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4857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1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包括漏斗、栽培桶,栽培桶上螺旋式分布四根渗水管,渗水管上方末端与两通接口相连,两通接口与可进行拆卸的输水管相连,输水管分别与五通接口相连,五通接口与漏斗相连,渗水孔均匀分布于四根渗水管上,排气管、渗水管下方末端连接栽培桶底部三通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栽培桶中水分快速达到平衡,同时使水分分布更加均匀,既满足了非充分灌溉栽培实验对水分精准控制的要求,又提高了非充分灌溉实验效率,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An Experimental Cultivation Device for Inadequate Irrig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xperimental cultivation device for insufficient irrigation, which comprises a funnel and a cultivation barrel. Four seepage pipes are spirally distributed on the cultivation barrel. The upper end of the seep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wo-way interface, the two-way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etachable water conveyance pipe, the water conveyanc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ve-way interface, the five-way interf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unnel, and the seepage hole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four seepage pipes, and the exhaust gas is exhausted. The lower end of the pipe and the seepage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three-way interface of the cultivation barrel. The method can quickly balance the water in the cultivation barrel and make the water distribution more uniform. It not only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precision control of water in the experiment of insufficient irrigation cultivation, but also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experiment of insufficient irrigation, and ensures the accuracy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scientificity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灌溉装置领域,涉及一种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桶及灌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盆栽实验中,其灌溉方式主要分为直接浇灌与管子插灌两种方式。对于直接浇灌,基质(例如,土体)上层含水率很大,远远超过了田间持水量,而下层基质含水率则随着深度增加逐渐减小,这样就造成了整个基质的水分分布均匀度差,难以满足非充分灌溉实验的基本要求;同时由于水分的下渗与平衡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表层的大量水分会因蒸发而损失掉,严重影响了非充分灌溉实验(例如,不同梯度干旱实验)中基质水分控制的准确性与精度。对于管子插灌,这是一种将管子插入基质中进行灌溉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从基质中进行灌水,从而避免了因表层蒸发而造成的水分损失。但是缺点是基质中管口处周围首先达到湿润,含水率很高,远远超过了田间持水量,且这种湿润只是局部的,要达到整个基质的水分均匀分布也需要很长的时间。中国专利CN207820539U公开了一种根层渗灌施肥系统,采用在主管上布置螺旋状排列的多个支管的手段,解决了喷灌、滴灌无法对植物根部有效灌溉、施肥的问题,并通过回收避免浪费,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水肥在植物根系部位的分散,但是依旧无法实现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整个基质中水分的快速均匀分布,而且支管较主管的管径减小,增加了流动阻力,需要使用额外的泵送措施才能确保水肥可以经渗灌管网达到灌溉位置。中国专利CN205727247U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浇水的盆栽盆,在盆体种植区底部布设螺旋盘绕的渗水管,并与种植区一侧的蓄水区连通,解决了自动、可调浇灌问题,但是由于渗水管位于种植区底部,所以无法实现在整个基质中水分的快速均匀分布。为了克服在非充分灌溉实验中,目前的灌溉方式灌溉后基质内水分分布不均匀,并且水分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过长等缺陷,亟待提出一种可以在整个基质中实现水分的快速均匀分布的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可以减少灌水时间,使基质中水分快速达到平衡,同时使基质中的水分分布更加均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栽培桶以及沿栽培桶侧壁分层布置的渗水孔,渗水孔每层布置多个,布置的所有渗水孔中任意两个渗水孔在栽培桶周向上相间隔(即在周向上相互错开位置),所述栽培桶布置有渗水孔的区段与栽培桶的任意端(顶部桶口、桶底)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具体距离可根据控制或避免基质表面灌溉水分蒸发损失及灌溉水分在桶底累积对基质中水分均匀分布的影响而定),栽培桶上设置有排气口以及与渗水孔相连通的进水口。优选的,所述栽培桶包括桶体以及设置于桶体侧壁内外壁面之间空隙内的多个平行排布的渗水管,渗水管的两端向桶体的对应端以螺旋方式延伸,渗水孔间隔设置在渗水管上,渗水孔与桶体内部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渗水管的下端与设置于桶体下端的环状排气管(可以在桶体内)相连,环状排气管与排气口相连。优选的,所述排气口位于桶体的上端面上,排气口上设置有排气组件。优选的,所述环状排气管包括用于连接渗水管的三通接口。优选的,所述进水口包括位于桶体上方的漏斗,漏斗的直管段开口处设置有多通接口,多通接口的对应接口端设置有输水管,各输水管通过设置于桶体上端面处(例如,两通接口位于桶体上部的桶体侧壁内外壁面之间)的两通接口与对应渗水管相连。优选的,所述输水管与两通接口之间可拆卸。优选的,所述桶体上设置有带链水塞,带链水塞包括用于封闭两通接口的塞子以及与该塞子及桶体分别相连的链条。优选的,所述渗水孔孔口周围设置有导水纤维。优选的,所述渗水孔通过设置于桶体侧壁内壁面上的内凸孔与桶体内部相连通,导水纤维经内凸孔伸入桶体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通过所布置的渗水孔可以实现多孔壁灌模式,通过分布在栽培桶侧壁不同层处且出水位置相互错开的渗水孔,使水分快速、均匀的进入栽培桶中基质内,从而完成对盆栽的灌溉,能使栽培桶中基质内水分快速达到平衡、水分分布更加均匀;在非充分灌溉盆栽实验过程中,由于渗水孔分布区距离栽培桶顶部有一定距离,避免了直接浇灌所造成的灌溉水分蒸发损失,也解决了插灌中由于出水口少(一般1-3个)而导致的灌溉耗时过长的弊端。本专利技术达到了有效控制水分蒸发、积聚,及快速、均匀灌水的目的,从而提高非充分灌溉栽培实验效率,满足了非充分灌溉栽培实验对水分精准控制的要求,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渗水孔采用导水纤维有效的防止堵塞,并具有引流的作用,尤其在孔径很小的时候,这种引流作用尤为明显。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为了防止导水纤维的脱落,利用孔口处的内壁凸起以对导水纤维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渗水管的下端连接排气管,排气管于栽培桶上沿排气口处排气,使得注入漏斗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进行自流灌,无需外部动力加压,可确保水分灌入并快速均匀分布于整个基质。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为了方便对植物进行栽培与管理,输水管与两通接口之间可进行拆卸,在不需要灌溉时,可方便的将位于栽培桶上方的灌水装置组件(输水管、五通接口、漏斗)移除,避免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中,将位于栽培桶上方的灌水装置组件移除后,可利用塞子将栽培桶上沿处的两通接口封闭,从而防止在植物栽培过程中,杂物进入渗水管,影响灌溉。附图说明图1A为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灌水装置组件未连接);图1B为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灌水装置组件连接,带链水塞未示出);图2为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的透视结构示意图(灌水装置组件连接);图3为渗水孔放大图;图中:1-漏斗、2-五通接口、3-输水管、4-排气组件、5-两通接口、6-渗水管、7-渗水孔、8-排气管、9-栽培桶、10-三通接口、11-栽培桶外壁、12-栽培桶内壁、13-内壁凸起、14-导水纤维、15-带链水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A、图1B、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包括漏斗1、五通接口2、输水管3和栽培桶9,所述栽培桶9上分布四根沿栽培桶9侧壁呈螺旋式延伸的渗水管6,四根渗水管6平行布设,四根渗水管6上端分别与均匀间隔布置在栽培桶9上端的四个两通接口5的一端对应相连;各两通接口5的另一端5与向栽培桶9上方延伸的输水管3相连;输水管3和两通接口5之间可进行拆卸;两通接口5对应配有可将其与输水管3相连一端(在拆卸输水管后暴露在栽培桶上沿)封闭的带链水塞15;四个渗水管6通过对应两通接口5所连接的输水管3分别与位于栽培桶9上方(中心位置)的五通接口2的四个接口端对应相连;所述漏斗1的下端(直管段)与该五通接口2剩余一个接口端相连;四个渗水管6的下端分别与均匀间隔布置于栽培桶9下端内的四个三通接口10的一个接口端对应相连;四段水平布设的排气管8通过四个三通接口10剩余的两个接口端首尾次第相连,从而形成一个位于栽培桶9下端内的环形体;所述环形体与自栽培桶9下端向上沿栽培桶9侧壁呈螺旋式延伸的排气管8相连。四个渗水管6的上、下两端无渗水孔7(例如,渗水管无渗水孔的部分位于栽培桶9自上端面向下5cm以内及自下端面向上5cm以内两个区段),从而可以避免水分在土体顶部蒸发散失以及在土体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桶(9)以及沿栽培桶(9)侧壁分层布置的渗水孔(7),渗水孔(7)每层布置多个,布置的所有渗水孔(7)中任意两个渗水孔(7)在栽培桶(9)周向上相互错开,所述栽培桶(9)布置有渗水孔(7)的区段与栽培桶(9)的任意端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栽培桶(9)上设置有排气口以及与渗水孔(7)相连通的进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桶(9)以及沿栽培桶(9)侧壁分层布置的渗水孔(7),渗水孔(7)每层布置多个,布置的所有渗水孔(7)中任意两个渗水孔(7)在栽培桶(9)周向上相互错开,所述栽培桶(9)布置有渗水孔(7)的区段与栽培桶(9)的任意端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栽培桶(9)上设置有排气口以及与渗水孔(7)相连通的进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桶(9)包括桶体以及设置于桶体侧壁内外壁面之间空隙内的多个平行排布的渗水管(6),渗水管(6)的两端向桶体的对应端以螺旋方式延伸,渗水孔(7)间隔设置在渗水管(6)上,并与桶体内部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6)的下端与设置于桶体下端的环状排气管(8)相连,环状排气管(8)与排气口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非充分灌溉实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位于桶体的上端面上,排气口上设置有排气组件(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鑫党倩楠冯树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