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洗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630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洗衣器,包括前端固定板、后端固定板以及清洗装置,所述的前端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驱动皮带以及波轮,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所述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驱动皮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相比现有的洗衣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携带方便,同时解决了皮带轮在长时间使用容易打滑影响使用的弊端,同时通过限位块更好的进行固定,同时驱动电机与减震座连接,通过固定块与四组具有弹性的橡胶块件相互弹性作用,有效的缓解过滤电机工作运作的震动,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洗衣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洗衣器。
技术介绍
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按其额定洗涤容量分为家用和集体用两类,传统的洗衣机携带不便,同时当清洗衣物较少时,采用传统的洗衣机清洗造成能源利用,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便携的洗衣机,可结合水桶进行清洗,其原理是通过皮带机构带动波轮转动,而现有的设备在使用多次后容易造成皮带松动,维修较为复杂,同时此类便携式洗衣机由于固定在水桶上,驱动电机在工作时,容易发生较大的震动,由于驱动电机一般设置在上方,震动较大不仅影响装置工作的稳定性,同时设备工作时环境嘈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便携式洗衣器。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洗衣器,包括前端固定板、后端固定板以及清洗装置,所述的前端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驱动皮带以及波轮,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所述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驱动皮带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一皮带轮固定,所述的波轮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皮带轮固定,所述的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驱动皮带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的波轮转动设置在前端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的前端固定板和后端固定板的上侧连接固定,所述的前端固定板和后端固定板的下侧壁面间隔设置形成安装,所述的驱动皮带还设置有张紧机构,所述的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轮、支撑块以及螺杆,所述的张紧轮的轮面与驱动皮带贴合,所述的支撑块通过两端设置的滑杆滑动设置在第一腔体两侧壁面的滑槽上,所述的张紧轮转动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的螺杆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前端固定板的侧面,固定杆的末端与支撑块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的后端固定板的下方两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的后端固定板的下方两侧设置有用于设置限位块的槽位,所述的限位块包括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所述的第一块体铰接设置在槽位上,所述的第二块体滑动设置在第一块体的滑腔内,所述的第一块体的滑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滑腔底部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滑块一端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腔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的减震座,所述的减震座包括固定框架以及四组橡胶块,四组橡胶块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安装槽的四个边角位置且与边角壁面贴合,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壳体后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设置在四组橡胶块构成槽孔内,所述的安装块设置在槽孔内,安装块的四组壁面分别与对应四组橡胶块壁面贴合,所述的安装块的任一壁面与安装槽壁面呈45°。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块体为橡胶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相比现有的洗衣机,本技术携带方便,同时解决了皮带轮在长时间使用容易打滑影响使用的弊端,同时通过限位块更好的进行固定,同时驱动电机与减震座连接,通过固定块与四组具有弹性的橡胶块件相互弹性作用,有效的缓解过滤电机工作运作的震动,提高使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便携式洗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便携式洗衣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减震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洗衣器,包括前端固定板1、后端固定板2以及清洗装置,所述的前端固定板1和后固定板2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21,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驱动电机31、第一皮带轮32、第二皮带轮33、驱动皮带34以及波轮35,所述的驱动电机31固定设置在第二腔体21内,所述的第一皮带轮32和第二皮带轮33通过驱动皮带34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31的转动轴与第一皮带轮32固定,所述的波轮35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皮带轮33固定,所述的第一皮带轮32、第二皮带轮33、驱动皮带34设置在第一腔体11内,所述的波轮35转动设置在前端固定板1的下方,所述的前端固定板1和后端固定板2的上侧连接固定,所述的前端固定板1和后端固定板2的下侧壁面间隔设置形成安装,所述的驱动皮带34还设置有张紧机构,所述的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轮41、支撑块42以及螺杆43,所述的张紧轮41的轮面与驱动皮带34贴合,所述的支撑块42通过两端设置的滑杆44滑动设置在第一腔体11两侧壁面的滑槽上,所述的张紧轮41转动设置在支撑块42上,所述的螺杆43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前端固定板1的侧面,固定杆的末端与支撑块42贴合,所述的后端固定板2的下方两侧设置有限位块51,所述的后端固定板2的下方两侧设置有用于设置限位块51的槽位,所述的限位块51包括第一块体52和第二块体53,所述的第一块体52铰接设置在槽位上,所述的第二块体53滑动设置在第一块体52的滑腔内,所述的第一块体52的滑腔内设置有弹簧54,弹簧54的一端与滑腔底部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滑块一端固定,所述的第二腔体21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31的减震座,所述的减震座包括固定框架61以及四组橡胶块62,四组橡胶块62设置在固定框架61的安装槽的四个边角位置且与边角壁面贴合,所述的驱动电机31的壳体后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块63,所述的安装块63设置在四组橡胶块62构成槽孔内,所述的安装块63设置在槽孔内,安装块63的四组壁面分别与对应四组橡胶块62壁面贴合,所述的安装块63的任一壁面与安装槽壁面呈45°,所述的第二块体53为橡胶块62,本实施例在使用是,通过安装架设在水桶8筒壁上,前端固定板1伸入水桶8内,后端固定板2设置在水桶8外侧壁面,转动限位块51使得第二块体53与水桶8的外壁面紧紧贴合,此时水桶放入水、洗衣剂以及衣物,驱动电机31通电,驱动电机31带动波轮35转动,在水桶内的水形成滚动涡流,搅动衣物进行衣物的清洗,在使用时发现皮带打滑,可通过张紧机构的调整,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相比现有的洗衣机,本技术携带方便,同时解决了皮带轮在长时间使用容易打滑影响使用的弊端,同时通过限位块51更好的进行固定,同时驱动电机31与减震座连接,通过固定块与四组具有弹性的橡胶块62件相互弹性作用,有效的缓解过滤电机工作运作的震动,提高使用的稳定性。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洗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固定板、后端固定板以及清洗装置,所述的前端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驱动皮带以及波轮,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所述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驱动皮带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一皮带轮固定,所述的波轮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皮带轮固定,所述的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驱动皮带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的波轮转动设置在前端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的前端固定板和后端固定板的上侧连接固定,所述的前端固定板和后端固定板的下侧壁面间隔设置形成安装,所述的驱动皮带还设置有张紧机构,所述的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轮、支撑块以及螺杆,所述的张紧轮的轮面与驱动皮带贴合,所述的支撑块通过两端设置的滑杆滑动设置在第一腔体两侧壁面的滑槽上,所述的张紧轮转动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的螺杆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前端固定板的侧面,固定杆的末端与支撑块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洗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固定板、后端固定板以及清洗装置,所述的前端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驱动皮带以及波轮,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二腔体内,所述的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驱动皮带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第一皮带轮固定,所述的波轮通过连接轴与第二皮带轮固定,所述的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驱动皮带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的波轮转动设置在前端固定板的下方,所述的前端固定板和后端固定板的上侧连接固定,所述的前端固定板和后端固定板的下侧壁面间隔设置形成安装,所述的驱动皮带还设置有张紧机构,所述的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轮、支撑块以及螺杆,所述的张紧轮的轮面与驱动皮带贴合,所述的支撑块通过两端设置的滑杆滑动设置在第一腔体两侧壁面的滑槽上,所述的张紧轮转动设置在支撑块上,所述的螺杆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前端固定板的侧面,固定杆的末端与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佳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薪和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