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6239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包括车板和车把,车把下表面上远离车把的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一支撑轮,车把下表面上与车把处于同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二支撑轮,第一支撑轮的内侧面设有制动齿盘,第一连杆位于第一支撑轮的一端插设有呈水平状态的活塞筒,第一连杆上远离活塞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变力曲柄,变力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位于车把上方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制动手柄,U型制动叉的两端端部分别延伸至制动齿盘靠近U型制动叉一侧中部的齿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牢固,使用轻便省力,实现了刹车的自动化,同时杜绝了因刹车不及时溜车的安全隐患。

A Self-service Braking Device for Four-wheeled Flat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service braking device for a four-wheel flat car, which comprises a car plate and a handlebar. The first supporting wheel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handlebar far from the end of the handlebar, the second supporting wheel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handlebar and the handlebar at the same e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brake gear disc,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inserted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ing wheel in a horizontal state.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way from the piston barrel rotates and connects with a variable-force crank, the other end of the variable-force crank rotates and connects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rotates and connects with a brake handle at one end above the handlebar, and the ends of the U-type brake fork extend to the slots of the brake gear disc near the middle part of the U-type brake fork,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irm structure, light use and labor saving, realizes the automation of the brake, and eliminates the hidden danger of the car skipping in time because of the brake fail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轮平车,尤其涉及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平车的刹车装置多采用脚刹制动方式,即在车轮上加装刹车,通过人工踩踏刹车片利用摩擦力制动,不能做到刹车自动化的时效性,存在因刹车不及时溜车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包括车板和车把,所述车把呈U型且车把的两端连接在车板其中一端的两侧,所述车把呈倾斜设置且车把的上端位于其连接车板一端外侧的上方,所述车把下表面上远离车把的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一支撑轮,所述车把下表面上与车把处于同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二支撑轮,所述第一支撑轮的内侧面设有制动齿盘,所述车板下表面中部的下方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位于第一支撑轮的一端插设有呈水平状态的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外表面上部的两端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至车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活塞筒内的一端设有活塞片,所述活塞片连接第一连杆的一侧设有制动回位弹簧,所述制动回位弹簧套设在第一连杆上,且所述制动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活塞筒上远离活塞片一端的内表面,所述第一连杆上远离活塞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变力曲柄,且所述变力曲柄的中部通过第一转动座转动连接至车板下表面的前端,所述变力曲柄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且所述变力曲柄的另一端位于车板下表面的外侧,所述车把的中部贯穿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二连杆上端通过贯穿孔并延伸至车把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杆位于车把上方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制动手柄,所述制动手柄中部的下侧通过第二转动座连接至车把上贯穿孔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上靠近活塞筒的部分的下侧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连接有U型制动叉,且所述第三连杆位于U型制动叉的中部,所述U型制动叉呈水平状态,且所述U型制动叉的两端端部分别延伸至制动齿盘靠近U型制动叉一侧中部的齿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轮为万向轮。优选的,所述U型制动叉的两端均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外表面上侧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连接至车板的下底面。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制动手柄受到按压力的情况下,制动手柄通过第二连杆带动变力曲柄,此时第二连杆的直线力作用在变力曲柄上变为了直角力,并最终通过变力曲柄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施加在了第一连杆上,使第一连杆相对于活塞筒呈伸出状态,且活塞筒内的制动回位弹簧被压缩,在第一连杆相对于活塞筒呈伸出状态的情况下,U型制动叉通过第三连杆能够与第一连杆进行同步运动,即U型制动叉延伸至制动齿盘上卡槽内的端部退出,即整个平车可进行移动,当制动手柄受到的按压力消失时,变力曲柄对第一连杆施加的力消失,此时被压缩的制动回位弹簧自动伸长,并通过活塞片对第一连杆相对于活塞筒呈伸出的状态进行复位,此时在第三连杆的联动作用下,U型制动叉的两端自动插入制动齿盘的卡槽内并达到了限制制动齿盘跟随第一支撑轮进行转动,从而锁死第一支撑轮达并到了自动刹车的效果,即使得整个平车可自动刹车,因此整个平车可在制动手柄受到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自由的移动,且在制动手柄不受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制动,即实现了平车刹车的自动化,同时杜绝了因刹车不及时溜车的安全隐患,且整个装置的结构牢固,使用轻便省力,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的U型制动叉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的活塞筒及固定套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的车把上部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的第一支撑轮的俯视图。图中:车板1、车把2、第一支撑轮3、第二支撑轮4、制动齿盘5、U型制动叉6、第一连杆7、第二连杆8、变力曲柄9、第一转动座10、第三连杆11、贯穿孔12、制动手柄13、第二转动座14、固定套15、活塞筒16、第一支撑杆17、第二支撑杆18、活塞片19、制动回位弹簧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6,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包括车板1和车把2,车把2呈U型且车把2的两端连接在车板1其中一端的两侧,车把2呈倾斜设置且车把2的上端位于其连接车板1一端外侧的上方,车把2下表面上远离车把2的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一支撑轮3,车把2下表面上与车把2处于同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二支撑轮4,第二支撑轮4为万向轮,因此平车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二支撑轮4使得平车的转向变得方便。第一支撑轮3的内侧面设有制动齿盘5,第一支撑轮3与制动齿盘5之间固定连接,且在第一支撑轮3转动的情况下制动齿盘5与第一支撑轮3之间同步转动,车板1下表面中部的下方设有第一连杆7,第一连杆7位于第一支撑轮3的一端插设有呈水平状态的活塞筒16,活塞筒16外表面上部的两端通过第一支撑杆17连接至车板1的下表面,第一连杆7位于活塞筒16内的一端设有活塞片19,活塞片19连接第一连杆7的一侧设有制动回位弹簧20,制动回位弹簧20套设在第一连杆7上,且制动回位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活塞筒16上远离活塞片19一端的内表面,当第一连杆7受力并通过活塞片19对制动回位弹簧20进行压缩时,制动回位弹簧20具有对活塞片19具有反向的张力。第一连杆7上远离活塞筒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变力曲柄9,且变力曲柄9的中部通过第一转动座10转动连接至车板1下表面的前端,变力曲柄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8,且变力曲柄9的另一端位于车板1下表面的外侧,车把2的中部贯穿设有贯穿孔12,第二连杆8上端通过贯穿孔12并延伸至车把2的上方,第二连杆8位于车把2上方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制动手柄13,制动手柄13中部的下侧通过第二转动座14连接至车把2上贯穿孔12的一侧,贯穿孔12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杆8的直径,且在制动手柄13受到按压力的情况下,第二连杆8能够受到向上的拉力,并产生向上的位移。第一连杆7上靠近活塞筒16的部分的下侧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三连杆11,第三连杆11的下端连接有U型制动叉6,且第三连杆11位于U型制动叉6的中部,U型制动叉6呈水平状态,且U型制动叉6的两端端部分别延伸至制动齿盘5靠近U型制动叉6一侧中部的齿槽内,U型制动叉6的两端均套设有固定套15,固定套15外表面上侧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8的上端连接至车板1的下底面,U型制动叉6伸到制动齿盘5上的齿槽内时,可对整个第一支撑轮3进行制动,使第一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包括车板(1)和车把(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2)呈U型且车把(2)的两端连接在车板(1)其中一端的两侧,所述车把(2)呈倾斜设置且车把(2)的上端位于其连接车板(1)一端外侧的上方,所述车把(2)下表面上远离车把(2)的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一支撑轮(3),所述车把(2)下表面上与车把(2)处于同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二支撑轮(4),所述第一支撑轮(3)的内侧面设有制动齿盘(5),所述车板(1)下表面中部的下方设有第一连杆(7),所述第一连杆(7)位于第一支撑轮(3)的一端插设有呈水平状态的活塞筒(16),所述活塞筒(16)外表面上部的两端通过第一支撑杆(17)连接至车板(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杆(7)位于活塞筒(16)内的一端设有活塞片(19),所述活塞片(19)连接第一连杆(7)的一侧设有制动回位弹簧(20),所述制动回位弹簧(20)套设在第一连杆(7)上,且所述制动回位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活塞筒(16)上远离活塞片(19)一端的内表面,所述第一连杆(7)上远离活塞筒(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变力曲柄(9),且所述变力曲柄(9)的中部通过第一转动座(10)转动连接至车板(1)下表面的前端,所述变力曲柄(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8),且所述变力曲柄(9)的另一端位于车板(1)下表面的外侧,所述车把(2)的中部贯穿设有贯穿孔(12),所述第二连杆(8)上端通过贯穿孔(12)并延伸至车把(2)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杆(8)位于车把(2)上方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制动手柄(13),所述制动手柄(13)中部的下侧通过第二转动座(14)连接至车把(2)上贯穿孔(12)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杆(7)上靠近活塞筒(16)的部分的下侧设有竖直向下的第三连杆(11),所述第三连杆(11)的下端连接有U型制动叉(6),且所述第三连杆(11)位于U型制动叉(6)的中部,所述U型制动叉(6)呈水平状态,且所述U型制动叉(6)的两端端部分别延伸至制动齿盘(5)靠近U型制动叉(6)一侧中部的齿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平车的自助刹车装置,包括车板(1)和车把(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2)呈U型且车把(2)的两端连接在车板(1)其中一端的两侧,所述车把(2)呈倾斜设置且车把(2)的上端位于其连接车板(1)一端外侧的上方,所述车把(2)下表面上远离车把(2)的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一支撑轮(3),所述车把(2)下表面上与车把(2)处于同一端的两侧设有第二支撑轮(4),所述第一支撑轮(3)的内侧面设有制动齿盘(5),所述车板(1)下表面中部的下方设有第一连杆(7),所述第一连杆(7)位于第一支撑轮(3)的一端插设有呈水平状态的活塞筒(16),所述活塞筒(16)外表面上部的两端通过第一支撑杆(17)连接至车板(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杆(7)位于活塞筒(16)内的一端设有活塞片(19),所述活塞片(19)连接第一连杆(7)的一侧设有制动回位弹簧(20),所述制动回位弹簧(20)套设在第一连杆(7)上,且所述制动回位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活塞筒(16)上远离活塞片(19)一端的内表面,所述第一连杆(7)上远离活塞筒(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变力曲柄(9),且所述变力曲柄(9)的中部通过第一转动座(10)转动连接至车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繁利张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铁列车服务有限公司孟繁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