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51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该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玻璃、上层封装胶膜、电池片阵列层、下层封装胶膜、背板以及接线盒:电池片阵列层包括两个并联的发电单元,两个发电单元轴对称设置;发电单元包括多个串联的大列电池串,各轴对称设置的两个大列电池串并联于同一旁路二极管;大列电池串包括多个由电池片叠瓦串联组成的单列电池串。该组件具有两个发电单元,流经各发电单元的电流仅为整个组件的一半,可以有效降低热斑效应所造成的组件功率损失;同时,该组件中的旁路二极管相对于常规叠瓦组件所并联的电路电压较低,可以有效避免旁路二极管被过高的负载电压击穿,工作稳定性高;此外,两个发电单元共用旁路二极管,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Double Generation Unit Laminated Photovoltaic Modu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ouble generation unit laminated photovoltaic module, which comprises upper glass, upper packaging film, battery array layer, lower packaging film, back plate and junction box arranged in sequence from top to bottom: the battery array layer comprises two parallel generating units, two generating units are axisymmetrically arranged; the generating unit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eries batteries, each of which is in series. Two large batteries with axisymmetrical arrangement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and parallel to the same bypass diode; the large batteries series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single batteries series consisting of stacked wafers in series. The module has two generating units, and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each generating unit is only half of the total compon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wer loss caused by the thermal spot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bypass diode in the module has lower voltage than the circuit parallel to the conventional laminated compon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bypass diode being broken down by excessive load voltage and has high working stability. In addition, the cost of production can be greatly reduced by sharing bypass diodes between the two generating un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由玻璃和背板结构夹胶封装,中间复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阵列组成复合层,通过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之为光伏组件。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高转换效率以及高功率的光伏组件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叠瓦光伏组件因其较高的面积利用率、低电阻损耗而成为较佳选择之一。相对于常规光伏组件而言,叠瓦光伏组件直接将电池片两两粘接串联,避免了焊带的使用,减少焊带产生的电学及光学损失,同时增大对空间面积的利用率;其拥有较高的组件转换效率,与常规光伏组件相比并能够提升约7%以上的发电量。现有的叠瓦光伏组件,以纵排组件为例,一般只是在接线盒的正负极之间并联有多个单列电池串,即电池片阵列层只具有一个发电单元,且在组件的正负极之间也只并联有一个旁路二极管,当光伏组件发生热斑效应时,不仅功率损耗较大,且旁路二极管可能被过高的负载电压所击穿,造成组件烧毁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发生热斑效应时工作可靠性高、功率损失低的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玻璃、上层封装胶膜、电池片阵列层、下层封装胶膜、背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背板外部的接线盒,其中:所述电池片阵列层包括两个并联于所述接线盒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发电单元,两个所述发电单元轴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电池片阵列层中线两侧;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多个串联的大列电池串,各轴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大列电池串并联于同一旁路二极管;所述大列电池串包括多个单列电池串,所述单列电池串由多个电池片叠瓦串联组。具体实施中,所述大列电池串包括多个并联的单列电池串。具体实施中,各所述旁路二极管均设置于一整体式接线盒内部或各所述旁路二极管分别设置于一分体式接线盒的各子接线盒内部。具体实施中,所述发电单元内多个所述大列电池串并排设置且各相邻的两个所述大列电池串极性相反。具体实施中,所述大列电池串内各所述单列电池串并排设置且极性相同。具体实施中,所述电池片为四分之一切片电池、六分之一切片电池或十分之一切片电池。具体实施中,所述发电单元包括两个所述大列电池串,所述大列电池串包括三个单列电池串,所述单列电池串包括三十个六分之一切片电池。具体实施中,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四个所述大列电池串,所述大列电池串包括三个单列电池串,所述单列电池串包括十八个六分之一切片电池。具体实施中,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六个所述大列电池串,所述大列电池串包括两个单列电池串,所述单列电池串包括十二个四分之一切片电池。具体实施中,所述发电单元包括两个所述大列电池串,所述大列电池串包括五个单列电池串,所述单列电池串包括三十个十分之一切片电池。具体实施中,多个所述电池片通过导电胶叠瓦串联组成所述单列电池串。具体实施中,多个所述大列电池串通过汇流条串联组成所述发电单元。具体实施中,所述汇流条与所述电池片之间还设置有绝缘隔离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玻璃、上层封装胶膜、电池片阵列层、下层封装胶膜、背板及背板外部的接线盒,该电池片阵列层包括两个并联于接线盒正负极之间的发电单元,两个发电单元轴对称的设置于电池片阵列层中线两侧;两个发电单元内的各轴对称设置的两个大列电池串并联于同一旁路二极管;各大列电池串包括多个由电池片叠瓦串联组成的单列电池串。该组件具有两个发电单元,流经各发电单元的电流仅为整个组件的一半,可以有效降低热斑效应所造成的组件功率损失;同时,该组件中的旁路二极管相对于常规叠瓦组件所并联的电路电压较低,可以有效避免旁路二极管被过高的负载电压击穿,工作稳定性高;此外,两个发电单元共用旁路二极管,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六分之一切片电池纵向排列阵列层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六分之一切片电池纵向排列阵列层的正面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六分之一切片电池纵向排列组件的背部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六分之一切片电池横向排列阵列层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六分之一切片电池横向排列阵列层的正面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六分之一切片电池横向排列组件的背部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四分之一切片电池横向排列阵列层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四分之一切片电池横向排列阵列层的正面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四分之一切片电池横向排列组件的背部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十分之一切片电池横向排列阵列层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十分之一切片电池横向排列阵列层的正面示意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十分之一切片电池横向排列组件的背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具体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发生热斑效应时工作可靠性高、功率损失低的双发电单元301叠瓦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玻璃100、上层封装胶膜200、电池片阵列层300、下层封装胶膜400、背板500以及设置于所述背板500外部的接线盒600,其中:所述电池片阵列层300包括两个并联于所述接线盒600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发电单元301,两个所述发电单元301轴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电池片阵列层300中线两侧;所述发电单元301包括多个串联的大列电池串302,各轴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大列电池串302并联于同一旁路二极管;所述大列电池串302包括多个单列电池串303,所述单列电池串303由多个电池片304叠瓦串联组成。具体实施中,大列电池串302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电性与常规组件相同,所述大列电池串302可以包括多个并联的单列电池串303。具体实施中,接线盒600的选用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案。例如,如图4、图13所示,所述接线盒600可以为整体式接线盒,各所述旁路二极管可以均设置于所述整体式接线盒内部。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内部的各旁路二极管与大列电池串302之间的连接线路走线整齐,整体式接线盒可以设置于背板500中间,同时兼顾多个旁路二极管与两发电单元301的多个大列电池串302的连接。再例如,如图7、图10所示,所述接线盒600还可以为分体式接线盒,各所述旁路二极管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分体式接线盒的多个子接线盒内部。进一步的,子接线盒的数量与可以旁路二极管的数量相匹配,各子接线盒的位置则与两发电单元3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玻璃(100)、上层封装胶膜(200)、电池片阵列层(300)、下层封装胶膜(400)、背板(500)以及设置于所述背板(500)外部的接线盒(600),其中:所述电池片阵列层(300)包括两个并联于所述接线盒(600)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发电单元(301),两个所述发电单元(301)轴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电池片阵列层(300)中线两侧;所述发电单元(301)包括多个串联的大列电池串(302),各轴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大列电池串(302)并联于同一旁路二极管;所述大列电池串(302)包括多个单列电池串(303),所述单列电池串(303)由多个电池片(304)叠瓦串联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层玻璃(100)、上层封装胶膜(200)、电池片阵列层(300)、下层封装胶膜(400)、背板(500)以及设置于所述背板(500)外部的接线盒(600),其中:所述电池片阵列层(300)包括两个并联于所述接线盒(600)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发电单元(301),两个所述发电单元(301)轴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电池片阵列层(300)中线两侧;所述发电单元(301)包括多个串联的大列电池串(302),各轴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大列电池串(302)并联于同一旁路二极管;所述大列电池串(302)包括多个单列电池串(303),所述单列电池串(303)由多个电池片(304)叠瓦串联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其中,所述大列电池串(302)包括多个并联的单列电池串(30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其中,各所述旁路二极管均设置于一整体式接线盒内部或各所述旁路二极管分别设置于一分体式接线盒的各子接线盒内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其中,所述发电单元(301)内多个所述大列电池串(302)并排设置且各相邻的两个所述大列电池串(302)极性相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其中,所述大列电池串(302)内各所述单列电池串(303)并排设置且极性相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发电单元叠瓦光伏组件,其中,所述电池片(304)为四分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李俊斐何胜周盛永黄海燕陆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