四个弧形镂空腔(2-8)外壁上,四个内侧矩形滑孔(2-10)分别设置在四个弧形镂空腔(2-8)的内壁上,中间固定板(2-12)固定连接在内转子(2-5)的下端,转柱(2-13)固定连接在中间固定板(2-12)的下端,出料口(2-15)设置在固定外框(2-1)的下端,出料口(2-15)与出料管(2-3)连通,入料口(2-16)设置在固定外框(2-1)的上端,入料口(2-16)与投料管(2-4)连通,内侧滑槽(2-14)设置在固定外框(2-1)的内端,内推杆组合(2-6)包括外侧弧形推板(2-6-1)、外侧滑柱(2-6-2)、弹簧(2-6-3)、中间杆(2-6-4)、内侧矩形滑柱(2-6-5)和内侧矩形推板(2-6-6),外侧滑柱(2-6-2)固定连接在外侧弧形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郭珊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