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电子设备的结构光模组占据着电子设备非显示区的空间,使得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提高受限。而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的屏占比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减少结构光模组占据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的面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占比大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显示屏及第一摄像头,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共同围成收容腔,所述显示屏设有第一成像孔,所述显示屏集成有激光投射器,所述激光投射器能够向所述电子设备外部的拍摄主体发射光线,所述第一摄像头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线采集面正对所述第一成像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线采集面能够采集被所述拍摄主体反射且穿过所述第一成像孔的光线。相较于传统电子设备将激光投射器设置在壳体内部,并通过显示屏的非显示区(例如刘海屏)将激光投射出电子设备的外部,且传统的激光投射器的体积较大,从而使得非显示区的面积也相应较大。而本申请通过将所述激光投射器集成于所述显示屏内,所述激光投射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显示屏及第一摄像头,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共同围成收容腔,所述显示屏设有第一成像孔,所述显示屏集成有激光投射器,所述激光投射器能够向所述电子设备外部的拍摄主体发射光线,所述第一摄像头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线采集面正对所述第一成像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线采集面能够采集被所述拍摄主体反射且穿过所述第一成像孔的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显示屏及第一摄像头,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壳体共同围成收容腔,所述显示屏设有第一成像孔,所述显示屏集成有激光投射器,所述激光投射器能够向所述电子设备外部的拍摄主体发射光线,所述第一摄像头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线采集面正对所述第一成像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线采集面能够采集被所述拍摄主体反射且穿过所述第一成像孔的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成像孔阵列排布,且多个所述第一成像孔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光线穿透区,所述光线穿透区正对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线采集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孔内设有透明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成像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d,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线采集面至所述第一成像孔的中心的距离为h,所述第一成像孔的截面半径为r,所述第一成像孔的深度为t,d满足:d≥(h×r)/t。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成像孔呈一排或一列排布,所述第一成像孔具有基准面,所述基准面至所述第一成像孔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S1,d满足:d=(S1×r)/t。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投射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激光投射器阵列排布,多个所述激光投射器能够向所述拍摄主体投射阵列排布的光斑,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光线采集面能够采集被所述拍摄主体反射且穿过所述第一成像孔的阵列排布的光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阵列基板、液晶层及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所述液晶层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显示屏提供光源,所述激光投射器集成于所述阵列基板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多条驱动线及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多个所述激光投射器的输入端一一对应地连接于所述多条驱动线,所述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一一对应地连接于所述多条栅极线,当所述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一一对应地连接于所述多条数据线时,所述多个激光投射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地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或当所述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一一对应地连接于所述多条数据线时,所述多个激光投射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地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第一成像孔设于所述栅极线内。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阵列基板、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