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发电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薄膜发电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薄膜发电模组,大多数是将多层结构在大型高功率封装设备中给一定温度及真空和压力保持下完成封装,但在封装过程中容易有胶膜包裹气体残余现象,影响成品的良率及制造品质成本。而且现有技术采用的前板材料对光的透过率有一定影响,最终影响整个模组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出现因使用化学胶膜而产生老化的问题的薄膜发电模组。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发电模组,包括电极,以及从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基材层、导电层、发电层和增益层;所述导电层由导电材料通过成膜工艺与基材层结合后形成;所述发电层通过镀膜和成膜工艺与导电层结合;所述增益层通过镀膜工艺与发电层结合;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贯穿基材层和导电层与发电层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贯穿基材层、导电层和发电层。所述发电层的上表面还设有导电带。所述基材层由玻璃或PVC板制成。所述导电层采用的导电材料为二氧化钛或铜或铝。所述增益层由高透光性材料制成,如玻璃等。所述增益层采用二氧化硅或氮化硅陶瓷。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发电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5),以及从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基材层(1)、导电层(2)、发电层(3)和增益层(4);所述导电层(2)由导电材料通过成膜工艺与基材层(1)结合后形成;所述发电层(3)通过镀膜和成膜工艺与导电层(2)结合;所述增益层(4)通过镀膜工艺与发电层(3)结合;所述电极(5)包括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所述第一电极(5‑1)贯穿基材层(1)和导电层(2),并与发电层(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5‑2)贯穿基材层(1)、导电层(2)和发电层(3),并与发电层(3)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发电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5),以及从下至上依次叠层设置的基材层(1)、导电层(2)、发电层(3)和增益层(4);所述导电层(2)由导电材料通过成膜工艺与基材层(1)结合后形成;所述发电层(3)通过镀膜和成膜工艺与导电层(2)结合;所述增益层(4)通过镀膜工艺与发电层(3)结合;所述电极(5)包括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所述第一电极(5-1)贯穿基材层(1)和导电层(2),并与发电层(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极(5-2)贯穿基材层(1)、导电层(2)和发电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汉嘉薄膜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