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512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涉及医疗急救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并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与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并且两个电动推杆的顶端均与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通过设置床体、滑槽、滑块、电动推杆、载板、垫块、电机、无极调速器、转轴、凸轮、第一支撑板、凹槽、推动杆、第一滑套、第二滑套、按压装置、弹簧、第二支撑板、电源、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可以直接将装置拉到病人心口上方,直接对病人做心脑肺复苏,从而节约病人抢救的时间,同时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A rescue device for cardio-cerebral-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rdio-cerebral-pulmonary resuscitation rescue device for emergency medicin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emergency equipment. It comprises a bed body.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ed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sliding grooves, and sliding blocks are connected in the sliding groov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liding blocks is fix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the electric push rod, and the top ends of the two electric push rods are fix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Answer. The emergency medical cardio-cerebral-pulmonary resuscitation rescue device can directly pull the device to the patient's heart by setting bed, chute, slider, electric push rod, carrier plate, cushion block, motor, electrodeless governor, rotating shaft, cam, first support plate, groove, push rod, first slide sleeve, second slide sleeve, press device, spring, second support plate, power supply, first switch and second switch. Over the mouth,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is performed directly on the patient, thus saving the time of rescue and avoiding secondary injury to the patient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急救器械
,具体为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
技术介绍
急诊医学科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对受伤严重且生命垂危的病人,通常需要对病人进行心脑肺复苏抢救,现在对病人进行心脑肺复苏抢救大多都是把病人移动心肺复苏仪上,然后再进行心脑肺复苏,但是将病人移动到心肺复苏仪上需要医护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浪费病人抢救的时间,同时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解决了将病人移动到心肺复苏仪上需要医护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浪费病人抢救的时间,同时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并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与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并且两个电动推杆的顶端均与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支撑杆与载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并且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无极调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并且无极调速器的下表面与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无极调速器的输出轴与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并且转轴的右端与凸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凸轮的下表面与凹槽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凹槽开设在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与推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并与按压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套固定连接在载板的上表面,并且第二滑套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推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并且限位装置位于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之间,所述推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并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套的下表面和限位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按压装置包括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上表面与推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并且按压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橡胶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挡板,并且挡板固定连接在推动杆的外表面,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与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并且挡板的下表面与第二橡胶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下表面到第一滑套上表面的距离为三十五毫米,并且挡板下表面到第二滑套上表面的距离为三十五毫米。优选的,所述凸轮上表面到转轴中心的距离大于凸轮下表面到转轴中心的距离三十五毫米,并且凸轮外圈的弧度与凹槽的弧度相同。优选的,所述载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源,并且电源的右侧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无极调速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通过设置床体、滑槽、滑块、电动推杆、载板、垫块、电机、无极调速器、转轴、凸轮、第一支撑板、凹槽、推动杆、第一滑套、第二滑套、按压装置、弹簧、第二支撑板、电源、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当病人生命垂危需要使用心脑肺复苏装置的时候,医护人员首先拉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受力带动滑块在滑槽中滑动,当按压板移动到病人心口上方的时候,医护人员停止拉动支撑杆,然后通过第一开关控制电机工作,电机工作带动无极调速器转动,同时医护人员通过第二开关控制无极调速器工作,无极调速器工作带动转轴以每分钟一百转的速度进行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支撑板向下按压推动杆,推动杆向下运动的同时带动按压板对病人心脏进行按压,使得病人在需要做心脑肺复苏的时候,可以直接将装置拉到病人心口上方,直接对病人做心脑肺复苏,从而节约病人抢救的时间,同时避免在移动的过程中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2、该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和第三开关,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三开关控制电动推杆伸缩,使第三电动推杆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使按压板可以贴附在身材不同病人的心口上方。3、该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当第二橡胶垫触碰到第二滑套上方的时候会阻止推动杆继续向下滑动,从而使推动杆向下位移的距离始终保持在三十五毫米左右,从而避免推动杆向下位移过多按压板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1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2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体、2滑槽、3滑块、4电动推杆、5载板、6垫块、7电机、8无极调速器、9转轴、10凸轮、11第一支撑板、12凹槽、13推动杆、14第一滑套、15第二滑套、16按压装置、161按压板、162第一橡胶垫、17限位装置、171挡板、172第二橡胶垫、18弹簧、19第二支撑板、20支撑杆、21电源、22第一开关、23第二开关、24第三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包括床体1,床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2,并且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通过设置滑槽2和滑块3,使得医护人员拉动电动推杆4的时候,电动推杆4可以带动滑块3在滑槽2内滑动,从而使按压板161移动到病人的心口上方,滑块3的上表面与电动推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并且两个电动推杆4的顶端均与第二支撑板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动推杆4,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三开关24控制电动推杆4伸缩,使第三电动推杆4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板19上下移动,从而使按压板161可以贴附在身材不同病人的心口上方,第二支撑板19的上表面通过两个支撑杆20与载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载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6,并且垫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7,通过设置电机7,使得电机7可以为凸轮10的运动提供动力,从而使凸轮10可以转动,电机7的输出轴与无极调速器8的输入轴固定连接,并且无极调速器8的下表面与垫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无极调速器8,使得无极调速器8可以对转轴9的转速进行调节,从而使转轴9可以带动凸轮10在规定时间内转到相应的圈数。无极调速器8的输出轴与转轴9的左端固定连接,并且转轴9的右端与凸轮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凸轮10,使得凸轮10可以带动推动杆13做直线往返运动,从而实现按压板161不停的按压病人的心脏,凸轮10的下表面与凹槽12内壁的下表面搭接,凸轮10上表面到转轴9中心的距离大于凸轮10下表面到转轴9中心的距离三十五毫米,通过设置凸轮10上表面到转轴9中心的距离大于凸轮10下表面到转轴9中心的距离三十五毫米,使得凸轮10只可以向下按压第一支撑板11三十五毫米,使推动杆13带动按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2),并且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所述滑块(3)的上表面与电动推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并且两个电动推杆(4)的顶端均与第二支撑板(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9)的上表面通过两个支撑杆(20)与载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6),并且垫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与无极调速器(8)的输入轴固定连接,并且无极调速器(8)的下表面与垫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无极调速器(8)的输出轴与转轴(9)的左端固定连接,并且转轴(9)的右端与凸轮(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凸轮(10)的下表面与凹槽(12)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凹槽(12)开设在第一支撑板(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下表面与推动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13)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一滑套(14)和第二滑套(15)并与按压装置(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套(14)固定连接在载板(5)的上表面,并且第二滑套(15)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9)的上表面,所述推动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17),并且限位装置(17)位于第一滑套(14)和第二滑套(15)之间,所述推动杆(1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8),并且弹簧(1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套(14)的下表面和限位装置(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滑槽(2),并且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所述滑块(3)的上表面与电动推杆(4)的底端固定连接,并且两个电动推杆(4)的顶端均与第二支撑板(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9)的上表面通过两个支撑杆(20)与载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块(6),并且垫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与无极调速器(8)的输入轴固定连接,并且无极调速器(8)的下表面与垫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无极调速器(8)的输出轴与转轴(9)的左端固定连接,并且转轴(9)的右端与凸轮(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凸轮(10)的下表面与凹槽(12)内壁的下表面搭接,所述凹槽(12)开设在第一支撑板(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下表面与推动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13)的底端依次穿过第一滑套(14)和第二滑套(15)并与按压装置(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套(14)固定连接在载板(5)的上表面,并且第二滑套(15)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19)的上表面,所述推动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17),并且限位装置(17)位于第一滑套(14)和第二滑套(15)之间,所述推动杆(1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8),并且弹簧(1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套(14)的下表面和限位装置(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内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新涛于春鹏石磊马承泰徐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