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6665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包括内模板和外模板,其中,内模板和外模板采用多块铝板首尾拼接弯曲而成或一块铝板弯曲而成;内模板的铝板上设有用于供对拉螺杆穿过的预留通孔,对拉螺杆与筒体预留钢筋固定,内模板和外模板的铝板上均设有多个用于供钢丝绳穿过的钢丝绳套管,内模板和外模板的多块铝板在弯曲后通过钢丝绳绑扎成圆环形筒体以浇筑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可提高筒体混凝土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筒体混凝土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粮仓、料仓、水塔、水池等筒状混凝土结构施工,目前普遍采用滑模施工法和翻模施工法。翻模施工法需要用到其中设备将两套模板分层捣运,上层模板不变,将下层模板翻到上层去,同时工作平台和护栏也随之提升,此法需要周转的材料较多,模板用量大,施工效率低。传统滑模施工法预先在筒身上埋设钢管,利用千斤顶与提升架将滑升模板的全部施工荷载转至承重杆上,待混凝土具备规定的强度后,通过自身液压提升系统将整个装置沿支撑杆上滑,模板定位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并不断循环,其适用于浇筑低流动性或半干硬性混凝土,滑模投入较大,施工质量相对较差,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例如,一个120米高的烟囱,用传统的施工方法,需要的周期为90天,施工周期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及其施工方法,旨在提高筒体混凝土施工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包括内模板和外模板,其中,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采用多块铝板首尾拼接弯曲而成或一块铝板弯曲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板和外模板,其中,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采用多块铝板首尾拼接弯曲而成或一块铝板弯曲而成;所述内模板的铝板上设有用于供对拉螺杆穿过的预留通孔,对拉螺杆与筒体预留钢筋固定,内模板和外模板的铝板上均设有多个用于供钢丝绳穿过的钢丝绳套管,内模板和外模板的多块铝板在弯曲后通过钢丝绳绑扎成圆环形筒体以浇筑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板和外模板,其中,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采用多块铝板首尾拼接弯曲而成或一块铝板弯曲而成;所述内模板的铝板上设有用于供对拉螺杆穿过的预留通孔,对拉螺杆与筒体预留钢筋固定,内模板和外模板的铝板上均设有多个用于供钢丝绳穿过的钢丝绳套管,内模板和外模板的多块铝板在弯曲后通过钢丝绳绑扎成圆环形筒体以浇筑混凝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内模板和外模板的铝板的横向和纵向上均间隔设置多个钢丝绳套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的铝板上设置有多个预留通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的铝板两端均设置有多个钢丝绳套管以便于多张铝板拼装时接缝处加固;内模板和外模板的铝板厚度为2mm~3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通过自锁紧装置与筒体内壁贴合设置,该自锁紧装置包括与筒体预留钢筋固定连接的对拉螺杆以及套于对拉螺杆上的活动端,对拉螺杆一端设有外螺纹,活动端套于对拉螺杆的外螺纹上。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筒体混凝土结构浇筑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筒体底板浇筑完成,同时筒壁随底板一同浇筑预设高度,筒体上部预留钢筋,在预留钢筋上方固定对拉螺杆;将外模板沿筒体外壁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