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铁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8020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铁单元,该动铁单元包括壳体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方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方铁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所述方铁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边缘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边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铁单元通过将在方铁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并使方铁分别与第一壳体的底壁边缘和第二壳体的底壁边缘连接,从而将方铁与壳体连接组合在一起,方铁与壳体两者对位效果好,不会出现嵌入深度不一的问题;且工艺简单,密封效果好。优选地使连接部与方铁的材质同为软磁材料,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导磁效果和磁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铁单元
本技术涉及声学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铁单元。
技术介绍
动铁单元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振膜,并设有与该振膜相连接以驱动振膜振动的驱动组件(又称马达),而将驱动组件中的方铁下沉可以减小动铁单元的厚度尺寸。现有技术的动铁单元是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安装位,以将驱动组件的方铁下沉安装。但是现有这种技术工艺困难,驱动组件中的方铁嵌入壳体内对位难度大,密封效果不好,且存在嵌入深度不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动铁单元。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动铁单元,包括壳体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方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方铁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所述方铁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边缘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边缘连接。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动铁单元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间隔设置,所述方铁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连接。优选地,在本技术所述的动铁单元中,所述连接部和方铁通过焊接或者胶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优选地,在本技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铁单元,包括壳体(10)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方铁(2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所述方铁(2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2)与所述第二壳体(13)之间,且所述方铁(21)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12)的底壁边缘和所述第二壳体(13)的底壁边缘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铁单元,包括壳体(10)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方铁(2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所述方铁(2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2)与所述第二壳体(13)之间,且所述方铁(21)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12)的底壁边缘和所述第二壳体(13)的底壁边缘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间隔设置,所述方铁(21)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12)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壳体(13)的侧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方铁(21)通过焊接或者胶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2)的侧壁包括立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2)的底壁三个边上且依序相连的第一侧壁(1201)、第二侧壁(1202)和第三侧壁(1203);所述第二壳体(13)的侧壁包括立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3)的底壁三个边上且依序相连的第四侧壁(1301)、第五侧壁(1302)和第六侧壁(1303);所述第四侧壁(1301)与所述第三侧壁(1203)位于同一侧,所述第六侧壁(1303)与所述第一侧壁(1201)位于同一侧;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方铁(21)侧壁的两相对侧上的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连接所述第一侧壁(1201)与所述第六侧壁(1303),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连接所述第三侧壁(1203)与所述第四侧壁(130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10)的外侧面处于同一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成仇顺兄张亚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阿木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