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旋流稀释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46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旋流稀释罐,属于混合装置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用于储存外加剂的罐体,所述的罐体上方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其中,第一进水管的管口位于罐体的上方正中心,第二进水管的管口水平布置且与罐体的侧壁相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在罐体内形成旋流、上下层的外加剂能同时接触自来水、加快稀释罐的混合效率的特点。

An Intelligent Swirl Dilutio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swirl dilution tank,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mixing device. The main technical points include a tank body for storing admixtures.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take pipe and a second intake pipe. The first intake pipe orifice is positioned in the center above the tank body, and the second intake pipe orifice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and tangent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tank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ing a swirl in the tank body, simultaneously contacting tap water with the admixtures on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and speeding up the mixing efficiency of the dilu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旋流稀释罐
本技术涉及混合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旋流稀释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聚羧酸减水剂,大多是由外加剂复配厂按固定需求复配稀释而成,其固含量仅为10%左右,其余成分都是水。将如此大量的水进行运输,不但徒增成本,加剧了尾气排放等环境污染,对商业混凝土搅拌站而言,单一固含量的减水剂在生产使用中,遇到砂石水泥等材料变化时,可调控性上也受到局限。而且,在混合时,由于可能有砂石水泥等材料的影响,只是通过混合静置来融合,不仅效率低,还可能使外加剂不能充分与水接触,上下层的混合程度不同,影响加入到混凝土中后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在罐体内形成旋流、上下层的外加剂能同时接触自来水、加快稀释罐的混合效率的智能旋流稀释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旋流稀释罐,包括用于储存外加剂的罐体,所述的罐体上方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其中,第一进水管的管口位于罐体的上方正中心,第二进水管的管口水平布置且与罐体的侧壁相切,所述的罐体内腔底部还设有搅拌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上设有加快水流速度的水泵。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底部侧面设有进料管,所述的进料管的管口与罐体的侧壁相切且方向与第二进水管的管口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中间向下凹的球面状旋转板,所述的罐体下方还设有带动旋转板往复旋转的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板上设有凸起的搅拌叶片和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顶侧设有实时检测水位高低的水位监测仪。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侧面的上下两部分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取样口和第二取样口。进一步的,所述的罐体底侧设有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上设有阀门。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能在罐体内形成旋流、上下层的外加剂能同时接触自来水、加快稀释罐的混合效率,由第二进水管的喷射方向,使水流沿罐体侧壁旋转,同时带动内部的液体形成旋流,而当液体形成漩涡状后,第一进水管的水直接从中间落下与下层的液体混合,增大了外加剂母液与水的接触面积;2、用水泵加大形成旋流的速度,而且进料管方向与第二进水管方向相反,可以把水和外加剂母液同时灌入罐体内,交叉的水流更容易混合均匀;3、罐体底部为半球形,且可以旋转搅拌,让内部的水流混合效率更高,通过第一取样口和第二取样口对比上下层液体的融合程度,可以判断内部的外加剂是否混合均匀,达到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罐体;11、旋转板;111、搅拌叶片;112、通孔;12、第一取样口;13、第二取样口;2、第一进水管;3、第二进水管;31、水泵;4、进料管;5、电机;6、水位监测仪;7、出料管;71、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的: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旋流稀释罐,包括用于储存外加剂的罐体1,罐体1上方设有第一进水管2和第二进水管3,其中,第一进水管2的管口位于罐体的上方正中心,第二进水管3的管口水平布置且与罐体1的侧壁相切,罐体内腔底部还设有搅拌装置。本技术可通过第二进水管3把用于与外加剂母液混合的自来水,沿着罐体1的内壁注入罐体1内,由于水流的冲击力,使混合时,内部的液体形成旋流混合,提高效率。而且,在第二进水管3由内壁与外加剂母液混合,中间的液体以及形成漩涡状后下层的液体,将与位于中心的第一进水管2喷出的自来水混合,这样混合速度更快,上下层以及罐体1中心和壁侧的液体均能与自来水接触,混合更加均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水管3上设有加快水流速度的水泵31,以加大自来水喷射的力度,更容易形成旋流。罐体1底部侧面设有进料管4,进料管4的管口与罐体1的侧壁相切且方向与第二进水管3的管口方向相反。混合时,为了加快混合效率以及减少注水时间,外加剂母液和自来水可以同时注入,而进料管4同样为了形成旋流,与第二进水管3管口方向相反,这是为了让两股水流交叉相撞,外加剂母液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好地混合均匀。在本实施例中,搅拌装置包括中间向下凹的球面状旋转板11,罐体1下方还设有带动旋转板11往复旋转的电机5。旋转板11上设有凸起的搅拌叶片111和通孔112。罐体1底部的旋转板11旋转,形成搅拌的效果,半球形的旋转板11让水流不易停止下来,会顺着罐体1内壁滑动,而再通过旋转以及搅拌叶片11的搅动,搅拌效果更好,混合效率更高。罐体1顶侧设有实时检测水位高低的水位监测仪6。外加剂的重量也可以通过外加剂的密度乘以混合罐本体截面积和外加剂高度得到,而外加剂高度通过液位监测仪11来测量,计算出在外加剂母液中需要加入多少水,或者用于计算混合好后的罐体1内的外加剂的量。罐体1侧面的上下两部分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取样口12和第二取样口13,带静置后,在第一取样口12和第二取样口13取样,对比两处取样的外加剂固含量,判断是否上下层均混合完成,达到要求。罐体1底侧设有出料管7,出料管7上设有阀门71,使混合好的液体从出料管7取用,罐体1内的液体会从通孔112中流至下方,从出料管7流出。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可以由进料管4注入外加剂母液,再由第一进水管2和第二进水管3注水,或者把外加剂母液和自来水同时注入罐体1内,由于管口的位置以及水泵31的作用,内部液体形成旋流,旁边侧壁和上层的液体与第二进水管3的注水接触,中间和下层的液体与第一进水管2的注水接触。然后在水位监测仪6的实时监测下,水管停止进水,则可开启电机5,使旋转板11来回旋转,凸起的搅拌叶片111将使罐体1内的液体进一步混合,在第一取样口12和第二取样口13的取样对比后,判断上下层液体手混合均匀,达到外加剂的取用要求。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旋流稀释罐,包括用于储存外加剂的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上方设有第一进水管(2)和第二进水管(3),其中,第一进水管(2)的管口位于罐体(1)的上方正中心,第二进水管(3)的管口水平布置且与罐体(1)的侧壁相切,所述的罐体(1)内腔底部还设有搅拌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旋流稀释罐,包括用于储存外加剂的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上方设有第一进水管(2)和第二进水管(3),其中,第一进水管(2)的管口位于罐体(1)的上方正中心,第二进水管(3)的管口水平布置且与罐体(1)的侧壁相切,所述的罐体(1)内腔底部还设有搅拌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旋流稀释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水管(3)上设有加快水流速度的水泵(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旋流稀释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底部侧面设有进料管(4),所述的进料管(4)的管口与罐体(1)的侧壁相切且方向与第二进水管(3)的管口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旋流稀释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尧炼梅智勇陈均侨蒋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浪淘砂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