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生态处理蓝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2654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河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生态处理蓝藻系统,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包括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的底面等距设有浮力管,所述设备平台上设有过滤系统,提供一种能够持续在水面上作业工作的智能生态处理蓝藻系统,能够及时高效的处理水中泛滥的蓝藻,同时还能够清理湖面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生态处理蓝藻系统
本技术属于河水污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生态处理蓝藻系统。
技术介绍
这几年的太湖水质逐年下降,2007年4月无锡太湖蓝藻出现异常,5月蓝藻爆发,导致无锡部分地区自来水发臭,无法饮用,无疑颠覆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目前蓝藻处理方法:1、人工打捞:目前主要是以机械人工打捞为主,哪里新产生了蓝藻团,打捞船就赶过去吸藻、捞藻,确保“日生日清”。此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2、水体环境:利用蓝藻在25-35°的环境中爆发生长特性,可以用换水、分流、水体倒置等方法改变水温来控制。此方法受到外环境的影响加大,同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3、化学杀藻:使用化学杀藻剂除藻后的蓝藻尸体仍留在水体中,并不断释放藻毒素,同时化学杀藻剂本身往往都存在毒副作用,造成二次污染,对水体中的生物影响很大。4、养殖抑藻:通过微生物、食藻鱼类(如鲢鱼)和浮游动物控制藻类的繁殖。此种方法见效速度慢,并且大量的养殖极易造成生态链的不平衡,所以此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持续在水面上作业工作的智能生态处理蓝藻系统,能够及时高效的处理水中泛滥的蓝藻,同时还能够清理湖面垃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生态处理蓝藻系统,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包括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的底面等距设有浮力管,所述设备平台上设有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内含密封腔的一次过滤池和二次过滤池,所述一次过滤池底部与所述二次过滤池顶部之间连通有出水管;所述一次过滤池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一次过滤池靠近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有一次过滤网,所述一次过滤池的一侧设有一次过滤收集池,所述一次过滤收集池与所述一次过滤池之间连通有一次过滤收集管,所述一次过滤收集管与所述一次过滤池的连接处高于所述一次过滤网的位置;所述二次过滤池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二次过滤池内设有二次过滤网,在所述二次过滤池的一侧设有二次过滤收集池,所述二次过滤收集池与所述二次过滤池之间连通有二次过滤收集管,所述二次过滤收集管与所述二次过滤收集池的连接处高于所述二次过滤网;所述二次过滤收集池上连接有分解酶储存箱。优选的,所述一次过滤池内在所述一次过滤网的上方设有一次过滤推板,所述一次过滤推板上连接有设置在所述一次过滤池外的一次过滤气缸;所述二次过滤池内在所述二次过滤网的上方设有二次过滤推板,所述二次过滤推板上连接有设置在所述二次过滤池外的二次过滤气缸。优选的,所述一次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大于所述二次过滤网的网孔孔径。优选的,所述分解酶储存箱与所述二次过滤收集池之间设有控制阀。优选的,所述设备平台的边缘沿圆周方向设有依次连接且与所述设备平台垂直的保护框架。优选的,在所述过滤系统的上方设有光伏板,所述设备平台上还设有与所述光伏板电连接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和与所述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电连接的动力装置。优选的,所述设备平台上在所述光伏板之间留有检修通道。优选的,所述浮力管包括碳素管和设置在所述碳素管内部的聚苯乙烯泡沫。优选的,所述设备平台的侧面设有连接卡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一次过滤池收集湖水,江湖面垃圾和海草通过一次过滤推板推入一次过滤收集池内,然后通过二次过滤池滤出蓝藻,并通过二次过滤推板将蓝藻推入二次过滤池内,相比现有的处理蓝藻的方法,本技术使用分解酶储存与分解酶储存箱内进行处理,不仅能够有效处理蓝藻,并且还能对蓝藻进行回收利用;本技术使用的动力源为光伏板吸收太阳能,然后通过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进行储能,整个技术的电能来源更加环保;其次设有连接卡扣可以实现多个本技术的拼接,以适用于不同面积大小的湖面;同时检修通道便于工人检修本技术。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过滤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载体;11、设备平台;111、连接卡扣;12、保护框架;13、浮力管;131、碳素管;132、聚苯乙烯泡沫;14、检修通道;2、光伏板;3、全钒液流蓄能电池;31、动力装置;4、过滤系统;5、一次过滤池;51、一次过滤网;52、进水口;53、出水管;54、依次过滤推板;55、一次过滤气缸;6、二次过滤池;61、二次过滤网;62、出水口;63、二次过滤推板;64、二次过滤气缸;7、一次过滤收集池;71、一次过滤收集管;8、二次过滤收集池;81、二次过滤收集管;9、分解酶储存箱;91、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智能生态处理蓝藻系统,包括载体1,载体1包括设备平台11,设备平台11的底面等距设有浮力管13,设备平台11上设有过滤系统4,过滤系统4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内含密封腔的一次过滤池5和二次过滤池6,一次过滤池5底部与二次过滤池6顶部之间连通有出水管53;一次过滤池5的顶部设有进水口52,一次过滤池5靠近出水管53的一端设有一次过滤网51,一次过滤池51的一侧设有一次过滤收集池7,一次过滤收集池7与一次过滤池5之间连通有一次过滤收集管71,一次过滤收集管71与一次过滤池5的连接处高于一次过滤网51的位置;二次过滤池6的底部设有出水口62,二次过滤池6内设有二次过滤网61,在二次过滤池6的一侧设有二次过滤收集池8,二次过滤收集池8与二次过滤池6之间连通有二次过滤收集管81,二次过滤收集管81与二次过滤收集池6的连接处高于二次过滤网61;二次过滤收集池8上连接有分解酶储存箱9,公知的,本技术使用的抽水的动力源均来自于电机和传送泵。如图1-图2所示,一次过滤池5内在一次过滤网51的上方设有一次过滤推板54,一次过滤推板54上连接有设置在一次过滤池5外的一次过滤气缸55;二次过滤池6内在二次过滤网61的上方设有二次过滤推板63,二次过滤推板63上连接有设置在二次过滤池6外的二次过滤气缸64。如图1-图2所示,一次过滤网51的网孔孔径大于二次过滤网61的网孔孔径。如图1-图2所示,分解酶储存箱9与二次过滤收集池8之间设有控制阀91,打开控制阀91,将分解酶投入至二次过滤收集池8中,是分解酶与收集的蓝藻充分接触,产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的蓝藻可以作为有机肥的原料进行集中收集。如图1-图2所示,设备平台11的边缘沿圆周方向设有依次连接且与设备平台11垂直的保护框架12。如图1-图2所示,在过滤系统4的上方设有光伏板2,设备平台11上还设有与光伏板2电连接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3和与全钒液流储能电池3电连接的动力装置31,本技术涉及的动力装置31可以是抽水的动力装置,也可以是实现本技术在水面运行的动力装置,现有技术中具有很多GPS控制系统和遥控系统,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择优选择,由于是现有技术,本技术不做具体介绍。如图1-图2所示,设备平台11上在光伏板2之间留有检修通道14。如图1-图2所示,浮力管13包括碳素管131和设置在碳素管131内部的聚苯乙烯泡沫132。如图1-图2所示,设备平台11的侧面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生态处理蓝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包括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的底面等距设有浮力管,所述设备平台上设有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内含密封腔的一次过滤池和二次过滤池,所述一次过滤池底部与所述二次过滤池顶部之间连通有出水管;所述一次过滤池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一次过滤池靠近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有一次过滤网,所述一次过滤池的一侧设有一次过滤收集池,所述一次过滤收集池与所述一次过滤池之间连通有一次过滤收集管,所述一次过滤收集管与所述一次过滤池的连接处高于所述一次过滤网的位置;所述二次过滤池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二次过滤池内设有二次过滤网,在所述二次过滤池的一侧设有二次过滤收集池,所述二次过滤收集池与所述二次过滤池之间连通有二次过滤收集管,所述二次过滤收集管与所述二次过滤收集池的连接处高于所述二次过滤网;所述二次过滤收集池上连接有分解酶储存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生态处理蓝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所述载体包括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的底面等距设有浮力管,所述设备平台上设有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内含密封腔的一次过滤池和二次过滤池,所述一次过滤池底部与所述二次过滤池顶部之间连通有出水管;所述一次过滤池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一次过滤池靠近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有一次过滤网,所述一次过滤池的一侧设有一次过滤收集池,所述一次过滤收集池与所述一次过滤池之间连通有一次过滤收集管,所述一次过滤收集管与所述一次过滤池的连接处高于所述一次过滤网的位置;所述二次过滤池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二次过滤池内设有二次过滤网,在所述二次过滤池的一侧设有二次过滤收集池,所述二次过滤收集池与所述二次过滤池之间连通有二次过滤收集管,所述二次过滤收集管与所述二次过滤收集池的连接处高于所述二次过滤网;所述二次过滤收集池上连接有分解酶储存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生态处理蓝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过滤池内在所述一次过滤网的上方设有一次过滤推板,所述一次过滤推板上连接有设置在所述一次过滤池外的一次过滤气缸;所述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巨益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