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689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由换热管连接的换热剂进液箱和换热剂出液箱;还包括弧面壳体,所述弧面壳体分别与烟气进气管、烟气出气管连通;烟气由所述烟气进气管进入所述弧面壳体,在所述弧面壳体内发生旋转,由所述烟气出气管排出,所述弧面壳体用于提高烟气与所述换热管内换热剂的换热效率;其中,所述换热管贯穿所述弧面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能够使烟气在弧面壳体内部发生旋转,烟气与换热管的接触时间长,接触面积大,从而能够提高烟气与换热剂的换热效率,具有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回收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节能降耗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近年来,由于能源的紧张,节能降耗工作在企业中越来越受重视。在电热厂中,各种先进的节能炉型日趋完善,使得燃料燃烧日益合理,然而,作为电热厂节能降耗的另一突破点,针对烟气的余热回收装置的研发尚不如人意,目前的余热回收装置仍然存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换热后的烟气依然含有很高的热量。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有很多,例如申请号为201510776248.1、申请日为2015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多用途余热回收装置的专利申请文件,该申请涉及一种多用途余热回收装置,主要包括主烟气余热换热管路、副烟气余热换热管路以及供暖、生活用换热器,主烟气余热换热管路和副烟气余热换热管路与烟气接触,副烟气余热换热管路连接有供暖、生活用品换热器。该申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余热回收利用,但烟气与管路之间的换热时间短,接触面积小,仍然存在换热效率低的问题,并且换热装置结构复杂,制造和使用多有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由换热管连接的换热剂进液箱和换热剂出液箱,所述换热剂进液箱通过侧部的换热剂进管注入换热剂,所述换热剂出液箱通过侧部的换热剂出管排出换热剂;还包括弧面壳体,所述弧面壳体分别与烟气进气管、烟气出气管连通;烟气由所述烟气进气管进入所述弧面壳体,在所述弧面壳体内发生旋转,由所述烟气出气管排出,所述弧面壳体用于提高烟气与所述换热管内换热剂的换热效率;其中,所述换热管贯穿所述弧面壳体。如上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烟气进气管、所述烟气出气管分别位于所述弧面壳体的两侧。如上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烟气进气管、所述烟气出气管呈水平放置。如上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弧面壳体为球形壳体。如上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烟气进气管位于所述弧面壳体的下部,所述烟气出气管位于所述弧面壳体的上部。如上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加速换热装置,所述加速换热装置安装在所述弧面壳体上,用于提高烟气与所述换热管内换热剂的换热效率。如上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速换热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流管、辅助换热风机和出流管;所述辅助换热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进流管连通,所述辅助换热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出流管连通;所述进流管、所述出流管并分别与所述弧面壳体连通。如上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进流管位于所述烟气进气管的上方,所述出流管位于所述烟气出气管的下方。如上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安装在所述弧面壳体内,所述导流板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与所述烟气进气管、所述烟气出气管相匹配。如上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导流柱,所述导流柱安装在所述弧面壳体内,在所述弧面壳体中部通过支架与所述弧面壳体的侧壁连接。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换热剂进液箱通过换热剂进管注入换热剂,换热剂在换热管处与烟气发生热交换,并在换热剂出液箱处由换热剂出管排出;高温烟气由烟气进气管进入弧面壳体,并由烟气出气管排出,烟气在弧面壳体内部发生旋转,能够增大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并延长接触时间,从而使烟气中的热量更多的传导到换热剂中,提高烟气与换热管内部换热剂的换热效率,具有换热效率高的特点;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换热剂进液箱和换热剂出液箱通过换热管相连,换热管外包围弧面壳体,弧面壳体分别与烟气进气管、烟气出气管连通,结构简洁紧凑,便于使用,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使用简便的特点。2、本专利技术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烟气进气管、烟气出气管分别位于弧面壳体的两侧,并且烟气进气管、烟气出气管呈水平放置,高温烟气在弧面壳体内部发生旋转时不会直接吹入到烟气出气管内部,不易从烟气出气管排出,能够延长烟气与换热管的接触时间,提高烟气与换热剂的换热效率,具有烟气滞留换热时间长,换热效率高的特点。3、本专利技术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烟气进气管位于弧面壳体的下部,烟气出气管位于弧面壳体的上部,高温烟气对换热剂先预热,再加热,能够充分利用烟气中的余热,提高换热效率;加速换热装置安装在弧面壳体上,能够提高烟气的流速,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换热次数;进流管位于烟气进气管的上方,出流管位于烟气出气管的下方,能够增加烟气在弧面壳体内的旋转次数,从而延长烟气在弧面壳体内的换热时间,具有换热时间长、换热效率高的特点。4、本专利技术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导流板和导流柱,导流板用于引导烟气沿弧面壳体内壁旋转流动,并对烟气起到遮蔽作用,从而延长烟气在弧面壳体内的换热时间并提高换热效率;弧面壳体为球形壳体,能够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导流柱安装在弧面壳体内,便于烟气在弧面壳体内旋转流动,使得烟气与换热剂稳定换热,具有使用寿命长、换热时间长、换热效率高、换热稳定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弧面壳体内部烟气流动示意图。图中:1-换热剂进液箱;2-换热剂进管;3-烟气出气管;4-弧面壳体;5-换热剂出管;6-换热剂出液箱;7-进流管;8-辅助换热风机;9-出流管;10-导流柱;11-导流板;12-烟气进气管;13-换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换热又称热交换,是热能从热流体间接或直接传向冷流体的过程,在换热中,换热效率越高则热能利用率越高,能量损耗越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由换热管13连接的换热剂进液箱1和换热剂出液箱6,换热管13为多个,换热剂通过泵由换热剂进液箱1侧部的换热剂进管2注入换热剂进液箱1中,换热剂出液箱6通过侧部的换热剂出管5将换热剂导流后排出;还包括弧面壳体4,弧面壳体4分别与烟气进气管12、烟气出气管3连通;烟气由烟气进气管12进入弧面壳体4,在弧面壳体4内发生旋转,由烟气出气管3排出,弧面壳体4用于提高烟气与换热管13内换热剂的换热效率,其中,换热管13贯穿弧面壳体4。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通过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由换热管连接的换热剂进液箱和换热剂出液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面壳体,所述弧面壳体分别与烟气进气管、烟气出气管连通;烟气由所述烟气进气管进入所述弧面壳体,在所述弧面壳体内发生旋转,由所述烟气出气管排出,所述弧面壳体用于提高烟气与所述换热管内换热剂的换热效率;其中,所述换热管贯穿所述弧面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由换热管连接的换热剂进液箱和换热剂出液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面壳体,所述弧面壳体分别与烟气进气管、烟气出气管连通;烟气由所述烟气进气管进入所述弧面壳体,在所述弧面壳体内发生旋转,由所述烟气出气管排出,所述弧面壳体用于提高烟气与所述换热管内换热剂的换热效率;其中,所述换热管贯穿所述弧面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气管、所述烟气出气管分别位于所述弧面壳体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气管、所述烟气出气管呈水平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壳体为球形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气管位于所述弧面壳体的下部,所述烟气出气管位于所述弧面壳体的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浩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