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威专利>正文

中控锁防卡死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182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控锁防卡死传动机构,包括推拉杆(1)、顶座(2)、减速齿轮(6)、支撑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还包括双线螺纹螺杆(4)及与之匹配的双线螺纹螺母(3),该传动机构被安装在锁盒内并依靠上下盒骨位滑槽进行定位,其中,所述的顶座(2)、支撑块(7)与锁盒固定在一起,所述双线螺纹螺杆(4)在将双线螺纹螺母(3)套在其螺纹杆上后,一端与减速齿轮(6)固定并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撑块(7)上,另一端则活动连接在所述顶座(2)上,所述的推拉杆(1)套装在所述的顶座(2)及支撑块(7)之间,并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跳脱挡块(12)与双线螺纹螺母(3)相连。(*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中央控制门锁上的一种传动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中控锁防卡死传动机构包括推拉杆、顶座、减速齿轮、支撑块;其中所述的传动机构还包括双线螺纹螺杆及与之匹配的双线螺纹螺母,该传动机构被安装在锁盒内并依靠上、下盒骨位滑槽进行定位,所述的顶座、支撑块与锁盒固定在一起,所述双线螺纹螺杆在将双线螺纹螺母套在其螺纹杆上后,一端与减速齿轮固定并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支撑块上,另一端则活动连接在所述顶座上,所述的推拉杆套装在所述的顶座及支撑块之间,并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跳脱挡块与双线螺纹螺母相连。与单线螺纹螺杆相比,在螺杆中径与旋合圈数相等的前提下,双线螺纹螺杆的螺距、工作高度及输出轴向力均为单线螺纹螺杆的两倍,所以,在相同的动力马达驱动下,双线螺纹螺杆中控锁具有推拉力大,螺母滑动速度快,传动效率高等优点。而由于双线螺纹螺杆的螺旋升角较大,并大于自锁时的角度,在双线螺纹螺杆中控锁的传动过程中就不容易发生自锁卡死现象。由于本技术的特殊设计,在推拉杆的每一个滑动周期内,当螺母滑动到螺杆的两端时,都会及时跳脱推拉杆的跳脱挡块,令推拉杆在其行程范围内始终可以无阻力地自由滑动,既保证整套装置运行的平滑高效,又令机械磨损降低到最小程度。此外,在本技术的中控锁防卡死传动机构中增设了顶片,当螺母尾端面碰到该顶片的球形凸台时,由于螺母刚发生跳脱推拉杆跳脱挡块现象,滑动较快,具有较大的冲击力,而该球形凸台与螺母尾端接触部位的厚度较薄,具有很好的弹性,可以缓冲螺母的冲击力,从而延长了马达传动件的使用寿命。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中控锁防卡死传动机构包括推拉杆1、顶座2、减速齿轮6、支撑块7、双线螺纹螺杆4及与之匹配的双线螺纹螺母3。该传动机构被安装在汽车中控锁的锁盒内并依靠上、下盒骨位滑槽进行定位,其中,所述的顶座2、支撑块7与锁盒固定在一起,所述双线螺纹螺杆4在将双线螺纹螺母3套在其螺纹杆上后,一端与减速齿轮6固定并可旋转地连接在支撑块7上,另一端则活动连接在所述顶座2上,这样,该双线螺纹螺杆4与减速齿轮6只能够进行旋转。而所述的推拉杆1套装在所述的顶座2及支撑块7之间,并通过设置在其上的跳脱挡块12与双线螺纹螺母3相连,此时,该推拉杆1与双线螺纹螺母3只可以沿双线螺纹螺杆4的轴向进行前后滑动。在本技术的中控锁防卡死传动机构中增设了顶片5,该顶片5为一个方形薄板内嵌向一侧凸出的球形凸台51,在该球形凸台51的中心部位开设有大于双线螺纹螺杆4直径的通孔并通过该通孔套在所述的双线螺纹螺杆4上,所述该顶片5的薄板后壁与所述减速齿轮6固定连接,其球形凸台51的凸出面则远离该减速齿轮6。当推拉杆1和双线螺纹螺母3位于行程的最内端时(如图6所示),由于螺母3刚发生跳脱推拉杆跳脱挡块12的现象,滑动较快,具有较大的冲力,为了有效减缓这种冲击力,保护减速齿轮6的工作表面,顶片5的安装位置将保证该螺母尾端面将只能碰到该顶片5的球形凸台51,而该球形凸台51在与螺母3尾端接触部位的厚度较薄,具有很好的弹性,可以缓和螺母的冲击力,从而延长了马达传动件的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各主要组件的立体结构拆分示意图,其中所述的推拉杆1包括中空的推拉杆臂14及其连接墙13,在该推拉杆臂14的顶部和底部靠近所述支撑块7一端分别固定有行程挡块11,该行程挡块11与设置在汽车中控锁锁盒上、下盒滑槽内的限骨相配合,用以控制该推拉杆1的滑动距离。所述跳脱挡12被固定在该推拉杆臂14的顶部中心位置并靠近顶部行程挡块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推拉杆1的推拉杆臂14由上、下两个连杆组成,该两个连杆在临近顶座2一端通过连接板连为一体,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墙13连接,所述跳脱挡块12通过设置在推拉杆臂14上连杆顶面中心位置的凸棱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同样在图2中可以看出,在减速齿轮6的中心孔内还设置有V形凸台61,而在双线螺纹螺杆4上则设置有双线梯形螺纹41,在其与减速齿轮6的连接端还开设了一个与所述支撑块7的中心轴71相配合的支撑孔,该双线螺纹螺杆4通过其一端的侧壁上设置的锁紧台42与所述减速齿轮6的V形凸台61相配合而相互固定,所述支撑块7的中心轴71则穿过所述减速齿轮6的中心孔套在该双线螺纹螺杆4的支撑孔上。在所述双线螺纹螺母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双线梯形螺纹41相配合的梯形螺纹32,在该螺纹螺母3的顶部上设置了一个由内、外两个斜面组成的螺母挡部31,为了防止该在双线螺纹螺母3旋转,在其一侧外壁上还设置了一个防转板33。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首先由马达8带动小齿轮9转动,该小齿轮9与减速齿轮6相啮合,通过该减速齿轮6将扭矩传递给双线螺纹螺杆4,螺杆4再通过梯形螺纹41引导双线螺纹螺母3滑动,而该螺母通过螺母挡部31推动或拉动推拉杆1的跳脱挡块12,从而使推拉杆1获得动力而滑动。本传动机构中推拉杆1的具体滑动过程如图3-6所示,当螺母3推动推拉杆1向外滑动时(图3),所述螺母3的螺母挡部31的外侧斜面抵在所述推拉杆1的跳脱挡块12上并推动该推拉杆1前进。而当所述推拉杆1抵达其行程最外端时(图4),由于其行程挡块11的作用,推拉杆1停止移动,而所述螺母3还要继续移动一小段距离,直至抵住顶座2,此时螺母3将跳脱推拉杆1的跳脱挡块12,为推拉杆1回程做好准备。当马达8带动减速齿轮6反转,螺母3拉动推拉杆1向内滑动时(图5),所述螺母3的螺母挡部31的内侧斜面与所述推拉杆1的跳脱挡块12相抵,并拉动该推拉杆1前进。而当所述推拉杆1抵达其行程最内端时(图6),由于其行程挡块11的作用,推拉杆1停止移动,而所述螺母3还要继续移动一小段距离,直至抵住顶片5的球形凸台51,此时螺母3将跳脱推拉杆1的跳脱挡块12,而其冲击力将大部分由该顶片5的球形凸台51抵消。请参阅图7-8,在图7中的双线螺纹螺杆与图8中的单线螺纹螺杆的螺杆中径d与旋合圈数z相等的前提下(其中d=Φ4.9mm,z=8),此时双、单线螺纹螺杆的其它参数值为螺距P双线P=10mm;单线P=5mm工作高度h双线h=0.5P=0.5×10=5mm单线h=0.5P=0.5×5=2.5mm工作压力p双线与单线螺纹螺杆相等(即拉杆对导螺母之阻力)轴向力Q双线Q=3.14dhzp=3.14×4.9×5×8×p=615.4p单线Q=3.14dhzp=3.14×4.9×2.5×8×p=307.7p螺纹升角a双线螺纹升角大于单线螺纹升角(从图中看出)计算结果表明双线螺纹螺杆的螺距P、工作高度h、及输出轴向力Q、均为单线螺纹螺杆的两倍,这就说明,在相同的动力马达驱动下,双线螺纹螺杆中控锁的推拉力更大,螺母滑动速度更快,传动效率更高。而由于双线螺纹螺杆的螺旋升角较大,且大于自锁时的角度,在双线螺纹螺杆中控锁的传动过程中就不容易发生自锁卡死现象。此外,由于双线螺纹导程S比单线螺纹导程大,因此,与之配合的螺母的滑动速度就比单线螺母的滑动速度快。权利要求1.一种中控锁防卡死传动机构,包括推拉杆(1)、顶座(2)、减速齿轮(6)、支撑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还包括双线螺纹螺杆(4)及与之匹配的双线螺纹螺母(3),该传动机构被安装在锁盒内并依靠上下盒骨位滑槽进行定位,其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张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