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万喜专利>正文

门锁安全保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979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门锁安全保险器,它为一坚甲壳体,该坚甲壳体的底部设有开口,且在一个侧面上设有侧孔。所述底部的开口应足够大,足够挂锁进出,所述侧孔的大小与形状应当与门穿杆或门吊环的形状相适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安全可靠、坚固耐用,防撬效果好,外观小巧玲珑、美观大方,兼有实用和装饰功能。(*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锁安全保险器,尤其适用于挂锁。现有的门锁虽然有多种形式,但传统的挂锁仍然被大量使用,具有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但其存在容易被撬开的不足之处。一旦门锁被撬开,大至国家银行小至民宅,不仅使国家、集体及个人蒙受经济损失,而且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劳动,实在是一大社会公害。另外,现有挂锁还存在有不够美观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安全保险器,以解决门锁被撬的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门锁安全保险器的主体为一坚甲壳体,该坚甲壳体的底部设有开口,且在一个侧面上设有侧孔。所述底部的开口应足够大,足够挂锁进出,所述侧孔的大小与形状应当与门穿杆或门吊环的形状相适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安全可靠、坚固耐用,防撬效果好,外观小巧玲珑、美观大方,兼有实用和装饰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外观结构图。图2图1的A-A剖视图。图3本门锁安全保险器的一种使用状态图。图4图1的B-B剖视图。图5本门锁安全保险器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实施例一本例所述的门锁安全保险器的结构如图1、2、3所示,其中坚甲壳体1是用钢板制成的梯形壳体,该坚甲壳体1的底部完全敞开,足够挂锁5进出,在该坚甲壳体的左侧面上设有侧孔2,该侧孔2为与门穿杆3相适应的圆孔。其使用方法是将门穿杆3从侧孔2穿入至本门锁安全保险器的坚甲壳体1内,然后从该坚甲壳体1底部将挂锁锁在门穿杆孔上即可。实施例二本例所述的门锁安全保险器的结构如图1、4、5所示,其中坚甲壳体1是钢板制成的梯形壳体,该坚甲壳体1的底部完全敞开,足够挂锁5进出,在该坚甲壳体的后侧面上设有侧孔2,该侧孔2为与门吊环4相适应的长孔。其使用方法是将门吊环4从侧孔2穿入至本门锁安全保险器的坚甲壳体1内,然后从该坚甲壳体1底部将挂锁锁在门吊环4上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门锁安全保险器,其特征在于它的主体为一坚甲壳体(1),该坚甲壳体(1)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底部开口的大小足够挂锁(5)进出,且在一个侧面上设有侧孔(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安全保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坚甲壳体(1)是用钢板制成的梯形壳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安全保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2)为与门穿杆(3)的圆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安全保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2)为与门吊环(4)的长孔。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门锁安全保险器,它为一坚甲壳体,该坚甲壳体的底部设有开口,且在一个侧面上设有侧孔。所述底部的开口应足够大,足够挂锁进出,所述侧孔的大小与形状应当与门穿杆或门吊环的形状相适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安全可靠、坚固耐用,防撬效果好,外观小巧玲珑、美观大方,兼有实用和装饰功能。文档编号E05B17/14GK2289020SQ96211099公开日1998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1日专利技术者阎万喜 申请人:阎万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锁安全保险器,其特征在于它的主体为一坚甲壳体(1),该坚甲壳体(1)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底部开口的大小足够挂锁(5)进出,且在一个侧面上设有侧孔(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万喜
申请(专利权)人:闫万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