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76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采用中空结构,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USB插孔,所述USB插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壳体的前侧上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内部贯穿安装有插头,所述插头的内端部安装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端部采用T字型机构,所述导电柱外侧安装有导电环,所述导电环通过导线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所述壳体的背侧下部设置有存放腔,所述存放腔上部铰接有盖体,所述存放腔的内部安装有绕线机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旋转盘能够实现插头的旋转,从而能够调整充电器的整体角度,防止充电器之间造成干扰;通过绕线机构能够实现充电线的收集,便于实现充电器的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手机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电器。
技术介绍
充电器是一种为其他电器进行充电的设备,采用高频电源技术,运用先进的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利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把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的充电器不具备旋转功能,多个充电器使用时,充电器之间容易造成干扰;同时充电器不具备充电线收集功能,影响充电器的携带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充电器不具备旋转功能,多个充电器使用时,充电器之间容易造成干扰;同时充电器不具备充电线收集功能,影响充电器的携带方便性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盘能够实现插头的旋转,从而能够调整充电器的整体角度,防止充电器之间造成干扰;通过绕线机构能够实现充电线的收集,便于实现充电器的携带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采用中空结构,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壳体底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电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采用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电路板(6),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USB插孔(5),所述USB插孔(5)与所述电路板(6)电连接;所述壳体(1)的前侧上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盘(3),所述旋转盘(3)内部贯穿安装有插头(2),所述插头(2)的内端部安装有导电柱(7),所述导电柱(7)的端部采用T字型机构,所述导电柱(7)外侧安装有导电环(8),所述导电环(8)通过导线(9)与所述电路板(6)相连接;所述壳体(1)的背侧下部设置有存放腔(101),所述存放腔(101)上部铰接有盖体(4),所述存放腔(101)的内部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电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采用中空结构,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电路板(6),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USB插孔(5),所述USB插孔(5)与所述电路板(6)电连接;所述壳体(1)的前侧上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盘(3),所述旋转盘(3)内部贯穿安装有插头(2),所述插头(2)的内端部安装有导电柱(7),所述导电柱(7)的端部采用T字型机构,所述导电柱(7)外侧安装有导电环(8),所述导电环(8)通过导线(9)与所述电路板(6)相连接;所述壳体(1)的背侧下部设置有存放腔(101),所述存放腔(101)上部铰接有盖体(4),所述存放腔(101)的内部安装有绕线机构(11),所述绕线机构(11)包括固定座(1101),所述固定座(110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孔(1104),所述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善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亚华宇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