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采用的充电器是高压、较大容量的电池充电器,但高压、较大容量的电池充电器有一弊端,在电池接入瞬间会有很严重的电池端子打火现象,其原因为电池电压与充电器输出端子电压有较大压差,而电池与充电器输出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非常小(一般小于10毫欧),假设接触电阻为10毫欧,压差为10伏,电池接入瞬间,电池电压与充电器输出端子电压的压差加在接触电阻上,会在充电端子之间产生1000安培的浪涌电流。这么大的电流可以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熔掉电池与充电端子接触的金属部分,从而产生“打火”现象,并会伴有非常惊人的响声。这种现象严重影响操作者的安全。现有的改进型充电器在充电电源和电池之间接入一个开关,虽然可以消除电池接入瞬间的打火现象,但是在开关闭合瞬间依然存在浪涌电流,浪涌电流依然会损坏开关的金属触点,影响开关的寿命,从而影响了这一类型充电器的寿命。为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采用微处理器控制调节开关前后两端压差的方式来降低浪涌电流,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其逻辑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电路、开关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变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还与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电池的正极,所述变压电路的第二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电路、开关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电子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变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还与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电池的正极,所述变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用于连接电池的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电路包括主电路及调节电路;所述主电路与所述开关单元连接,所述主电路还与调节电路相连,所述调节电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包括变压器和第二电子开关,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调节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二端用于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用于与电池的负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一电解电容,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场效应管,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调节电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用于与电源的负极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括初级绕组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良兵,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志顺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