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1210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包括基层布,所述基层布底端设置有亲肤层,所述基层布顶端设置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顶端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顶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顶端设置有防护涂层,所述防护涂层顶端设置有装饰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具有高弹性和强力吸湿效果,同时对紫外线等辐射具有抵抗作用,防止污渍残留,避免细菌滋生,外观美观大方。

A High Elasticity and Super Hygroscopicity Composite Polyester/Cotton Yar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elasticity and super moisture absorption composite polyester cotton yar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cloth with a skin-friendly layer at the bottom, a moisture absorption layer at the top of the base cloth, an anti-bacterial layer at the top, a waterproof layer at the top of the anti-bacterial layer, a protective coating at the top, and a decorative layer at the top of the protective coating. The new typ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elasticity and strong moisture absorption effect, resistanc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other radiation, prevention of stain residues, avoidance of bacterial breeding, and elegant app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涤棉纱是原料是涤纶和棉花混纺而成的纱线,具有强度高、难以撕裂的特点,是一种优秀的纺织材料。但是涤棉纺织而成的面料同样有着吸湿能力差、面料不透气的缺点,因此需要采用复合型的面料,改善现有单一材料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包括基层布,所述基层布底端设置有亲肤层,所述基层布顶端设置有吸湿层,所述吸湿层顶端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顶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顶端设置有防护涂层,所述防护涂层顶端设置有装饰层。优选的,所述基层布和亲肤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为TPU热熔胶层。优选的,所述基层布和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弹性纱线,所述弹性纱线贯穿吸湿层、抗菌层将基层布和防水层连接成为整体,所述弹性纱线为重复的N字形。优选的,所述吸湿层为天然纤维层,所述抗菌层为碳纤维层,所述防水层从下到上依次分为聚四氟乙烯层和PU微多孔防水膜层,所述防护涂层从下到上依次分为PVC涂层和纳米二氧化钛涂层,所述装饰层为色丁面料层。优选的,所述基层布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均设置为涤棉纱线。优选的,所述涤棉纱线包括涤纶细纱和棉纤维外层,所述棉纤维外层包裹在涤纶细纱外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基层布由涤棉纱线编织而成,涤棉纱线采用棉纤维外层包裹在涤纶细纱外周的形式,在保证了面料本身强度的同时,利用棉纤维的特性,提高了面料与染料的亲和性,便于染色;亲肤层能够避免某些过敏体质的人对基层布过敏,提高与人体接触时的舒适度;吸湿层采用天然纤维层,天然纤维具有吸湿性好的特点;吸湿层顶端设置有抗菌层,防止细菌滋生;设置有防水层,对外界水滴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防水层和基层布之间通过弹性纱线连接,提高了面料整体的弹性;防护涂层能够对外界的紫外线辐射起到抵御作用,PVC涂层具有一定的防污能力,污渍不易残留;装饰层采用色丁面料,具有类真丝的手感,提高观赏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具有高弹性和强力吸湿效果,同时对紫外线等辐射具有抵抗作用,防止污渍残留,避免细菌滋生,外观美观大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中涤棉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层布,2-亲肤层,3-吸湿层,4-抗菌层,5-防水层,6-防护涂层,7-装饰层,8-粘接层,9-弹性纱线,10-聚四氟乙烯层,11-PU微多孔防水膜层,12-PVC涂层,13-纳米二氧化钛涂层,14-涤纶细纱,15-棉纤维外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包括基层布1,所述基层布1底端设置有亲肤层2,所述基层布1顶端设置有吸湿层3,所述吸湿层3顶端设置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顶端设置有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顶端设置有防护涂层6,所述防护涂层6顶端设置有装饰层7。所述基层布1和亲肤层2之间设置有粘接层8,所述粘接层8设置为TPU热熔胶层。所述基层布1和防水层5之间设置有弹性纱线9,所述弹性纱线9贯穿吸湿层3、抗菌层4将基层布1和防水层5连接成为整体,所述弹性纱线9为重复的N字形。所述吸湿层3为天然纤维层,所述抗菌层4为碳纤维层,所述防水层5从下到上依次分为聚四氟乙烯层10和PU微多孔防水膜层11,所述防护涂层6从下到上依次分为PVC涂层12和纳米二氧化钛涂层13,所述装饰层7为色丁面料层。所述基层布1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均设置为涤棉纱线。所述涤棉纱线包括涤纶细纱14和棉纤维外层15,所述棉纤维外层15包裹在涤纶细纱14外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基层布1由涤棉纱线编织而成,涤棉纱线采用棉纤维外层15包裹在涤纶细纱14外周的形式,在保证了面料本身强度的同时,利用棉纤维的特性,提高了面料与染料的亲和性,便于染色;亲肤层2能够避免某些过敏体质的人对基层布1过敏,提高与人体接触时的舒适度;吸湿层3采用天然纤维层,天然纤维具有吸湿性好的特点;吸湿层3顶端设置有抗菌层4,防止细菌滋生;设置有防水层5,对外界水滴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防水层5和基层布1之间通过弹性纱线9连接,提高了面料整体的弹性;防护涂层6能够对外界的紫外线辐射起到抵御作用,PVC涂层12具有一定的防污能力,污渍不易残留;装饰层7采用色丁面料,具有类真丝的手感,提高观赏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包括基层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布(1)底端设置有亲肤层(2),所述基层布(1)顶端设置有吸湿层(3),所述吸湿层(3)顶端设置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顶端设置有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顶端设置有防护涂层(6),所述防护涂层(6)顶端设置有装饰层(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包括基层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布(1)底端设置有亲肤层(2),所述基层布(1)顶端设置有吸湿层(3),所述吸湿层(3)顶端设置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顶端设置有防水层(5),所述防水层(5)顶端设置有防护涂层(6),所述防护涂层(6)顶端设置有装饰层(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布(1)和亲肤层(2)之间设置有粘接层(8),所述粘接层(8)设置为TPU热熔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超强吸湿复合涤棉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布(1)和防水层(5)之间设置有弹性纱线(9),所述弹性纱线(9)贯穿吸湿层(3)、抗菌层(4)将基层布(1)和防水层(5)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卫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涂泰克纺织后整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