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梁式后桥空心稳定杆热胀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72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设备的自动化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扭力梁式后桥的稳定杆热胀型制作设备及其制配方法。一反传统技术的冷锻挤涨技术改为热胀型再接,通过热胀型突破传统技术,克服传统技术中的的脱壳和薄壳技术缺点。安装座、左加热模块、右加热模块、送料模块、夹紧制作模块、卸料模块、左成型模块、右成型模块,安装座设置台板和内腔盒,台板上方的中央设置夹紧制作模块,夹紧制作模块横向左侧设置左成型模块和右侧设置右成型模块,夹紧制作模块正下放为安装座的内腔盒,内腔盒中设置卸料模块,内腔盒和夹紧制作模块模块之间有送料槽中空相通,左成型模块、右成型模块旁侧朝上设置支撑架。

Thermal Expansion Equipment for Hollow Stable Bar of Torsional Beam Rear Bridg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of automotive parts and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thermal expansion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for a stabilizer rod of a torsion beam rear axle and its formulation method.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cold forging and extrusion technology, the hot expanding technology is replaced by the hot expanding technology,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and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technology of shelling and thin shell technology. Installation pedestal, left heating module, right heating module, feeding module, clamping production module, unloading module, left forming module, right forming module, installation pedestal is equipped with table board and inner chamber box, the center of the table board is equipped with clamping production module, the horizontal left side of clamping production module is equipped with left forming module and the right side is equipped with right forming module, clamping production module is placed in the installation pedestal. The unloading module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box, and the feeding groove is hollow to communicate between the inner cavity box and the clamping module, and the supporting frame is set up side by side of the left forming module and the right form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扭力梁式后桥空心稳定杆热胀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设备的自动化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扭力梁式后桥的稳定杆热胀型制作设备。
技术介绍
扭力梁式悬挂是汽车后悬挂类型的一种,是通过一个扭力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而其设置的稳定杆,而横向或斜向设置稳定杆在扭力梁内部以增强抗扭的刚度,所以要求稳定杆拥有比较强的应力抗力和弹性能力,在现有技术中稳定杆是两种一种是实心稳定杆这种利用度比较多,但是制作成本和工艺昂贵,在中低端车辆上运动不多,特别是在适用于特种的小型车辆和弹性应力要求比较高的车辆上都是使用空心稳定杆,如下列技术CN201180012088.3本技术提供一种实心稳定杆用钢材、实心稳定杆和实心稳定杆的制造方法,该实心稳定杆用钢材的弯折加工性能、淬火性能、耐淬火裂纹性能较高,该实心稳定杆的强度较高,以质量百分比来计,实心稳定杆用钢材含有0.24~0.40%的C、0.15~0.40%的Si、0.50~1.20%的Mn、0.03%以下的P、0.30%以下的Cr、0.01~0.03%的Ti、0.0010~0.0030%的B,实心稳定杆用钢材满足下式(1)的条件,实心稳定杆用钢材经回火处理后的径向方向上的中心部的硬度为400HV以上,经回火处理后的该径向方向上的中心部的马氏体比例为80%以上,1.24<(2C+0.1Si+0.4Mn+0.4Cr)×{1+(1.5B-300B2)×240}<1.7…式(1);CN201310237395.2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稳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杆,稳定杆的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支架;所述稳定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吊耳,吊耳包括相互连接的波纹型接头和扁平型接头,波纹型接头与稳定杆螺纹连接,扁平型接头上设置有金属橡胶衬套连接孔。进一步地说:所述稳定杆呈U形,并且稳定杆为中空的无缝弹簧钢钢管。本技术使用U形中空无缝弹簧钢钢管作为稳定杆,稳定杆的中间设置有支架,两端设置有带有金属橡胶衬套连接孔的吊耳。本技术不仅确保了稳定杆的抗扭转能力,同时减轻了稳定杆的自重,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现有技术下进行的冷却成模模具CN201610556431.5一种稳定杆冷成型模,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模板及下模板,上模板的底面中部设有上模块,底面两侧固设有导向套,下模板底面中部设有下活动凹模座,下活动凹模座中设有与上模块相对的活动凹模,下模板底面两侧设有导向轴,导向套套设在导向轴上,且具有沿导向轴上下往复移动的自由度,下活动凹模座的两侧对称设有左定位支撑座与右定位支撑座,左定位支撑座与右定位支撑座的顶部均设有稳定杆端部夹紧架。本技术把两端成型的模块合并在一起,使一端冷成型后,能快速定位进行另一端成型,节约了劳动力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稳定杆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专利技术扭力梁式后桥空心稳定杆热胀型设备,一反传统技术的冷锻挤涨技术改为热胀型再接,通过热胀型突破传统技术,克服传统技术中的的脱壳和薄壳技术缺点。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扭力梁式后桥的稳定杆热胀型制作设备,包括:安装座(1)、左加热模块(2)、右加热模块(3)、送料模块(4)、夹紧制作模块(5)、卸料模块(6)、左成型模块(7)、右成型模块(8),安装座设置台板(9)和内腔盒(10),台板上方的中央设置夹紧制作模块,夹紧制作模块横向左侧设置左成型模块和右侧设置右成型模块,夹紧制作模块正下放为安装座的内腔盒,内腔盒中设置卸料模块,内腔盒和夹紧制作模块模块之间有送料槽中空相通,左成型模块、右成型模块旁侧朝上设置支撑架(11),支撑架上对应左成型模块、右成型模块分别架设连接左加热模块(2)、右加热模块(3),送料模块设置在夹紧制作模块的前方或后方。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模块悬置在悬置架上,朝下匹配夹紧制作模块位置设置,悬置架为十字或米字运动导轨,安装座上还设置有前成型模块、后成型模块,或前斜成型模块、后斜成型模块、前成型模块、后成型模块,其安装位置和方向与悬置架十字或米字运动导轨的设置方向和朝向位置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制作模块设置转向座上,夹紧制作模块随转向座进行正反圆周转动。匹配设置在顶部的送料装置以及2~3组成型模块,本技术能多倍加强,能够2~3倍加强制作速度,因为在高频加热的情况下会需要一定的加热和热胀时间在这个时间下会延迟整个加工时间,但是采用了4向以及6向加工的情况下,并且采用相邻以及圈形自动化工作区域的情况下,能将工人对加热模块对空心稳定杆的加热和热胀时间的等待时间转化为工作时间。进一步的转向座设置有调校反齿圈和校调电子眼。配合转向座能进行在转向座正反转向时候的校调,利用齿轮角度,以及电子眼进行二次校调,因为在移动过程中还是存在校队问题为了放置校队的同心差越来越大,会采用电子眼进行线控,调校齿轮圈进行到1度或一度以下的微小校调确保最大的生产和对其质量维持很重要。进一步的所述左加热模块(2)、右加热模块(3)结构相同一致互为镜像设置在安装座上,包括高频加热机(12)、高频机位移导轨组(13)、加热投射器(14),高频机位移导轨组底部悬置在支撑架上端的高频机安装板(136)上,高频机位移导轨组上设置高频加热机,高频加热机随着高频机位移导轨组进行位移滑动;所述加热投射器匹配高频加热机与其平行设置在高频机安装板底部前方朝向夹紧方向,加热投射器包括加热线圈(1401)、线圈顶悬置架(1402),线圈顶悬置架从高频机连接板底部延伸而下设置,并向加热线圈横向平行至于挡位块位置,加热线圈和高频加热机、高频机安装板上下平行设置,前移过程中进行加热工程,加热线圈也会被推到材料管的加热部位;所述左成型模块(7)、右成型模块(8)结构相同一致互为镜像设置在安装座上,并且在其旁侧设置四只支撑立柱组成的支撑架包围,支撑架顶部会设置高频机安装板,左成型模块(7)、右成型模块(8)会刚刚好设置在高频机安装板的下方,并和高频加热机、加热投射器平行设置,左成型模块(7)、右成型模块(8)贴合台板表面设置;高频加热机、加热投射器、左成型模块或右成型模块的高低排列为顺序依次为高频加热机、加热投射器、左成型模块或右成型模块、安装座的台板;使得刚刚模组都成平行状态设置,并且互相投射,高频热线投射的时候能正好映射在各个加热部位上,并被各个组件进行伸缩控制;所述左成型模块(7)或右成型模块(8)包括成型位移导轨组(15)和设置在位移导轨组上的成型器(16),所述成型器包括伸缩成型油缸(1601)、定型塞杆(1602)、油缸座架(1603)、托板架(1604)、扩管端头托架(1605)、胀形销(1606),所述成型位移导轨组包括成型导轨(1501)、成型滑块(1502),成型导轨上套合成型滑块,形成滑块设置并与顶部的形成托板(1503)螺合连接,形成托板上装载设置油缸座架(1603)、托板架(1604),托板架为凹形状,设置油缸座凹槽(1504),油缸座架的头端插入油缸座凹槽,油缸座架为底部的载物板和两侧的竖向设置梯形顶板以及头端顶部的插入油缸座凹槽的模座板组成,上述部件将油缸座架形成斗状槽形结构,在其槽体中横向设置气缸伸缩杆组(1505),气缸伸缩杆组上架设成型气缸,成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扭力梁式后桥空心稳定杆热胀型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座(1)、左加热模块(2)、右加热模块(3)、送料模块(4)、夹紧制作模块(5)、卸料模块(6)、左成型模块(7)、右成型模块(8),安装座设置台板(9)和内腔盒(10),台板上方的中央设置夹紧制作模块,夹紧制作模块横向左侧设置左成型模块和右侧设置右成型模块,夹紧制作模块正下放为安装座的内腔盒,内腔盒中设置卸料模块,内腔盒和夹紧制作模块与模块之间有送料槽中空相通,左成型模块、右成型模块旁侧朝上设置支撑架(11),支撑架上对应左成型模块、右成型模块分别架设连接左加热模块(2)、右加热模块(3),送料模块设置在夹紧制作模块的前方或后方;所述左加热模块(2)、右加热模块(3)结构相同一致互为镜像设置在安装座上,包括高频加热机(12)、高频机位移导轨组(13)、加热投射器(14),高频机位移导轨组底部悬置在支撑架上端的高频机安装板(136)上,高频机位移导轨组上设置高频加热机,高频加热机随着高频机位移导轨组进行位移滑动;所述加热投射器匹配高频加热机与其平行设置在高频机安装板底部前方朝向夹紧方向,加热投射器包括加热线圈(1401)、线圈顶悬置架(1402),线圈顶悬置架从高频机安装板底部延伸而下设置,将焊接或套接在其架杆的加热线圈和高频加热机、高频机安装板平行设置;高频加热机、加热投射器、左成型模块或右成型模块的高低排列为顺序依次为高频加热机、加热投射器、左成型模块或右成型模块、安装座的台板;所述左成型模块(7)或右成型模块(8)包括成型位移导轨组(15)和设置在位移导轨组上的成型器(16),所述成型器包括伸缩成型油缸(1601)、定型塞杆(1602)、油缸座架(1603)、托板架(1604)、扩管端头托架(1605)、胀形销(1606),所述成型位移导轨组包括成型导轨(1501)、成型滑块(1502),成型导轨上套合成型滑块,形成滑块设置并与顶部的形成托板(1503)螺合连接,形成托板上装载设置油缸座架(1603)、托板架(1604),托板架为凹形状,设置油缸座凹槽(1504),油缸座架的头端插入油缸座凹槽,油缸座架为底部的载物板和两侧的竖向设置梯形顶板以及头端顶部的插入油缸座凹槽的模座板组成,上述部件将油缸座架形成斗状槽形结构,在其槽体中横向设置气缸伸缩杆组(1505),气缸伸缩杆组上架设成型气缸,成型气缸、模座板(1506)、托板架、扩管端头托架相互匹配在一条轴线上都设置塞杆串孔(1507),塞杆串孔中插入定型塞杆,托板架头端架设扩管端头托架,扩管端头托架头端继续架设扩管模座(1607),扩管模座头端设置扩管模盖,扩管模盖轴心中央套合定型塞杆的头端,定型塞杆的头端还在扩管模盖的外端连接胀形销和胀形顶针(1608);所述夹紧制作模块(5)包括左模(501)和右模(502)、夹紧公滑座(505),两者结构一致左右对称设置,并在底部利用自身的化块和夹紧公滑座套合,顺着夹紧公滑座套合进行移动;左模(501)或右模(502)都包括可换夹模(503)、夹模母滑座(504)、夹紧油缸座(506)、夹紧油缸(507);夹模母滑座后方设置夹口板,夹口板(508)为T字形状或∏字符形状通过夹口板和夹紧油缸座连接,夹口板的前方和对称方向的夹模母滑座的夹口板形成夹模槽(509),夹模槽内夹合并螺接两只镜像对称的可换夹模,夹紧油缸塞入连接在加紧油缸座内,并且咬合夹紧缸半轴(510);所述卸料模块(6),包括卸料托板(601)、卸料气缸固定板(602)、卸料气缸(603)、卸料托块(604)、卸料防转杆座(605)、卸料导板(606),卸料转轴座销(607)、卸料挡块(608)、卸料转轴座(609);卸料转轴座固定在台面的表面,卸料转轴座顶部夹合或侧向设置可转动的卸料转轴座销,并使用卸料板压盖(610)压紧,卸料转轴座销顶部竖向连接设置卸料导板,卸料导板底部螺接设置卸料挡块夹合卸料转轴座销,卸料导板顶部焊接在卸料托块上,底部两侧螺接卸料托块,卸料托块插合卸料防转杆座,横向连接内腔盒的内壁进行悬置固定,卸料托块和卸料防转杆座夹合横向悬置的卸料托块固定板,卸料托块固定板上吊行设置卸料气缸固定板,卸料气缸固定板固定在台面的斜杠透孔上方,使得下方设置的卸料气缸悬吊固定,卸料气缸的气缸轴推合连接在卸料固定板上,推动固定板在台面的顶部斜撑抬高;所述送料模块(4)包括送料滑轨座(401)、送料气缸连接块、浮动接头(403)、送料气缸固定座(404)、送料气缸(405)、送料滑块(406)、送料滑块座(407)、托料防转杆(408)、托料防转板(409)、托料L座(410)、托料块气缸(411),所述送料滑轨座的顶部设置送料气缸固定座,送料气缸固定座上方竖向设置送料气缸,送料气缸的气缸轴头端穿过送料气缸固定座,连接套...

【技术特征摘要】
1.扭力梁式后桥空心稳定杆热胀型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座(1)、左加热模块(2)、右加热模块(3)、送料模块(4)、夹紧制作模块(5)、卸料模块(6)、左成型模块(7)、右成型模块(8),安装座设置台板(9)和内腔盒(10),台板上方的中央设置夹紧制作模块,夹紧制作模块横向左侧设置左成型模块和右侧设置右成型模块,夹紧制作模块正下放为安装座的内腔盒,内腔盒中设置卸料模块,内腔盒和夹紧制作模块与模块之间有送料槽中空相通,左成型模块、右成型模块旁侧朝上设置支撑架(11),支撑架上对应左成型模块、右成型模块分别架设连接左加热模块(2)、右加热模块(3),送料模块设置在夹紧制作模块的前方或后方;所述左加热模块(2)、右加热模块(3)结构相同一致互为镜像设置在安装座上,包括高频加热机(12)、高频机位移导轨组(13)、加热投射器(14),高频机位移导轨组底部悬置在支撑架上端的高频机安装板(136)上,高频机位移导轨组上设置高频加热机,高频加热机随着高频机位移导轨组进行位移滑动;所述加热投射器匹配高频加热机与其平行设置在高频机安装板底部前方朝向夹紧方向,加热投射器包括加热线圈(1401)、线圈顶悬置架(1402),线圈顶悬置架从高频机安装板底部延伸而下设置,将焊接或套接在其架杆的加热线圈和高频加热机、高频机安装板平行设置;高频加热机、加热投射器、左成型模块或右成型模块的高低排列为顺序依次为高频加热机、加热投射器、左成型模块或右成型模块、安装座的台板;所述左成型模块(7)或右成型模块(8)包括成型位移导轨组(15)和设置在位移导轨组上的成型器(16),所述成型器包括伸缩成型油缸(1601)、定型塞杆(1602)、油缸座架(1603)、托板架(1604)、扩管端头托架(1605)、胀形销(1606),所述成型位移导轨组包括成型导轨(1501)、成型滑块(1502),成型导轨上套合成型滑块,形成滑块设置并与顶部的形成托板(1503)螺合连接,形成托板上装载设置油缸座架(1603)、托板架(1604),托板架为凹形状,设置油缸座凹槽(1504),油缸座架的头端插入油缸座凹槽,油缸座架为底部的载物板和两侧的竖向设置梯形顶板以及头端顶部的插入油缸座凹槽的模座板组成,上述部件将油缸座架形成斗状槽形结构,在其槽体中横向设置气缸伸缩杆组(1505),气缸伸缩杆组上架设成型气缸,成型气缸、模座板(1506)、托板架、扩管端头托架相互匹配在一条轴线上都设置塞杆串孔(1507),塞杆串孔中插入定型塞杆,托板架头端架设扩管端头托架,扩管端头托架头端继续架设扩管模座(1607),扩管模座头端设置扩管模盖,扩管模盖轴心中央套合定型塞杆的头端,定型塞杆的头端还在扩管模盖的外端连接胀形销和胀形顶针(1608);所述夹紧制作模块(5)包括左模(501)和右模(502)、夹紧公滑座(505),两者结构一致左右对称设置,并在底部利用自身的化块和夹紧公滑座套合,顺着夹紧公滑座套合进行移动;左模(501)或右模(502)都包括可换夹模(503)、夹模母滑座(504)、夹紧油缸座(506)、夹紧油缸(507);夹模母滑座后方设置夹口板,夹口板(508)为T字形状或∏字符形状通过夹口板和夹紧油缸座连接,夹口板的前方和对称方向的夹模母滑座的夹口板形成夹模槽(509),夹模槽内夹合并螺接两只镜像对称的可换夹模,夹紧油缸塞入连接在加紧油缸座内,并且咬合夹紧缸半轴(510);所述卸料模块(6),包括卸料托板(601)、卸料气缸固定板(602)、卸料气缸(603)、卸料托块(604)、卸料防转杆座(605)、卸料导板(606),卸料转轴座销(607)、卸料挡块(608)、卸料转轴座(609);卸料转轴座固定在台面的表面,卸料转轴座顶部夹合或侧向设置可转动的卸料转轴座销,并使用卸料板压盖(610)压紧,卸料转轴座销顶部竖向连接设置卸料导板,卸料导板底部螺接设置卸料挡块夹合卸料转轴座销,卸料导板顶部焊接在卸料托块上,底部两侧螺接卸料托块,卸料托块插合卸料防转杆座,横向连接内腔盒的内壁进行悬置固定,卸料托块和卸料防转杆座夹合横向悬置的卸料托块固定板,卸料托块固定板上吊行设置卸料气缸固定板,卸料气缸固定板固定在台面的斜杠透孔上方,使得下方设置的卸料气缸悬吊固定,卸料气缸的气缸轴推合连接在卸料固定板上,推动固定板在台面的顶部斜撑抬高;所述送料模块(4)包括送料滑轨座(401)、送料气缸连接块、浮动接头(403)、送料气缸固定座(404)、送料气缸(405)、送料滑块(406)、送料滑块座(407)、托料防转杆(408)、托料防转板(409)、托料L座(410)、托料块气缸(411),所述送料滑轨座的顶部设置送料气缸固定座,送料气缸固定座上方竖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黎明何晓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拓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