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92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座和监测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T形槽,固定座的内部设有调节腔,调节腔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部套设有两个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块,两个移动块的顶部均铰接有连接杆,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第一调节孔的内部设有第一调节柱,第一调节柱的一端延伸至调节腔的内部,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调节柱的两侧转动连接,第一调节孔的一侧开设有弹簧孔,弹簧孔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和伸缩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操作简单,不仅便于监测器的安装拆卸,而且稳定性强,可以防止监测器发生意外松动。

A Comprehensiv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Device for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rehensiv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device for underground pipeline galleries,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seat and a monitor. One side of the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T-shaped groove, the internal part of the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regulating cavity, the internal part of the regulating cavity is fixed with a fixed rod, the outer sleeve of the fixed rod is provided with two moving blocks, the side close to the two moving blocks are fixed with a finite position block, and the top of the two moving blocks are hinged. A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and the top of the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djusting hole and a second adjusting hole. The first adjusting hole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adjusting column. One end of the first adjusting column extends to the interior of the adjusting cavity. One end of the two connecting rods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adjusting column, and one side of the first adjusting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hole, and the interior of the spring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ring and a telescopic block. \u3002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ingenious design and simple operation, is not only convenient for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 of the monitor, but also has strong stability, and can prevent accidental loosening of the mon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监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管廊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在实际的管廊监测中,需要综合同时监测多项数据,以达到全面监测的目的,而在这个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兼顾着市政电缆、市政供水以及其他特种设备,还需要同时监测低下应力变化等因素。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中,主要采用的是人工巡检的方式为主,而人工巡检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人下到监测井中来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但是这种监测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人工巡检难以有效把握监测的质量,缺乏现代化仪器的辅助,对于设备内部的变化来说,人工巡检无法准确判断,其次就是人工巡检具有延迟性,一般只能根据监测的频率和周期来确定监测数据采集的频率和周期,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时监测数据,现有技术手段中人工巡检和物联网结合的方式进行的监测手段,但是现有的监测器都是固定安装的,因此当监测器需要进行检修更换时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监测器安装拆卸耗费时间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座和监测器,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T形槽,固定座的内部设有调节腔,调节腔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部套设有两个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块,两个移动块的顶部均铰接有连接杆,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第一调节孔的内部设有第一调节柱,第一调节柱的一端延伸至调节腔的内部,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调节柱的两侧转动连接,第一调节孔的一侧开设有弹簧孔,弹簧孔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和伸缩块,伸缩块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调节孔的内部,第二调节孔的内部设有第二调节柱,第二调节柱的一端延伸至弹簧孔的内部,监测器的一侧固定有T形块,T形块的一端延伸至T形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T形块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限位块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孔的内部,两个限位块位于两个限位孔内部的一端均为直角梯形结构,固定杆的外部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分别位于两个移动块和调节腔的两侧的内壁之间。优选的,所述伸缩块的一侧开设有通孔,第二调节柱位于弹簧孔内部的一端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二调节柱与通孔相配合,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孔的一侧和伸缩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柱的外部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一调节柱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弹簧卡块,第三弹簧位于第一弹簧卡块与第一调节孔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柱的外部套设有第四弹簧,第二调节柱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弹簧卡块,第四弹簧位于第二弹簧卡块与第二调节孔之间。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监测器的一侧安装有摄像头和报警器,且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报警器和监测器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调节柱、连接杆、移动块、固定杆、限位块和限位孔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监测器安装困难的缺陷;2、通过伸缩块、通孔、第二调节柱和第一弹簧卡块之间的配合,达到限制第一调节柱意外移动的目的。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操作简单,不仅便于监测器的安装拆卸,而且稳定性强,可以防止监测器发生意外松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的固定座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的固定座的正视图。图中:1固定座、2监测器、3调节腔、4固定杆、5移动块、6T形块、7限位块、8T形槽、9限位孔、10报警器、11摄像头、12连接杆、13第一调节柱、14第一调节孔、15伸缩块、16弹簧孔、17通孔、18第二调节柱、19第二调节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监测器2,固定座1的一侧开设有T形槽8,固定座1的内部设有调节腔3,调节腔3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外部套设有两个移动块5,两个移动块5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块7,两个移动块5的顶部均铰接有连接杆12,固定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调节孔14和第二调节孔19,第一调节孔14的内部设有第一调节柱13,第一调节柱13的一端延伸至调节腔3的内部,两个连接杆1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调节柱13的两侧转动连接,第一调节孔14的一侧开设有弹簧孔16,弹簧孔16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和伸缩块15,伸缩块1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调节孔14的内部,第二调节孔19的内部设有第二调节柱18,第二调节柱18的一端延伸至弹簧孔16的内部,监测器2的一侧固定有T形块6,T形块6的一端延伸至T形槽8的内部。本实施例中,T形块6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9,两个限位块7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孔9的内部,两个限位块7位于两个限位孔9内部的一端均为直角梯形结构,固定杆4的外部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分别位于两个移动块5和调节腔3的两侧的内壁之间,伸缩块15的一侧开设有通孔,第二调节柱18位于弹簧孔16内部的一端为直角三角形结构,第二调节柱18与通孔17相配合,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孔的一侧和伸缩块1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调节柱13的外部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一调节柱13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弹簧卡块,第三弹簧位于第一弹簧卡块与第一调节孔14之间,第二调节柱18的外部套设有第四弹簧,第二调节柱18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弹簧卡块,第四弹簧位于第二弹簧卡块与第二调节孔19之间,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其中控制器可采用80C51单片机,也可采用非市面上的其它控制器,监测器2的一侧安装有摄像头11和报警器10,且控制器分别与报警器10和监测器2电性连接,控制报警器10和监测器2工作。本实施例中,先将固定座2固定在监测区域,然后将监测器2一侧的T形块6卡进T形槽6中,随着T形块6逐渐进入T形槽8中,T形块6逐渐压迫两个限位块7相调节腔3的内部移动,直到两个限位块7与两个限位孔9相对,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两个限位块7卡进两个限位孔9中,从而完成对监测器2的固定,按下第二调节柱18使得第二调节柱进而通孔17的内部,进而使伸缩块15退出第一调节孔14的内部,然后就可以按下第一调节柱13,第一调节柱13进而通过两个连接杆12带动两个移动块5移动,最终使的两个限位块7退出两个限位孔9的内部,然后就可以快速将监测器2取下,使用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监测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一侧开设有T形槽(8),固定座(1)的内部设有调节腔(3),调节腔(3)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外部套设有两个移动块(5),两个移动块(5)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块(7),两个移动块(5)的顶部均铰接有连接杆(12),固定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调节孔(14)和第二调节孔(19),第一调节孔(14)的内部设有第一调节柱(13),第一调节柱(13)的一端延伸至调节腔(3)的内部,两个连接杆(1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调节柱(13)的两侧转动连接,第一调节孔(14)的一侧开设有弹簧孔(16),弹簧孔(16)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和伸缩块(15),伸缩块(1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调节孔(14)的内部,第二调节孔(19)的内部设有第二调节柱(18),第二调节柱(18)的一端延伸至弹簧孔(16)的内部,监测器(2)的一侧固定有T形块(6),T形块(6)的一端延伸至T形槽(8)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座(1)和监测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一侧开设有T形槽(8),固定座(1)的内部设有调节腔(3),调节腔(3)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外部套设有两个移动块(5),两个移动块(5)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限位块(7),两个移动块(5)的顶部均铰接有连接杆(12),固定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调节孔(14)和第二调节孔(19),第一调节孔(14)的内部设有第一调节柱(13),第一调节柱(13)的一端延伸至调节腔(3)的内部,两个连接杆(1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调节柱(13)的两侧转动连接,第一调节孔(14)的一侧开设有弹簧孔(16),弹簧孔(16)的内部设有第一弹簧和伸缩块(15),伸缩块(15)的一端延伸至第一调节孔(14)的内部,第二调节孔(19)的内部设有第二调节柱(18),第二调节柱(18)的一端延伸至弹簧孔(16)的内部,监测器(2)的一侧固定有T形块(6),T形块(6)的一端延伸至T形槽(8)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综合智能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块(6)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9),两个限位块(7)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孔(9)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三五金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