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取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518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骨科取钉装置,包括一号钳体、一号钳头与二号钳头,所述一号钳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手指挡体,且一号钳体的后端外表面靠近手指挡体一侧的位置处设有二号支撑体,所述一号钳体的一端内表面活动安装有二号螺丝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骨科取钉装置,设有一号支撑体、二号支撑体、凹槽、备用钳头与固定铁架,一号支撑体与二号支撑体通过螺纹杆的结合使得整个装置在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打开状态,在使用时更方便实用,并且可以通过凹槽的设计来使用备用钳头,在面对较小钢钉的时候能突显优势,同时,固定铁架可以更好的对钳头进行固定,防止在力的使用过程中发生错位,适合不同的医疗环境,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Orthopaedic nail remova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rthopaedic nai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liers body, a first pliers head and a second pliers head. The front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pliers body is fixed with a finger retainer body, and a second support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position of the back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pliers body near one side of the finger retainer body.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first pliers body is movably mounted with a second screw. The orthopaedic nail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body, the second support body, the groove, the spare pliers and the fixed iron fram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irst support body and the second support body makes the whole device always open under the action of force, which is more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in use, and the spare pliers can be us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groove, and in the face of smaller size. Steel nails can highlight the advantages, at the same time, fixed iron frame can better fix the pliers, prevent the use of force in the process of dislocation, suitable for different medical environment, bring better use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科取钉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科取钉装置。
技术介绍
取钉钳,是一种用于夹持、固定加工工件或者扭转、弯曲、剪断的手工工具,钳的手柄依握的形式设计成直柄、弯柄以及弓柄,钳嘴的形式很多,包括尖嘴、平嘴、扁嘴、圆嘴和弯嘴,可适应对不同形状工件的作业需要;现有的骨科取钉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医院中骨科医生都曾在手术中使用取钉装置时遇到螺钉与螺丝刀滑落的迹象,特别是在遇到钢质差的螺钉及螺钉在体内生锈等等原因,并且在使用钳子时在打开钳嘴的时候不是很方便,且在螺丝钉比较深入钳头不能很好的深入取钉,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骨科取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骨科取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骨科取钉装置,包括一号钳体、一号钳头与二号钳头,所述一号钳体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手指挡体,且一号钳体的后端外表面靠近手指挡体一侧的位置处设有二号支撑体,所述一号钳体的一端内表面活动安装有二号螺丝钉,且一号钳体的一端内表面靠近二号螺丝钉一侧的位置处设有转动轴,所述一号钳体的下端外表面靠近转动轴的位置处设有二号钳体,且一号钳体通过转动轴与二号钳体活动连接,所述一号钳体与二号钳体之间设有一号支撑体,且一号支撑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二号支撑体的前端外表面设有螺丝帽,且二号支撑体通过螺纹杆与一号支撑体活动连接,所述一号支撑体的另一端设有支撑体螺丝,且一号支撑体通过支撑体螺丝与二号钳体活动连接,所述二号钳体的后端外表面设有手指凹槽,且二号钳体的一端内表面靠近转动轴的位置处设有三号螺丝钉,所述一号钳头与二号钳头的上端外表面设有固定铁架,所述固定铁架的一端内表面靠近一号钳头的位置处设有一号螺丝钉,且固定铁架的另一端内表面靠近二号钳头的位置处设有四号螺丝钉,所述固定铁架通过一号螺丝钉与一号钳头活动连接,且固定铁架通过四号螺丝钉与二号钳头活动连接,所述一号钳头通过二号螺丝钉与一号钳体活动连接,且二号钳头通过三号螺丝钉与二号钳体活动连接,所述二号钳头的前端外表面设有钳头齿,且钳头齿的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外表面设置有备用钳头。优选的,所述备用钳头的数量为两组,且其外表面均设有齿纹,所述支撑体螺丝的数量为两组,所述手指凹槽的数量为四组。优选的,所述固定铁架的形状为三角形,且其内部设有五号螺丝钉。优选的,所述备用钳头的一端为尖状,所述钳头齿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备用钳头通过凹槽与二号钳头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一号钳体的后端外表面与二号钳体的前端外表面均设有支撑体螺丝孔,支撑体螺丝孔的数量为六组。优选的,所述一号支撑体与二号支撑体之间的角度为六十度。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骨科取钉装置,通过一号支撑体与二号支撑体的衔接,将一号钳体与二号钳体支撑到一定角度,在使用时只需要单手握住一号钳体与二号钳体即可,并且在一号支撑体与二号支撑体的力的反向作用下让使用者可以更好的使用力,并且手指挡体与手指凹槽的设计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落或者不好使力的情况,固定铁架可以很好的确保在使用时一号钳头、二号钳头不会因为力的作用与一号钳体、二号钳体发生位置上的挪动,再加上凹槽的设计,可以针对不同情况使用备用钳头,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骨科取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骨科取钉装置的局部视图。图3为本技术骨科取钉装置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4为本技术骨科取钉装置图2中B处的放大视图。图中:1、一号钳体;2、转动轴;3、一号钳头;4、一号螺丝钉;5、固定铁架;6、二号钳头;7、二号钳体;8、支撑体螺丝;9、一号支撑体;10、二号支撑体;11、手指挡体;12、螺纹杆;13、螺丝帽;14、备用钳头;15、凹槽;16、钳头齿;17、二号螺丝钉;18、手指凹槽;19;三号螺丝钉;20、四号螺丝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骨科取钉装置,包括一号钳体1、一号钳头3与二号钳头6,一号钳体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手指挡体11,且一号钳体1的后端外表面靠近手指挡体11一侧的位置处设有二号支撑体10,一号钳体1的一端内表面活动安装有二号螺丝钉17,且一号钳体1的一端内表面靠近二号螺丝钉17一侧的位置处设有转动轴2,一号钳体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转动轴2的位置处设有二号钳体7,且一号钳体1通过转动轴2与二号钳体7活动连接,一号钳体1与二号钳体7之间设有一号支撑体9,且一号支撑体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12,二号支撑体10的前端外表面设有螺丝帽13,且二号支撑体10通过螺纹杆12与一号支撑体9活动连接,一号支撑体9的另一端设有支撑体螺丝8,且一号支撑体9通过支撑体螺丝8与二号钳体7活动连接,二号钳体7的后端外表面设有手指凹槽18,且二号钳体7的一端内表面靠近转动轴2的位置处设有三号螺丝钉19,一号钳头3与二号钳头6的上端外表面设有固定铁架5,固定铁架5的一端内表面靠近一号钳头3的位置处设有一号螺丝钉4,且固定铁架5的另一端内表面靠近二号钳头6的位置处设有四号螺丝钉20,固定铁架5通过一号螺丝钉4与一号钳头3活动连接,且固定铁架5通过四号螺丝钉20与二号钳头6活动连接,一号钳头3通过二号螺丝钉17与一号钳体1活动连接,且二号钳头6通过三号螺丝钉19与二号钳体7活动连接,二号钳头6的前端外表面设有钳头齿16,且钳头齿16的外表面设有凹槽15,凹槽15的外表面设置有备用钳头14。备用钳头14的数量为两组,且其外表面均设有齿纹,支撑体螺丝8的数量为两组,手指凹槽18的数量为四组;固定铁架5的形状为三角形,且其内部设有五号螺丝钉;备用钳头14的一端为尖状,钳头齿16的数量为两组,凹槽15的数量为两组,备用钳头14通过凹槽15与二号钳头6活动连接;一号钳体1的后端外表面与二号钳体7的前端外表面均设有支撑体螺丝孔,支撑体螺丝孔的数量为六组;一号支撑体9与二号支撑体10之间的角度为六十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骨科取钉装置,在使用时,拇指握住设有有手指挡体11的一号钳体1,另外四指握住带有手指凹槽18的二号钳体7,避免了在使用中手的滑动以及更方便的用力,在松开一号钳体1与二号钳体7之后,一号支撑体9与二号支撑体10由于力的反向作用使得一号钳体1与二号钳体7以及一号钳头3与二号钳头6始终处于打开状态,方便下一次的使用,并且一号螺丝钉4、二号螺丝钉17、三号螺丝钉19、四号螺丝钉20以及固定铁架5可以更好的确保一号钳头3与二号钳头6的稳固性,并且通过将备用钳头14插入凹槽15当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切换备用钳头14,从而提高了骨科取钉装置的使用效果,较为实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骨科取钉装置,包括一号钳体(1)、一号钳头(3)与二号钳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钳体(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手指挡体(11),且一号钳体(1)的后端外表面靠近手指挡体(11)一侧的位置处设有二号支撑体(10),所述一号钳体(1)的一端内表面活动安装有二号螺丝钉(17),且一号钳体(1)的一端内表面靠近二号螺丝钉(17)一侧的位置处设有转动轴(2),所述一号钳体(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转动轴(2)的位置处设有二号钳体(7),且一号钳体(1)通过转动轴(2)与二号钳体(7)活动连接,所述一号钳体(1)与二号钳体(7)之间设有一号支撑体(9),且一号支撑体(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12),所述二号支撑体(10)的前端外表面设有螺丝帽(13),且二号支撑体(10)通过螺纹杆(12)与一号支撑体(9)活动连接,所述一号支撑体(9)的另一端设有支撑体螺丝(8),且一号支撑体(9)通过支撑体螺丝(8)与二号钳体(7)活动连接,所述二号钳体(7)的后端外表面设有手指凹槽(18),且二号钳体(7)的一端内表面靠近转动轴(2)的位置处设有三号螺丝钉(19),所述一号钳头(3)与二号钳头(6)的上端外表面设有固定铁架(5),所述固定铁架(5)的一端内表面靠近一号钳头(3)的位置处设有一号螺丝钉(4),且固定铁架(5)的另一端内表面靠近二号钳头(6)的位置处设有四号螺丝钉(20),所述固定铁架(5)通过一号螺丝钉(4)与一号钳头(3)活动连接,且固定铁架(5)通过四号螺丝钉(20)与二号钳头(6)活动连接,所述一号钳头(3)通过二号螺丝钉(17)与一号钳体(1)活动连接,且二号钳头(6)通过三号螺丝钉(19)与二号钳体(7)活动连接,所述二号钳头(6)的前端外表面设有钳头齿(16),且钳头齿(16)的外表面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外表面设置有备用钳头(14)。...

【技术特征摘要】
1.骨科取钉装置,包括一号钳体(1)、一号钳头(3)与二号钳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钳体(1)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手指挡体(11),且一号钳体(1)的后端外表面靠近手指挡体(11)一侧的位置处设有二号支撑体(10),所述一号钳体(1)的一端内表面活动安装有二号螺丝钉(17),且一号钳体(1)的一端内表面靠近二号螺丝钉(17)一侧的位置处设有转动轴(2),所述一号钳体(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转动轴(2)的位置处设有二号钳体(7),且一号钳体(1)通过转动轴(2)与二号钳体(7)活动连接,所述一号钳体(1)与二号钳体(7)之间设有一号支撑体(9),且一号支撑体(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12),所述二号支撑体(10)的前端外表面设有螺丝帽(13),且二号支撑体(10)通过螺纹杆(12)与一号支撑体(9)活动连接,所述一号支撑体(9)的另一端设有支撑体螺丝(8),且一号支撑体(9)通过支撑体螺丝(8)与二号钳体(7)活动连接,所述二号钳体(7)的后端外表面设有手指凹槽(18),且二号钳体(7)的一端内表面靠近转动轴(2)的位置处设有三号螺丝钉(19),所述一号钳头(3)与二号钳头(6)的上端外表面设有固定铁架(5),所述固定铁架(5)的一端内表面靠近一号钳头(3)的位置处设有一号螺丝钉(4),且固定铁架(5)的另一端内表面靠近二号钳头(6)的位置处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红会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