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风道吹膜设备冷却风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08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吹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风道吹膜设备冷却风环,其包括环形主风道、经二级环形风道和一级环形风道、出风调节环,模头套口,二级环形风道经出风调节环控制二级环形风道间隙空间大小,出风调节环底壁至出风嘴的上折区向下方凸出形成收窄二级环形风道的环状弧边,出风调节环轴向调节至最低点时,环状弧边与风环底盖贴合封闭二级环形风道,并且环状凸边外侧的下凸出部向下导向至一级环形风道的入口孔阵,通过温和的一级环形风道和可调节的二级环形风道提供的均匀气流,在改善膜坯尤其是初挤出稳定性较低的粘流态膜坯的稳定性的同时,并使靠近霜线部分的膜坯的成型效果得到改善。

A Cooling Air Ring for Double-Channel Film Blowing Equipment with Adjustable Flow R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lastic film blow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cooling air ring of a dual-channel film blowing equipment with adjustable flow rate, which comprises an annular main air duct, a secondary annular air duct and a primary annular air duct, an air outlet regulating ring, a die sleeve, and a secondary annular air duct through an air outlet regulating ring to control the space size of the secondary annular air duct gap, and an air outlet to adjust the upper fold of the annular bottom wall to the air outlet. The region protrudes downward to form a circular arc to narrow the secondary annular duct. When the outlet regulating ring is adjusted to the lowest point axially, the annular arc and the bottom cover of the annular duct are fitted to close the secondary annular duct, and the lower protrusion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annular convex edge is directed downward to the inlet array of the primary annular duct. The uniform air flow is provided through the mild primary annular duct and the adjustable secondary annular duct. At the same time, the stability of the film blank, especially the viscous-flow film blank with low initial extrusion stability, was improved, and the forming effect of the film blank near the frost line wa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风道吹膜设备冷却风环
本技术涉及塑料吹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风道吹膜设备冷却风环。
技术介绍
在塑料包装膜的生产工序中,常采用吹膜机进行加工生产,将熔融树脂物料由模头的挤出口挤出并向上方提拉,在此过程中通过风环均匀吹出冷风使挤出的热膜坯受到冷却,形成形态相对稳固的高弹态筒状膜泡,在膜坯的冷却过程中,尤其是靠近挤出口附近的一段质地较为柔软的粘流态膜坯,需要控制合理的气流的压力、流速与均匀性,避免风环输出的不规则气流对膜坯的挤出区造成形态上的影响;此外,常规的单风道风环在吹出气流对膜坯冷却后,对于靠近霜线下方粘流态区间的膜坯,难以通过气流对其进行冷却,需要通过调高气流压力与流速从而提高气流吹出高度的方式,大流量的高速气流容易造成挤出口附近初挤出初挤出的粘流态膜坯受压过大,带来膜泡形态不稳定或膜泡出现撕裂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风道吹膜设备冷却风环,通过温和的一级环形风道和可调节的二级环形风道提供的均匀气流,在改善膜坯尤其是初挤出稳定性较低的粘流态膜坯的冷却稳定性的同时,并使靠近霜线部分的膜坯的成型效果得到改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风道吹膜设备冷却风环,包括风环面盖围合风环底盖形成且位于外侧的环形主风道、经环形主风道向内侧分流形成的,出口均朝向上方的一级环形风道和二级环形风道,出风调节环,模头套口,其二级环形风道经出风调节环的轴向调节,控制出风调节环下表面与风环底盖上表面之间围合的二级环形风道间隙空间大小,出风调节环底壁至出风嘴的上折区向下方凸出形成收窄二级环形风道的环状弧边,出风调节环轴向调节至最低点时,环状弧边与风环底盖贴合封闭二级环形风道,并且环状凸边外侧的下凸出部向下导向至一级环形风道的入口孔阵。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级环形风道的出口低于二级环形风道出口且形成混合风路。进一步的,所述的风环底盖最内圈向上折弯形成中央环壁,与模头套口最内圈向上折弯形成的内环壁之间围合,形成一级环形风道出口,所述的内环壁高度低于中央环壁。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出风调节环最内圈向上折弯形成外环壁,与中央环壁之间围合,形成二级环形风道出口,所述的中央环壁高度低于外环壁。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环壁最上端向内圈突出形成压风环。再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央环壁向内侧的倾斜角为3°-5°。作为一种有效的实施例,所述的环形主风道内设置有分隔环形主风道的分流风环,所述的分流风环上均匀设置有连通分流风环两侧环形主风道的分流气孔。进一步的,所述的环形主风道自外向内形成三级逐级迂回向下的环形阶梯风道。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分流风环设置于第二级环形阶梯风道内。作为另一种有效的实施例,所述的出风调节环通过外壁的螺纹与风环面盖内壁的螺纹的相互旋合位移,进行二级环形风道的轴向调节。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之处:1.该风环通过将环形主风道分流为较为温和的一级环形风道,以及可调节的二级环形风道对膜坯进行气流冷却,经出风调节环向下轴向调节二级环形风道的间隙时,环状弧边对气流的收缩作用,使得气流通过一级环形风道以流量小速度快的方式,对初挤出稳定性较低的粘流态膜坯进行快速冷却后,且对二级环形风道进行降流增速,在不改变总体气流流量的状态下,通过出风调节环的轴向调节,可实现一级、二级环形风道的增速作用,并在极端情况下,环状弧边对二级风道可实现紧密的压合关闭,并合理控制气流流量,使一级风道可实现在合理流量下以高速气流对特定塑料的膜坯进行冷却;2.优选的,通过一级环形风道出口与二级环形风道出口形成的混合风路,在合理的调节区间内,可使一级风道出口、二级风道出口、混合风路出口整体呈气流流速呈阶梯分布,进一步提高气流对粘流态膜坯冷却的均匀度;另将出风调节环最内圈向上折弯形成外环壁,气流流经外环壁被收拢,在同等气流流量的情况下,气流对于靠近霜线的膜坯具有更强的冷却效果,当设置压风环于外环壁最上端向内圈时,可进一步提高对气流的上升幅度,提高对霜线附近膜坯的冷却效果;3.增设分流风环的设置方案,有利于提高主风道内气流的均匀度;此外,设置三级逐级迂回向下的环形阶梯风道,在外界风机泵送气流不够均匀时,气流经三级逐级迂回向下的环形阶梯风道可达到均匀化,当结合两方案,尤其设置分流风环设置于第二级环形阶梯风道内时,其对气流的均匀效果可达到最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截面的气流走向、吹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风道吹膜设备冷却风环,包括风环面盖1围合风环底盖2形成且位于外侧的环形主风道3、经环形主风道3向内侧分流形成的,出口均朝向上方的二级环形风道82和一级环形风道81,出风调节环5,模头套口6;如图1-2所示,外部风机通过若干条供风管道7,自风环底盖2下方向环形主风道3进行供风,环形主风道3自外向内形成三级逐级迂回向下的环形阶梯风道,且在第二级环形阶梯风道32内,设置有分隔环形主风道3的分流风环4,分流风环4上均匀设置有连通分流风环4两侧环形主风道3的分流气孔,气流自外部风机经供风管道7进入第一级环形阶梯风道31后,向四周扩散初步均匀扩散环状气流并绕经风环底盖2上凸的第一挡板21迂回下移至第二级环形阶梯风道32外侧,而后穿过分流风环4的分流气孔细化气流使之进一步均匀化,而后以环状气流经第二级环形阶梯风道32内侧再次绕过风环底盖2上凸的第二挡板22迂回下移至第三级环形阶梯风道33内,此时各方位的气流流量呈现高度均匀化,气流流入状态已成环状方向均匀向内流入的层状气流;在运作过程中,二级环形风道82经出风调节环5的轴向调节,控制出风调节环5下表面与风环底盖2上表面之间围合的二级环形风道82间隙空间大小,出风调节环5底壁至出风嘴的上折区向下方凸出形成收窄二级环形风道82的环状弧边51,出风调节环5轴向调节至最低点时,环状弧边51与风环底盖2贴合封闭二级环形风道82,并且环状凸边外侧的下凸出部向下导向至一级环形风道81的入口孔阵;经出风调节环5向下轴向调节二级环形风道82的间隙时,环状弧边51对气流的收缩作用,使得气流通过一级环形风道81以流量小速度快的方式,对初挤出稳定性较低的粘流态膜坯进行快速冷却后,且对二级环形风道82进行降流增速,在不改变总体气流流量的状态下,通过出风调节环5的轴向调节,可实现一级、二级环形风道82的增速作用,并在极端情况下,环状弧边51对二级风道可实现紧密的压合关闭,并合理控制气流流量,使一级风道可实现在合理流量下以高速气流对特定塑料的膜坯进行冷却;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一级环形风道81的出口低于二级环形风道82出口且形成混合风路。如图2,优选的,所述的风环底盖2最内圈向上折弯形成中央环壁23,与模头套口6最内圈向上折弯形成的内环壁61之间围合,形成一级环形风道81出口,所述的内环壁61高度低于中央环壁23,通过该结构,一级环形风道81出口自下而上吹出的气流呈现稍向内流动的气流,可对初挤出稳定性较低的粘流态膜坯向内侧吹出,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风道吹膜设备冷却风环,包括风环面盖围合风环底盖形成且位于外侧的环形主风道、经环形主风道向内侧分流形成的,出口均朝向上方的二级环形风道和一级环形风道,出风调节环,模头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环形风道经出风调节环的轴向调节,控制出风调节环下表面与风环底盖上表面之间围合的二级环形风道间隙空间大小,出风调节环底壁至出风嘴的上折区向下方凸出形成收窄二级环形风道的环状弧边,出风调节环轴向调节至最低点时,环状弧边与风环底盖贴合封闭二级环形风道,并且环状凸边外侧的下凸出部向下导向至一级环形风道的入口孔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风道吹膜设备冷却风环,包括风环面盖围合风环底盖形成且位于外侧的环形主风道、经环形主风道向内侧分流形成的,出口均朝向上方的二级环形风道和一级环形风道,出风调节环,模头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环形风道经出风调节环的轴向调节,控制出风调节环下表面与风环底盖上表面之间围合的二级环形风道间隙空间大小,出风调节环底壁至出风嘴的上折区向下方凸出形成收窄二级环形风道的环状弧边,出风调节环轴向调节至最低点时,环状弧边与风环底盖贴合封闭二级环形风道,并且环状凸边外侧的下凸出部向下导向至一级环形风道的入口孔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风道吹膜设备冷却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环形风道的出口低于二级环形风道出口且形成混合风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风道吹膜设备冷却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环底盖最内圈向上折弯形成中央环壁,与模头套口最内圈向上折弯形成的内环壁之间围合,形成一级环形风道出口,所述的内环壁高度低于中央环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风道吹膜设备冷却风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调节环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陈浩裕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众鑫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