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节能围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4025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节能围挡,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挡板、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卡箱、第一固定柱、轴承、拨板、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第一固定块、第四传动杆、第一滑杆、第一卡块、第二滑杆、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柱、第四固定杆、第二卡块、支撑机构和反光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围挡在使用的过程中功能过于单一,不易运输,两个围挡之间不方便固定,围挡不能多次利用的问题,该多功能节能围挡,具备多功能和节能的优点,提高了围挡的实用性。

A Multifunctional Energy-saving Enclos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energy-saving enclosure, which comprises a baffle. The left side of the baff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fixing rod,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baffl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fix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ffle, a first fixing rod, a second fixing rod, a third fixing rod, a chuck box, a first fixing column, a bearing, a dialing plate, a first transmission rod, a second transmission rod, a third transmission rod, a first fixing block, a fourth transmission rod, a first slide rod, a second slide rod, a second fixing block, a second fixed column, a fourth fixing rod, a second clamp rod and a support machine. The combined use of the structure and reflective pat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single function, difficult transportation, inconvenient fixing between the two enclosures and multiple utilization of the enclosure. The multi-functional energy-saving enclos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multi-function and energy-saving, and improv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enclo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节能围挡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具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节能围挡。
技术介绍
围挡是指为了将建设施工现场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使施工现场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所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各种砌体材料砌筑的围墙、采用各种成型板材构成的维护体等。建筑施工需要使用到围挡,但现有的围挡在使用的过程中功能过于单一,不易运输,两个围挡之间不方便固定,围挡不能多次利用的问题,降低了围挡的实用性。另外现有的围挡沿线设置警示灯不够节能环保,耗电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节能围挡,具备多功能和节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围挡在使用的过程中功能过于单一,不易运输,两个围挡之间不方便固定,围挡不能多次利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节能围挡,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内部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箱,所述卡箱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表面远离卡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远离卡箱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卡箱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拨板,所述拨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背面贯穿卡箱并延伸至卡箱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背面的左侧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杆,所述第四传动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靠近卡箱的一侧与卡箱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传动杆远离卡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右侧与卡箱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内部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顶部和底部均与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挡板背面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挡板的正面设置有多条横向排列的反光贴。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正面与挡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底部通过第三转轴活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五固定杆,所述第五固定杆底部远离斜杆的一侧通过第四转轴活动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的正面与第三固定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底部靠近斜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垫板。优选的,所述第四传动杆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卡箱内壁的左侧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所述卡箱的左侧开设有配合第二卡块和第四固定杆使用的第一开口。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第四传动杆和卡箱之间,所述第一滑杆远离卡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左侧与第二传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右侧与卡箱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优选的,所述反光贴的数量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挡板的正面,所述第二卡块的左侧与第一卡块的右侧配合使用,所述卡箱的正面开设有配合第一传动杆使用的第二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挡板、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卡箱、第一固定柱、轴承、拨板、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第一固定块、第四传动杆、第一滑杆、第一卡块、第二滑杆、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柱、第四固定杆、第二卡块、支撑机构和反光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围挡在使用的过程中功能过于单一,不易运输,两个围挡之间不方便固定,围挡不能多次利用的问题,该多功能节能围挡,具备多功能和节能的优点,提高了围挡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机构,能够使挡板得到有效的固定,方便装置的运输,减少了装置占用的地方,方便使用者进行快速安装,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滑块、滑槽和第一开口,能够有效增加第四传动杆移动的稳定性,减少第四传动杆的晃动,方便结构间的传动,避免结构间的卡死,同时第一开口能够方便第四固定杆和第二卡块进入到卡箱的内部,方便结构使用,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通过设置弹簧和第一挡块,能够对第四固定杆起到反弹的力,从而方便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卡紧,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同时第一挡块可以有效的避免第四传动杆脱离第一滑杆,避免结构的卡死,通过设置拉簧和第二挡块,能够使第二传动杆始终保持向右的力,方便使用者使用,进一步的提高了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卡紧的能力,同时第二挡块能够避免第二传动杆脱离第二滑杆,方便结构间的传动3.本技术通过设置反光贴和第二开口,从而降低设置警示灯的能耗,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同时第二开口能够对第一传动杆起到限位左右,减少第一传动杆的上下晃动,增加结构间运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B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结构D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挡板、2第一固定杆、3第二固定杆、4第三固定杆、5卡箱、6第一固定柱、7轴承、8拨板、9第一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1第三传动杆、12第一固定块、13第四传动杆、14第一滑杆、15第一卡块、16第二滑杆、17第二固定块、18第二固定柱、19第四固定杆、20第二卡块、21支撑机构、2101第三固定块、2102斜杆、2103第五固定杆、2104第四固定块、2105垫板、22反光贴、23滑块、24滑槽、25第一开口、26弹簧、27第一挡块、28拉簧、29第二挡块、30第二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多功能节能围挡,包括挡板1,挡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2,挡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3,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4,第一固定杆2内部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箱5,卡箱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6,第一固定柱6表面远离卡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7,轴承7远离卡箱5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杆2固定连接,卡箱5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拨板8,拨板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9,第一传动杆9的背面贯穿卡箱5并延伸至卡箱5的内部,第一传动杆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0,第二传动杆10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传动杆11,第三传动杆11背面的左侧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2,第一固定块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杆13,第四传动杆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杆14,第一滑杆14靠近卡箱5的一侧与卡箱5固定连接,第一滑杆14的表面套设有弹簧26,弹簧26位于第四传动杆13和卡箱5之间,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节能围挡,包括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2),所述挡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4),所述第一固定杆(2)内部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箱(5),所述卡箱(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6),所述第一固定柱(6)表面远离卡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7),所述轴承(7)远离卡箱(5)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杆(2)固定连接,所述卡箱(5)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拨板(8),所述拨板(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9),所述第一传动杆(9)的背面贯穿卡箱(5)并延伸至卡箱(5)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杆(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0),所述第二传动杆(10)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传动杆(11),所述第三传动杆(11)背面的左侧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2),所述第一固定块(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杆(13),所述第四传动杆(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杆(14),所述第一滑杆(14)靠近卡箱(5)的一侧与卡箱(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传动杆(13)远离卡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15),所述第二传动杆(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杆(16),所述第二滑杆(16)的右侧与卡箱(5)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3)内部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7),所述第二固定块(1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柱(18),所述第二固定柱(18)的顶部和底部均与第二固定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19),所述第四固定杆(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20),所述挡板(1)背面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21),所述挡板(1)的正面设置有多条横向排列的反光贴(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节能围挡,包括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2),所述挡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4),所述第一固定杆(2)内部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箱(5),所述卡箱(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6),所述第一固定柱(6)表面远离卡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7),所述轴承(7)远离卡箱(5)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杆(2)固定连接,所述卡箱(5)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拨板(8),所述拨板(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9),所述第一传动杆(9)的背面贯穿卡箱(5)并延伸至卡箱(5)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杆(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0),所述第二传动杆(10)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传动杆(11),所述第三传动杆(11)背面的左侧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2),所述第一固定块(1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杆(13),所述第四传动杆(1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杆(14),所述第一滑杆(14)靠近卡箱(5)的一侧与卡箱(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传动杆(13)远离卡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15),所述第二传动杆(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滑杆(16),所述第二滑杆(16)的右侧与卡箱(5)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3)内部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7),所述第二固定块(1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柱(18),所述第二固定柱(18)的顶部和底部均与第二固定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19),所述第四固定杆(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20),所述挡板(1)背面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机构(21),所述挡板(1)的正面设置有多条横向排列的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毫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