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长安专利>正文

结核化疗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5163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核化疗药物的新用途,即结核化疗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给银屑病患者同时口服用异烟肼、利福平,以及抗结核药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盐酸莫西沙星和盐酸左氧氟沙星中的任意一种,95%以上的银屑病患者,6‑10周症状明显缓解,10‑18周痊愈,痊愈后巩固治疗至第28周为一个治疗周期,且少有复发,达到了根治银屑病的目的。如果银屑病的病因是结核杆菌感染所致,则本发明专利技术从银屑病的病因出发,彻底改变了原有银屑病治疗药物的治疗理念,做到了对因治疗;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核化疗药物价格低廉,减小了银屑病患者需长期服药造成的经济负担。

Application of tuberculosis chemotherapeutic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w use of tuberculosis chemotherapeutic drugs, that is, the application of tuberculosis chemotherapeutic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and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in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ieves the symptoms of more than 95% psoriasis patients in 6 to 10 weeks, recovers in 10 to 18 weeks, and consolidates the treatment to 28 weeks after recovery, throug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isoniazid, rifampicin and any of th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p-aminosalicylate, pyrazinamide, ethambutol, moxifloxacin hydrochloride and levofloxacin hydrochloride. There are few recurrences and the aim of eradicating psoriasis has been achieved. If the cause of psoriasis is caused by tuberculosis bacillus infec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starting from the cause of psoriasis, completely changes the treatment concept of the original psoriasis treatment drugs and achieves the treatment for the causes; moreover, the cost of the tuberculosis chemotherapy drugs is low, and reduces the economic burden caused by the long-term medication of psoriasis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核化疗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结核化疗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特别涉及结核化疗药物联合用药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病程相对较长,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作为一种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常常造成患者外观损害,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身心健康。疾病后期还极有可能损害患者的关节及多个内脏器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文献显示银屑病的病因尚不明确,通常认为主要由免疫介导,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失调性疾病”。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由于患者的多基因遗传造成的一种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疾病,同时学者们认为该病也可能因为患者严重创伤而致的感染、不合理用药、过度吸烟饮酒以及其他合并疾病等原因引发。银屑病按照其临床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而90%以上的银屑病均属于寻常型。寻常型银屑病多出现于头皮膝、肘和躯干、四肢等部位,并且呈现出对称分布的特点,其中基本皮损多以红色丘疹的斑块为主,其表面附着银白色鳞屑,若将其刮除则会有点状出血现象发生。而面部皮损则为点滴状浸润性红斑和皮疹;头皮皮损则为明显的束状发生;腋下及乳房等多摩擦的部位皮损呈现为鳞屑减少而出现渗出和糜烂的症状。关节型银屑病的皮损状况同寻常型银屑病,但其一般先有皮损,后出现关节症状,亦可同时出现。任何关节均可受累,并增加了关节畸形的发生率。红皮病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多为全身皮肤潮红同时伴有肿胀的发生,皮损处则出现大量糠状鳞屑,另外可能会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的发生。脓疱型银屑病:分为局限性或泛发性。①局限性脓疱性银屑病皮损局限于手掌及足跖,对称分布,皮损为红斑基础上的小脓疱。②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常急性发病,在寻常性银屑病皮损或无皮损的正常皮肤上迅速出现大小不等黄白色浅表无菌性小脓疱,密集分布,可融合,迅及全身,可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关节疼痛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麻风病是一种在体征表象上与银屑病有着相似特征的皮肤病,该病由麻风杆菌引起,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本病潜伏期长,发病于不知不觉中。银屑病与麻风病的区别主要是:1.病因方面,银屑病病因目前未知,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所致,银屑病可以出现与麻风病类似的皮损,但往往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可出现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2.慢性银屑病没有神经损害,而麻风病患者可有神经损害表现,皮损常伴有感觉障碍,周围神经干常粗大;3.病理学检查:银屑病患者可见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有时可见中性白细胞组成的小脓肿,颗粒层变薄和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真皮乳头内有毛细血管扩张,迂曲并向上延长。乳头顶端表皮变薄,上部有炎症细胞浸润。麻风病的病理表现:真皮浅层中的结核样麻风病变类似结核结节,但是极少有干酪样坏死。瘤型麻风病变有多量泡沫细胞组成的肉芽肿构成,夹杂有少量淋巴细胞。病灶围绕小血管和皮肤附件,以后随病变发展而融合成片。但是表皮与浸润灶之间有一层无细胞浸润的区域。对于银屑病的治疗,白细胞介素(IL)类药物是目前研发的热点,例如:优特克单抗,苏金单抗用于中重度银屑病的全身治疗。目前有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生物药物等多种药物被批准用于银屑病的对症治疗(RizviS,ChaudhariK,SyedBA.Thepsoriasisdrugsmarket.NatRevDrugDiscov,2015,14(11):745-746)。轻中度银屑病患者通常使用调节基因转录、抑制细胞增殖、促进角质细胞分化的局部外用制剂,如皮质激素类、维生素A酸类他扎罗汀、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维生素D类似物卡泊三醇以及由卡泊三醇和丙酸倍他米松组成的复方制剂。对于更加严重的银屑病患者,除了需要采用光线治疗,还要使用诸如甲氨蝶呤、阿维A酸或环孢素类的口服全身治疗药物。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阿普司特也用于治疗银屑病。TNF拮抗剂依那西普(恩利),英夫利昔单抗(类克)以及阿达木单抗(修美乐),在银屑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然而,由于TNF抑制剂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上升相关,限制了这类药物的应用。以上药物的应用与研发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对于银屑病患者来说,生物治疗价格极其昂贵,患者经济负担巨大,且这些药物短期及长期毒副作用显著。更关键的是以上所有治疗药物没有考虑到银屑病的确切病因,进行对因治疗,致使该病无法完全控制或彻底治愈。例如,临床上的部分胃炎、胃溃疡甚至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关;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及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有关。在发现这种相关性之前,以上疾病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在发现致病原因之后,上述疾病的治疗原则应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银屑病治疗药物存在的价格昂贵、毒副作用强、未对因治疗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核化疗药物的医药新用途,即结核化疗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申请人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银屑病的致病原因中,结核菌的感染可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抗结核治疗可以在短期内对银屑病达到极佳的治疗效果。由此得出,银屑病的发生与结核菌感染所致的免疫反应有关,是一种结核感染后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本专利技术结核化疗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具体为:给银屑病患者同时服用异烟肼、利福平,以及结核化疗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盐酸莫西沙星和盐酸左氧氟沙星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服用方法为口服,且各结核化疗药物的口服方法分别为:异烟肼:成人按体重每日口服5mg/kg,每日最高量0.3g;或每次口服15mg/kg,每次最高量900mg,每周2-3次;小儿(14岁以下)按体重每日口服10-20mg/kg,每日最高量0.3g,顿服;利福平:成人,每日0.45-1.2g,空腹顿服;1个月以上小儿按体重每日口服10-20g/kg,空腹顿服,每日最高量0.6g;老年患者(大于60岁),按体重每日口服10g/kg,空腹顿服;对氨基水杨酸钠:成人每次6-10g,一日2次;小儿按体重每日口服0.2-0.3g/kg,分3-4次,每日最高量12g;持续治疗4周,观察毒副作用调节剂量;吡嗪酰胺:按患者体重每日口服15-30mg/kg,每日最高量2g,顿服;或每次50-70mg/kg,每次最高量4g,每周2-3次;乙胺丁醇:按患者体重每日口服15mg/kg,一日1次;或0.75-1g每日1次;盐酸莫西沙星片:口服0.4g/次,一日一次,未成年人禁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0.2g/次,一日两次,未成年人禁用。相对于现有银屑病治疗药物,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如果银屑病的病因是结核杆菌感染所致,则本专利技术从银屑病的病因出发,彻底改变了原有银屑病治疗药物的治疗理念,做到了对因治疗。2、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结核化疗药物联合用药治疗各种类型的银屑病,且可通过银屑病的顽固程度调整联合用药种类及其剂量,减少常规银屑病用药时间及药物的毒副作用。临床试验证明,95%以上的银屑病患者,短期内(6-10周)症状明显缓解,10-18周痊愈,痊愈后巩固治疗至第28周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周期按服药第一天算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结核化疗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其特征是,给银屑病患者同时服用异烟肼、利福平,以及抗结核药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盐酸莫西沙星和盐酸左氧氟沙星中的任意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结核化疗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其特征是,给银屑病患者同时服用异烟肼、利福平,以及抗结核药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盐酸莫西沙星和盐酸左氧氟沙星中的任意一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核化疗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服用方法为口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核化疗药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各治疗药物的口服方法分别为:异烟肼:成人按体重每日口服5mg/kg,每日最高量0.3g;或每次口服15mg/kg,每次最高量900mg,每周2-3次;小儿按体重每日口服10-20mg/kg,每日最高量0.3g,顿服;利福平:成人,每日0.45-1.2g,空腹顿服;1个月以上小儿按体重每日口服10-20g/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安汪文杰白东江刘宏斌于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郭长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