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接触器及其触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480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30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直流接触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机构以及静触头机构;动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组件以及第一母排,静触头机构包括静触头以及第二母排,静触头位于动触头组件的活动轨迹范围内;第二母排以及动触头组件均为L形结构,两个L形结构均具有开口,两个开口的朝向均相同。提供一种直流接触器,通过将动触头组件也设置为L形,并限定第二母排和动触头组件的摆放方向一致,可以保证当动触头机构接触静触头机构时,即合闸通流时,动触头组件的其中一段与第一母排之间产生的电动斥力能够抵消动触头组件的另一段与第一母排之间产生的电动斥力,大大减少了触点部分所需要的触头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接触器及其触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流接触器
,具体为一种直流接触器及其触头结构。
技术介绍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为了降低车体与地之间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一般在设有牵引变电所的车站和车场设置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在走行轨对地电位超标时,可将走行轨和变电所接地母排连接起来,这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保护人身安全的防护措施。而钢轨电位限制装置里的常闭接触器起着关键作用,它除了要求接触器能频繁分断额定电流和临界电流,还需耐受同等级别接触器3倍以上的短路电流。市场上现有的直流接触器触头结构,其动触头组件多设为长条状,在合闸通流时,动触头组件的触点部分所需要的触头压力过大,电动斥力大,要解决这一缺陷需多极触头并联才能耐受较大短路电流,这样会带来接触器体积过大,操作功率过大和成本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接触器及其触头结构,通过将动触头组件也设置为L形,并限定第二母排和动触头组件的摆放方向一致,可以保证当动触头机构接触静触头机构时,即合闸通流时,动触头组件的其中一段与第一母排之间产生的电动斥力能够抵消动触头组件的另一段与第一母排之间产生的电动斥力,大大减少了触点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机构,以及可与所述动触头机构活动接触的静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组件以及供所述触头组件安装的第一母排,所述静触头机构包括可与所述动触头组件配合的静触头以及供所述静触头安装的第二母排,所述静触头位于所述动触头组件的活动轨迹范围内;所述第二母排以及所述动触头组件均为L形结构,两个所述L形结构均具有开口,两个所述开口的朝向均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结构,包括动触头机构,以及可与所述动触头机构活动接触的静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机构包括动触头组件以及供所述触头组件安装的第一母排,所述静触头机构包括可与所述动触头组件配合的静触头以及供所述静触头安装的第二母排,所述静触头位于所述动触头组件的活动轨迹范围内;所述第二母排以及所述动触头组件均为L形结构,两个所述L形结构均具有开口,两个所述开口的朝向均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具有平行且并排设置的多片动触头板,每一片所述动触头板均具有供所述静触头机构接触的触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机构还包括可带动所述动触头组件绕第一转动轴线旋转至与所述静触头机构接触的转架,所述转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安装板,所述动触头组件安设于两块第一安装板上且位于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动触头板与所述转架可转动连接且两者之间的转动轴线为第二转动轴线,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二转动轴线,所述转架还具有安装在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的第二安装板,各所述动触头板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静触头机构之间,且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动触头板之间夹设有触头弹簧且所述触头弹簧与所述触点均位于所述动触头板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积科王金龙黄炜周阳张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长海电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