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娇专利>正文

翻身气垫及翻身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2302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身气垫及翻身护理床,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翻身气垫包括气垫本体、气垫支架以及升降组件。气垫支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气垫本体设置于第一侧,升降组件位于第二侧。气垫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升降组件的升降运动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气垫支架升降旋转,气垫支架的升降旋转带动第一气垫相对于第二气垫升降翻转,或者气垫支架的升降旋转带动第二气垫相对于第一气垫升降翻转。翻身护理床包括床架本体和翻身气垫。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能够较好的帮助病人完成翻身动作,减轻护工人员护理的劳动强度,有利于病人的身体康复。

Turn over air cushion and turn over nursing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rnover air cushion and a turnover nursing bed,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The turnover air cushion comprises an air cushion body, an air cushion bracket and a lifting component. The air cushion bracket comprises the relative first side and the second side, the air cushion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and the lifting component is located on the second side. The air cushion body comprises a first air cushion and a second air cushion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lifting motion of the lifting component can drive the lifting rotation of the air cushion bracket connected with it. The lifting rotation of the air cushion bracket can cause the first air cushion to rise and fall relative to the second air cushion, or the lifting rotation of the air cushion bracket can drive the second air cushion to rise and fall relative to the first air cushion. The turning-over nursing bed includes the bed frame body and the turning-over air cushion.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strong practicability, can better help patients complete the turn-over movement,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nursing workers, is conducive to the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身气垫及翻身护理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翻身气垫及翻身护理床。
技术介绍
护理床分为电动护理床和手动护理床,是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或居家护理时使用的病床。护理床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护工人员进行护理,便于病人康复,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又出现了语音操作和眼睛操作的电动护理床,既方便了对病人的护理,又丰富了病人的精神娱乐生活,然而,电动护理床价格昂贵,普通的手动护理床在帮助病人翻身时不方便,且无法改装为翻身用床。综上所述,如何设计一款翻身护理床,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身气垫,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协助病人翻身,有利于身体康复,生产、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具有很广的适应性。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翻身护理床,具有上述翻身气垫的优点。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身气垫,包括气垫本体、气垫支架以及升降组件;所述气垫支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气垫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侧;所述气垫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运动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气垫支架升降旋转,所述气垫支架的升降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气垫相对于所述第二气垫升降翻转,或者所述气垫支架的升降旋转带动所述第二气垫相对于所述第一气垫升降翻转。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翻身气垫,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气垫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气垫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气垫相对应设置。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升降组件能够带动其中一个所述气垫支架相对于另一个所述气垫支架翻转。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气垫支架的第二侧设置有万向节,所述升降组件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万向节相匹配。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架和驱动件,所述升降架与所述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架升降运动。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气垫本体还包括第三气垫,所述第三气垫位于所述第一气垫和所述第二气垫之间;所述第一气垫或者所述第二气垫能够压缩所述第三气垫进行升降翻转运动。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气垫的靠近所述气垫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防变形部,所述防变形部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三气垫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棱与凹槽,所述凸棱与所述凹槽依次间隔分布。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气垫本体的远离所述气垫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防滑部。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滑部包括多个凹陷部和多个凸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起部依次间隔设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翻身护理床,包括床架本体和翻身气垫;所述床架本体设置有通孔,所述气垫支架和所述气垫本体依次设置于所述床架本体上,所述升降组件从所述通孔穿过且与所述气垫支架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协助病人翻身效果好,方便使用,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减轻了护工人员护理的劳动强度,有利于病人的身体康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翻身气垫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气垫本体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气垫支架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气垫本体和气垫支架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升降组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翻身气垫的示意图。图标:100-翻身气垫;10-气垫本体;103-第一气垫;105-第二气垫;108-第三气垫;13-防滑部;134-凹陷部;137-凸起部;14-气垫支架;143-第一支架;146-第二支架;148-万向节;18-升降组件;182-升降架;185-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其中图1—图5对应本技术的实施例1,图6对应本技术的实施例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翻身气垫100包括气垫本体10、气垫支架14以及升降组件18,其中,气垫本体10位于气垫支架14的一侧,升降组件18设置于气垫支架14的另一侧,通过升降组件18的升降将气垫支架14以及与该气垫支架14配合的气垫本体10升降翻转,协助病人翻身。下面对该翻身气垫100的各个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首先,详细介绍气垫本体10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图2所示,该气垫本体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气垫103和第二气垫105,该第一气垫103与第二气垫105连接后使得其中一个气垫相对于另一个气垫能够转动,转动的角度在0度到90度之间的范围即可,从而可以协助病人翻身。可选的,该气垫本体10为长方形薄片结构,第一气垫103与第二气垫105连接后的尺寸可以根据病床的具体尺寸来设计,具体不做要求。当然,该第一气垫103与第二气垫105的大小、规格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选择第一气垫103的规格和大小与第二气垫105的规格、大小完全相同。可选的,该气垫本体10为薄片状结构包括了与气垫支架14相贴设置的平面侧和远离气垫支架14的使用侧,在该气垫本体10的使用侧铺设床上用品后,便于病人使用。考虑到床上用品铺设于气垫本体10上后会出现易滑落的情况,故,在气垫本体10的使用侧设置有防滑部13,该防滑部13可以是整体全部设置,也可以为部分设置。在本技术的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本体、气垫支架以及升降组件;所述气垫支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气垫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侧;所述气垫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运动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气垫支架升降旋转,所述气垫支架的升降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气垫相对于所述第二气垫升降翻转,或者所述气垫支架的升降旋转带动所述第二气垫相对于所述第一气垫升降翻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本体、气垫支架以及升降组件;所述气垫支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气垫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侧;所述气垫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所述升降组件的升降运动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所述气垫支架升降旋转,所述气垫支架的升降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气垫相对于所述第二气垫升降翻转,或者所述气垫支架的升降旋转带动所述第二气垫相对于所述第一气垫升降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支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气垫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气垫相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升降组件能够带动其中一个所述气垫支架相对于另一个所述气垫支架翻转。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支架的第二侧设置有万向节,所述升降组件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万向节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娇
申请(专利权)人:马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