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导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379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性导引装置包括一轴杆、一套设于该轴杆上并相对于该轴杆作往复滑移之保持器、一套设于该保持器上之花键帽以及系列装设于该轴杆、保持器与花键帽间之滚动组件,其中保持器无法相对于轴杆转动,且当保持器相对于轴杆往复滑移时,系列滚动组件于轴杆、保持器与花键帽间自由循环转动。

Linear Guidanc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near guiding device comprising a shaft rod, a retainer arranged on the shaft rod and sliding reciprocally with respect to the shaft rod, a spline cap arranged on the retainer and a series of rolling components arranged between the shaft rod, the retainer and the spline cap. The retainer can not rotate with respect to the shaft rod, and when the retainer slides reciprocally with respect to the shaft rod, the series The rolling component rotates freely between the shaft rod, the retainer and the spline c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性导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性导引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结构强化功能之花键结构之创新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如图8所示,现有花键结构通常包括一轴杆85和一套于轴杆85上之套件83,且套件83与轴杆85之间设有至少一循环沟槽81之保持器80,循环沟槽81中供装设系列滚珠82,当套件83抽出轴杆85后,可避免该系列滚珠82自套件83上掉落。在保持器80与套件83薄型化的要求下,为了将保持器80设于套件83内,保持器80两端对应于至少一循环沟槽81处则分别形成有一缺口84。现有结构于实际应用经验中发现仍存在下述问题与缺弊:为安装保持器80于套件83内,所设置之缺口84会弱化保持器80端部之结构强度,而靠近保持器80端部处刚好是循环沟槽81的转弯处,循环沟槽81转弯处的槽壁在系列滚珠82的不断作用下非常容易产生变形,严重影响系列滚珠82于循环沟槽81中运转的顺畅度,甚至导致塞珠现象,令整个花键结构无法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导引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性导引装置包括一轴杆,该轴杆之表面轴向形有成至少一第一沟槽;一套设于该轴杆上并相对于该轴杆往复滑移之保持器,该保持器无法相对于轴杆转动;该保持器之第一端与第二端系分别形成有至少一缺槽,且保持器两端之至少一缺槽两两互相配对设置;每一缺槽中以互补方式装设有一支撑件,藉以强化保持器相异两端部之结构强度,至少一组互相配对设置之支撑件之内缘分别形成有一导引面;保持器之表面轴向形成有至少一穿槽以及至少一与该至少一穿槽平行对应之非负荷沟槽;该至少一穿槽槽与至少一第一沟槽互相平行连通,至少一组配对设置之导引面系分别与至少一组互相对应之穿槽与非负荷沟槽互相连接;一套设于保持器上之花键帽,花键帽之内表面轴向设置有至少一凸部,少一凸部上轴向形成有一第二沟槽,至少一第二沟槽系与至少一穿槽互相平行连通;至少一互相平行连通之第一沟槽、穿槽与第二沟槽形成至少一负荷流道,至少一负荷流道与至少一非负荷流道互相首尾相接而形成至少一循环流道;系列容置于该至少一循环流道中之滚动组件,该系列滚动组件系依序于至少一循环流道中自由循环转动。本专利技术之主要效果与优点,利用支撑件来填补保持器端部所形成之缺槽,而提供强化保持器端部的结构强度确保滚动组件运转顺畅之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局部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之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局部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之局部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之局部立体分解图。图8是现有花键结构之局部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所示,本专利技术线性导引装置之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之限制。所述线性导引装置包括一轴杆10、一套设于轴杆10上并相对于轴杆10作往复滑移之保持器20、一套设于保持器20上之花键帽30以及系列装设于轴杆10、保持器20与花键帽30间之滚动组件40,其中保持器20无法相对于轴杆10转动,且当保持器20相对于轴杆10往复滑移时,系列滚动组件40于轴杆10、保持器20与花键帽30间自由循环转动。轴杆10之表面轴向形成有至少一第一沟槽11,且本专利技术亦可应用于滚珠螺杆花键,螺杆10表面另外具有螺旋沟槽与螺帽互相配合(图未示)。保持器20之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形成有至少一缺槽21,且保持器20两端之至少一缺槽21两两互相配对设置;每一缺槽21中以互补方式装设有一支撑件22,藉以强化保持器20相异两端部之结构强度,至少一组互相配对设置之支撑件22内缘分别形成有一导引面221;保持器20之表面轴向形成有至少一穿槽23以及至少一与至少一穿槽23平行对应之非负荷沟槽24;至少一穿槽23与至少一第一沟槽11互相平行连通,至少一组配对设置之导引面221分别与至少一组互相对应之穿槽23与非负荷沟槽24互相连接。花键帽30之内表面轴向设置有至少一凸部31,至少一凸部31上轴向形成有一第二沟槽32,至少一第二沟槽32与至少一穿槽23互相平行连通;至少一互相平行连通之第一沟槽11、穿槽23与第二沟槽32形成至少一负荷流道,至少一负荷流道与至少一非负荷流道互相首尾相接而形成至少一循环流道(未标号)。系列滚动组件40于至少一循环流道中自由循环转(滚)动。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中,系列滚动组件40为复数钢珠。而每一滚动组件40在导引面221上之移动轨迹以抛物线的轨迹由导引面221的底边向侧边延伸而围成一类似三角形之区域。请参阅如图5所示,系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于本较佳实施例中,保持器20第一端所装设之支撑件22与保持器20一体成型设置,保持器20第二端之支撑件22则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并通过一环状结构25一体连接。其中,环状结构25之外径大于保持器20的外径并与花键帽30之内壁以紧配合的方式互相干涉接触,藉以于花键帽30之内部提供保持器20圆周方向与径向的限位效果。保持器20表面形成有至少一油槽27,至少一油槽27与至少一非负荷沟槽24连通;至少一油槽27中容置有一吸液构件28,至少一吸液构件28延伸入至少一非负荷沟槽24中,进而提供行经至少一非负荷沟槽24中之系列滚动组件40润滑作用。吸液构件28在实际执行上可为泡棉、海绵、羊毛毡或其他具相同性质之材料。请参阅如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三较佳实施例,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其结构大致与前述第二实施例相同,惟,保持器20第一端与第二端之至少一缺槽21之任一端分别沿保持器20弧形之外壁设置有一延伸部211,至少一延伸部211设置有一挡面212;每一支撑件22局部容置于一相对应之延伸部211中,令每一支撑件22承靠于一相对应之挡面212。花键帽30两侧之内壁上分别装设有一C型扣环33,藉以提供保持器20和支撑件22相对于花键帽30轴向定位之功效。请参阅如图7和7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之第四较佳实施例,为避免相同的结构重复赘述,以下说明仅针对本较佳实施例与前述各较佳实施例之不同处,或具体的实施态样进一步加以描述。于本(第四)较佳实施例中,保持器20之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形成有复数缺槽21,保持器20两端之复数缺槽21两两互相配对设置,且每一缺槽21中以互补方式装设有一支撑件22,保持器20两端之复数支撑件22分别通过一环状结构25一体链接。保持器20两端之外侧分别设置有一套设于轴杆10之刮刷环26,刮刷环26可于保持器20射出成型的过程中射包结合,或是于保持器20单独成型后再装设固定。每一刮刷环26包括一环体260,环体260之内缘分别朝轴心的方向凸设有至少一唇部261。于本较佳实施例中,保持器20之二端面分别环状等距形成有复数倒钩凹槽29,且刮刷环26之环体260外缘相对应复数倒钩凹槽29伸设有复数卡掣件262,每一卡掣件262以互补的方式容置于一相对应之倒钩凹槽29中,以将刮刷环26定位于保持器20相对应之端面上,限制刮刷环26圆周方向之位移。本较佳实施例中,为使刮刷环26有较佳的定位效果,每一环状结构25贴抵于保持器20一相对应之端面上并抵压限位相对应之卡掣件262,以限制刮刷环26之轴向位置;此外每一刮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杆,轴杆之表面轴向形有成至少一第一沟槽;一套设于轴杆上并相对于轴杆往复滑移之保持器,保持器无法相对于轴杆转动;保持器之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形成有至少一缺槽,且保持器两端之至少一缺槽两两互相配对设置;每一缺槽中以互补方式装设有一支撑件,藉以强化保持器相异两端部之结构强度,至少一组互相配对设置之支撑件之内缘分别形成有一导引面;保持器之表面轴向形成有至少一穿槽以及至少一与至少一穿槽平行对应之非负荷沟槽;至少一穿槽与至少一第一沟槽互相平行连通,至少一组配对设置之导引面分别与至少一组互相对应之穿槽与非负荷沟槽互相连接;一套设于保持器上之花键帽,花键帽之内表面轴向设置有至少一凸部,该至少一凸部上轴向形成有一第二沟槽,该至少一第二沟槽系与该至少一穿槽互相平行连通;该至少一互相平行连通之第一沟槽、穿槽与第二沟槽系形成至少一负荷流道,该至少一负荷流道与该至少一非负荷流道互相首尾相接而形成至少一循环流道;以及系列容置于至少一循环流道中之滚动组件,系列滚动组件依序于至少一循环流道中自由循环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杆,轴杆之表面轴向形有成至少一第一沟槽;一套设于轴杆上并相对于轴杆往复滑移之保持器,保持器无法相对于轴杆转动;保持器之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形成有至少一缺槽,且保持器两端之至少一缺槽两两互相配对设置;每一缺槽中以互补方式装设有一支撑件,藉以强化保持器相异两端部之结构强度,至少一组互相配对设置之支撑件之内缘分别形成有一导引面;保持器之表面轴向形成有至少一穿槽以及至少一与至少一穿槽平行对应之非负荷沟槽;至少一穿槽与至少一第一沟槽互相平行连通,至少一组配对设置之导引面分别与至少一组互相对应之穿槽与非负荷沟槽互相连接;一套设于保持器上之花键帽,花键帽之内表面轴向设置有至少一凸部,该至少一凸部上轴向形成有一第二沟槽,该至少一第二沟槽系与该至少一穿槽互相平行连通;该至少一互相平行连通之第一沟槽、穿槽与第二沟槽系形成至少一负荷流道,该至少一负荷流道与该至少一非负荷流道互相首尾相接而形成至少一循环流道;以及系列容置于至少一循环流道中之滚动组件,系列滚动组件依序于至少一循环流道中自由循环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线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至少一缺槽之任一端分别沿保持器弧形之外壁设置有一延伸部,至少一延伸部设置有一挡面;每一支撑件局部容置于一相对应之延伸部中,令每一支撑件承靠于一相对应之挡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线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器第一端所装设支撑件与保持器一体成型设置,而保持器第二端之支撑件则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并通过一环状结构一体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之线性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器第一端与第二端之至少一缺槽之任一端分别沿保持器弧形之外壁设置有一延伸部,至少一延伸部设置有一挡面;每一支撑件局部容置于一相对应之延伸部中,令每一支撑件承靠于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炜哲
申请(专利权)人:银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