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滤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600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滤瓶组件,包括滤瓶本体和复合滤芯;滤瓶本体为筒状,底端与滤瓶座配合连接,滤瓶本体底端设有端盖,端盖有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废水出水口;复合滤芯装配在滤瓶本体内,复合滤芯底端设置有原水流道、纯水流道、废水流道;复合滤芯底端侧壁有凸出的导向块,滤瓶本体内壁设置有导向结构,复合滤芯的导向块嵌入滤瓶本体的导向结构后,滤瓶本体的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废水出水口分别与复合滤芯的原水流道、纯水流道、废水流道密封连接;滤瓶座内壁设置有卡槽结构,滤瓶本体底端侧壁设置有卡扣结构,与卡槽结构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净水器成本降低,后续的换芯成本降低,净水器产品体积变小。

A Composite Filter Core Filter Bottle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ilter bottle assembly with a composite filter core, which comprises a filter bottle body and a composite filter core; the filter bottle body is cylindrical, and the bottom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lter bottle se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lter bo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end cap; the end cap has an original water inlet, a pure water outlet and a waste water outlet; the composite filter core is assembled in the filter bottle body,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mposite filter core is provided with an original water channel, a pure water channel and a waste water flow channel. After the guide block of the composite filter core is embedded in the guide structure of the filter bottle body, the raw water inlet, the pure water outlet and the wastewater outlet of the filter bottle body are respectively sealed with the raw water channel, the pure water channel and the wastewater flow channel of the composite filter core;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lter bottl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chuck structure, and the filter bottle is sealed with the original water channel, the pure water channel and the wastewater flow channel of the composite filter core. The side wall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structure, which matches with the clamping groove structure.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cost of the water purifier, the subsequent core replacement cost and the volume of the water purifier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滤芯滤瓶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自来水净化,具体涉及到一种复合滤芯滤瓶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净水设备一般由PP棉、活性炭滤芯、超滤膜滤芯作为前置预处理过滤滤芯,然后再由RO膜进行精细过滤这些滤芯都分别装在一个特定设计的塑料容器体中。上述滤瓶都是以独立的个体存在,且不一样,前过滤有前过滤的滤瓶,后过滤有后过滤的滤瓶。产品安装繁琐,大大增加了机器体积及增加机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的复合滤芯滤瓶组件,所述复合滤芯滤瓶组件包括滤瓶本体和复合滤芯;滤瓶本体为筒状,底端与净水机的滤瓶座配合连接,所述滤瓶本体底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设置有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废水出水口;复合滤芯装配在滤瓶本体内,所述复合滤芯底端设置有原水流道、纯水流道、废水流道;所述复合滤芯底端侧壁有凸出的导向块,滤瓶本体内壁设置有导向结构,复合滤芯的导向块嵌入滤瓶本体的导向结构后,滤瓶本体的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废水出水口分别与复合滤芯的原水流道、纯水流道、废水流道密封连接;滤瓶座内壁设置有卡槽结构,所述滤瓶本体底端侧壁设置有卡扣结构,与卡槽结构配合。进一步的,滤瓶本体顶端配置有上盖。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滤芯自内向外由RO膜滤芯、炭纤维滤芯和PP无纺布滤芯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结构为设置在滤瓶本体内壁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导向块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结构为设置在滤瓶本体内壁的至少一对沿滤瓶本体轴向分布的凸条,任意一对凸条之间形成一导向槽用于嵌入导向块。进一步的,所述卡槽结构设有一喇叭形的安装槽,在安装槽中设有一径向凸出的卡块;所述卡扣结构为一与滤瓶本体侧壁倾斜设置的卡扣板,在卡扣板设置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进一步的,原水流道、纯水流道、废水流道的外侧均设有O型密封圈。滤瓶座的开口端内侧设有流道旋转圈,流道旋转圈设有3个通道,用于将滤瓶本体的原水进水口、纯水出水口、废水出水口与滤瓶座外侧的3个水口分别密封连接。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净水器成本降低,后续的换芯成本降低,净水器产品体积变小,我们可以生产体积更小的净水器产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复合滤芯和滤瓶本体装配在一起的示意图;图2为将复合滤芯滤瓶装配到净水机的滤瓶座上的示意图;图3为滤瓶本体的示意图;图4为复合滤芯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复合滤芯滤瓶与滤瓶座配合的一端示意图;图6为滤瓶座的开口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滤瓶组件,所述复合滤芯滤瓶组件包括滤瓶本体2和复合滤芯1。滤瓶本体2为筒状,底端与净水机的滤瓶座7配合连接,所述滤瓶本体2底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设置有原水进水口2-1、纯水出水口2-2、废水出水口2-3;复合滤芯1装配在滤瓶本体2内,所述复合滤芯1底端设置有原水流道1-1、纯水流道1-2、废水流道1-3。所述复合滤芯1底端侧壁有凸出的导向块1-4,滤瓶本体2内壁设置有导向结构2-7,复合滤芯1的导向块1-4嵌入滤瓶本体2的导向结构2-7后,滤瓶本体2的原水进水口2-1、纯水出水口2-2、废水出水口2-3分别与复合滤芯1的原水流道1-1、纯水流道1-2、废水流道1-3密封连接;滤瓶座7内壁设置有卡槽结构7-4,所述滤瓶本体2底端侧壁设置有卡扣结构2-8,与卡槽结构7-4配合。此外,滤瓶本体2顶端配置有上盖3。复合滤芯1自内向外由RO膜滤芯、炭纤维滤芯和PP无纺布滤芯组成。此复合滤芯过滤方式为,生活用水从原水流道1-1进入。水首先通过PP无纺布滤芯、然后为炭纤维滤芯,炭纤维滤芯与RO膜滤芯中间有2-3mm间隙,过滤后的水在此间隙中流动,过滤后的水通过上盖3与RO膜滤芯底端的间隙进入RO膜滤芯中进行过滤,RO过滤后纯水通过纯水流道1-2流出,产生的废水通过废水流道1-3排出。如图3-4所示,所述导向结构2-7为设置在滤瓶本体2内壁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导向块1-4位置相对应。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结构2-7为设置在滤瓶本体2内壁的至少一对沿滤瓶本体2轴向分布的凸条2-5,任意一对凸条之间形成一导向槽用于嵌入导向块1-4。所述卡槽结构7-4设有一弧形凸块7-7,弧形凸块7-7构成一喇叭形的安装槽7-5,在安装槽4-5中设有一径向凸出的卡块7-6;所述卡扣结构2-8为一与滤瓶本体2侧壁倾斜设置的卡扣板,在卡扣板设置有与卡块7-6相配合的卡槽2-9。其中,复合滤芯1的3个流道均设置有单向阀4,且单向阀4通过一环状固定圈5固定在各个流道中。原水流道1-1、纯水流道1-2、废水流道1-3的外侧均设有O型密封圈1-5,用于保证复合滤芯1的3个水嘴和滤瓶本体2紧密配合。同时,滤瓶本体2的原水进水口2-1、纯水出水口2-2、废水出水口2-3与滤瓶座7的配合位置处均设置有密封圈6,进而保证滤瓶本体2和滤瓶座7之间的紧密配合。滤瓶座7的开口端内侧设有流道旋转圈8,流道旋转圈8设有3个通道8-1、8-2、8-3,用于将滤瓶本体2的原水进水口2-1、纯水出水口2-2、废水出水口2-3与滤瓶座7外侧的3个水口分别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滤芯滤瓶组件,主要包括复合滤芯1、滤瓶本体2、滤瓶上盖3和滤瓶座7。装配过程如下:将复合滤芯2装入滤瓶本体中,复合滤芯1与滤瓶本体2通过特定的导向结构2-7与导向块1-4使其滤芯的流道与滤瓶的流道一一对应并密封配合。然后装上滤瓶上盖3,通过旋融焊接的方式使复合滤芯1、滤瓶本体2、滤瓶上盖3组成一个整体。此时一支可活动的滤瓶变完成,即图1所示结构。此外,滤瓶本体2底端侧壁设有卡扣结构2-8,相应的,净水机的滤瓶座7上设有与滤瓶相对应的流道及卡槽结构7-4。用户通过手力便可将图1所示的复合滤芯滤瓶组件旋入滤瓶座7中,当旋转到达一定的角度后停止,此时通道8-1、8-2、8-3将滤瓶本体2的原水进水口2-1、纯水出水口2-2、废水出水口2-3与滤瓶座7外侧的3个水口7-1、7-2、7-3分别密封连接,从而完成装机及换芯的操作。复合滤芯滤瓶组件工作时间到额定寿命后,我们将复合滤芯滤瓶组件旋出并取下,更换上新的复合滤芯滤瓶组件即可。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滤芯滤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滤瓶组件包括滤瓶本体(2)和复合滤芯(1);滤瓶本体(2)为筒状,底端与净水机的滤瓶座(7)配合连接,所述滤瓶本体(2)底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设置有原水进水口(2‑1)、纯水出水口(2‑2)、废水出水口(2‑3);复合滤芯(1)装配在滤瓶本体(2)内,所述复合滤芯(1)底端设置有原水流道(1‑1)、纯水流道(1‑2)、废水流道(1‑3);所述复合滤芯(1)底端侧壁有凸出的导向块(1‑4),滤瓶本体(2)内壁设置有导向结构(2‑7),复合滤芯(1)的导向块(1‑4)嵌入滤瓶本体(2)的导向结构(2‑7)后,滤瓶本体(2)的原水进水口(2‑1)、纯水出水口(2‑2)、废水出水口(2‑3)分别与复合滤芯(1)的原水流道(1‑1)、纯水流道(1‑2)、废水流道(1‑3)密封连接;滤瓶座(7)内壁设置有卡槽结构(7‑4),所述滤瓶本体(2)底端侧壁设置有卡扣结构(2‑8),与卡槽结构(7‑4)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滤芯滤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滤瓶组件包括滤瓶本体(2)和复合滤芯(1);滤瓶本体(2)为筒状,底端与净水机的滤瓶座(7)配合连接,所述滤瓶本体(2)底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设置有原水进水口(2-1)、纯水出水口(2-2)、废水出水口(2-3);复合滤芯(1)装配在滤瓶本体(2)内,所述复合滤芯(1)底端设置有原水流道(1-1)、纯水流道(1-2)、废水流道(1-3);所述复合滤芯(1)底端侧壁有凸出的导向块(1-4),滤瓶本体(2)内壁设置有导向结构(2-7),复合滤芯(1)的导向块(1-4)嵌入滤瓶本体(2)的导向结构(2-7)后,滤瓶本体(2)的原水进水口(2-1)、纯水出水口(2-2)、废水出水口(2-3)分别与复合滤芯(1)的原水流道(1-1)、纯水流道(1-2)、废水流道(1-3)密封连接;滤瓶座(7)内壁设置有卡槽结构(7-4),所述滤瓶本体(2)底端侧壁设置有卡扣结构(2-8),与卡槽结构(7-4)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滤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滤瓶本体(2)顶端配置有上盖(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滤芯滤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述廖文斐陈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浩泽净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